从西安的节庆活动谈到古都城市文化品牌的塑造论文

从西安的节庆活动谈到古都城市文化品牌的塑造论文

从西安的节庆活动谈到古都城市文化品牌的塑造

文/袁一镕

【摘 要】 本文从西安市节庆活动为起点,讨论了西安市城市文化品牌塑造的优势与短板,着重讨论了西安这座文化历史古都在新的历史机遇下如何利用自身的丰富资源与积累,通过长期的、战略布局的思路打造其城市文化品牌的魅力。

【关 键 词】 城市文化;优势;短板;品牌塑造

去年春节,西安市组织的西安年其中中国一系列大型节庆活动在省内外引起强烈反响,从这些大获成功的节庆活动案例中,使我进一步加深了对于城市文化品牌塑造问题的思考。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国家"一带一路"的实施,西安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其在国家建设和发展中的地位愈来愈显得重要。“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既给西安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也为西安高质量、高效率的发展提出了挑战。西安能不能牢牢地抓住这个机遇,能不能勇敢的迎接这个挑战,能不能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取得不负于历史的成就,除了政策层面、管理层面、科技创新层面等等重要因素外,重视西安城市文化品牌的塑造乃是一个绝对不可小觑的问题。

一、西安城市文化的历史客观性和对其文化品牌塑造的现代必然性

首先,必须明确文化和品牌一词的定义。所谓文化,从广义上说,指的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所谓品牌,指的是具有经济价值的无形资产,用抽象化的、特有的、能识别的心智概念来表现其差异性,从而在人们的意识当中占据一定位置的综合反映。品牌建设具有长期性。众所周知,西安是一座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都,有十三个王朝在这里建都。它曾经是中国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它在推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的进程中产生过相当大的作用。在漫漫岁月中,这座城市跌宕起伏,历经风云变幻,但却创造了许多光辉灿烂的物质文明,也谱写了数不胜数的传奇故事。这座城市的每一条老街道都有它的历史渊源,每一块土地都浸满了神奇的传说。它所承载的历史和文化远远超出了人们只能看到的大雁㙮、小雁塔、钟楼、碑林和古城墙。西安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今天的现实中都是一个巨大的存在。它的历史文化积淀之深厚,它的名胜古迹之繁多,都给这座城市增添了无穷的魅力。应该说,改革开放四十年来,西安的文化潜能得到了相当程度的释放。这种文化能量也为西安和陕西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许多非常可观的成就。比如,西安在高科技和高等教育等等方面的发展,就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但是,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虽然西安有着如此深厚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及资源,多少年来,我们并没有把它充分挖掘利用起来,也没有最大程度的将它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能。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呢?在我看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对于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深刻认识,进而缺乏打造优质城市文化品牌的意识。尽管如此,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长河中,我们又适逢了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倡议的绝佳机遇。于是,顺乎潮流,不失时机地提升西安城市文化的品牌效应,以不断增强西安的竞争力,就成为了一种历史的必然选择。

二、西安城市文化品牌塑造的优势与短板

诚如上述,西安的文化资源是非常丰厚的,这对于我们塑造文化品牌奠定了很好的基础。特别是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宣传方面积累了大量的资料和经验,一些方面还产生了亮点。比如,大雁塔南广场建设和临潼的长恨歌以及颇具质量的节庆活动等,都给我们提供了具体的范例和经验。再就是,西安在传统文化方面有着实力雄厚的人才储备。这些人才大都分布在西安的各大专院校、文化科研院所乃至民间的社团,一旦组织起来,就会形成强大的合力,使其成为一支塑造西安文化品牌的生力军。更重要的是,西安具有塑造城市文化品牌的广泛群众基础。千百年来,群众既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又是它的继承者和传播者。由于深受历史和文化的熏陶,西安地区的群众对于西安历史与文化的了解已经达到很高的程度。著名诗人薛保勤的那首《送你一个长安》中那句“一城文化,半城神仙”,就是对西安人文环境的形象描写。然而,西安城市文化的塑造不可避免地也存在一些短板。主要表现在:其一,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对于城市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认识不足。想当年,一部《少林寺》电影一下子就把河南的少林寺宣扬到世界各地。影片的传播,不仅使这座千年古寺名声大震,且带来了经久不衰浪涛般的游客,进而有力的拉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对于西安而言,至今为止,还没有一种宣传能达到如此的效果。为何极具传播潜力的西安却不能获得这样的社会效应?愚以为,极有可能是“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之故,这种审美上的疲劳必然使得城市文化的品牌意识受到极大的削弱。 其二、在西安文化品牌的塑造上,我们少有战略思维,多有碎片化的宣传。没有大思维,大视野和大气派,碎片化的宣传只能局限于小打小闹的自娱自乐之中,不可能形成什么大的气候。其三、很少注重群众在城市文化品牌塑造中的磅礴力量。城市文化品牌的塑造既要来自于群众,又要为了群众,受益于群众。没有群众对于城市文化的融入,文化品牌的实际效应就很难产生。

从器皿上来看,传统青花瓷的实用功能是非常高的。器物造型多为食器、酒器、水器、枕头等一系列日用器。它的器形在实用功能的基础上迎合当下的审美进行器形的改变。如青花花鸟纹八棱葫芦瓶、青花双龙纹四系扁壶、青花穿花龙纹长颈瓶的出现都一一说明了尽管传统青花瓷造型上尝试在不停地改变但它的实用功能是不会被抹去的。

三、西安城市品牌文化塑造的战略构想和具体设想

在讨论了西安文化品牌塑造的历史必然性和它的优势和短板之后,自然会涉及到西安城市文化品牌塑造的路径问题。要明确路径,首要的问题乃是要明确战略。战略决定我们的目标方向和动力。故此,西安市的决策机构似应深入调研,确定城市在文化品牌塑造中的长远战略目标。并适时的成立有关机构、明确任务、广纳人才、有效推进,用十到二十年的时间,完成整个城市的文化品牌塑造。 需要指出的是,文化是一个抽象概念。城市文化品牌是要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文化载体对其进行塑造的。所以,一定的战略必然是和一定的塑造对象紧密相联的。同时,具体的塑造对象又在体现战略的內涵。西安漫长的历史积淀所给我们提供的文化品牌塑造的内容实在太丰富了。如何搞好战略规划,如何选好塑造对象乃是古城文化品牌塑造能否产生较大作为的关键。在我看来,城市文化品牌的大战略确定之后,具体文化品牌的塑造一定要走內涵式发展道路。我们可以想一想,雨果的一部《巴黎圣母院》给真正的巴黎圣母院带来了多少附加值?当然,不是说必须对塑造对象进行艺术的虚构和夸张才是文化品牌产生唯一途经,而是说,可以对真实的塑造对象运用艺术的手法去表现它的内涵是塑造文化品牌一种不可忽略的重要途径。换言之,就是要通过艺术的形式把封存的历史烟云生动的附加给塑造对象以增加它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从而给人们带来浓厚的观赏兴趣乃至刻骨铭心的记忆。我以为电视连续记录片《故宫》就产生了这样的观赏效果。它用全景式多角度的拍摄手法,用精炼深邃大气的旁白,用无数立体的画面进行恢宏的叙事,将故宫的历史和内涵详尽的介绍给世界,使得人们对于故宫的概念较之以前更加的清晰、丰富和深刻。而西安各大名胜古迹的宣传片就其文化内涵和艺术效果而言,几乎没有一个可以与之比肩。可见,文化品牌的塑造无论从艺术角度、思想深度和感染强度上都必须要有较高的追求。再就是,城市文化品牌的塑造,要注意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要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以营造社会各界参与城市文化塑造的氛围。从具体形式讲,城市各行政区可以长期举办西安文化大讲堂。图书出版部门可以组织专家研究出版系列西安文化丛书和系列儿童连环画集。影视单位可以重磅推出反映西安文化的电影和电视文化纪录片等,致力推动西安城市文化品牌塑造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总之,城市文化品牌的塑造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它需要扎实的工作和切实的努力。要实现这项战略目标,就一定要站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带给我们的历史机遇,动员各种力量,坚定不移地把城市文化品牌塑造工作进行下去,经过数年的奋斗,就一定能够和西安的其他领域一起,为西安的发展开拓更加美好的未来。

(3)针对工控网络风险评估工具比较缺乏,市场上关于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比较成熟的产品很少,工控网络风险评估相关的工具更是匮乏。

参考文献

[1]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1533.

[2]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220.

[3]唐诗精选[M].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1985:112.

[4]王匆.西安城市品牌定位与管理营销策略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

[5]王兆宇.城市品牌形象的概念策划—以西安市为例[J].生产力研究,2009(21):140-141.

【作者单位】西安市行政学院

【中图分类号】 G09

【文献标识码】 A

标签:;  ;  ;  ;  ;  

从西安的节庆活动谈到古都城市文化品牌的塑造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