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针对性手术治疗效果论文_王传琨

哈尔滨市文康医院 150000

【摘要】目的 探究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针对性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9年3月收治的46例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优良率为91.3%(21/23),并发症发生率为4.3%(1/23);对照组的手术优良率为73.9%(17/23),并发症发生率为26.1%(6/23)。可见,观察组患者的手术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据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针对性手术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手术优良率,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针对性手术治疗

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占下腰痛的10%~l2.5%,是腰腿痛最常见原因[1]。病人常常因急性发作剧烈疼痛或出现大小便功能障碍时来医院就诊。现选取我院收治的46例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以探究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针对性手术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9年3月收治的46例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17例(占37.0%),女性患者29例(占63.0%),年龄37~62岁,平均年龄(50.5±1.2)岁。主要临床表现为腰部压痛及放射痛,跛行,腰肌痉挛、脊柱畸形和活动受限,棘突间旁压痛,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将4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未见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

2.1针对性手术治疗方法

2.1.1治疗关键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的选择,主要取决于该病的不同病理阶段和临床表现[2]。根据不同患者的病情及不同的病理阶段分别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才能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2.1.2治疗措施

(1)经皮椎间盘切除术:适应症:症状重,影响病人工作生活,经非手术治疗无效;有广泛肌肉瘫痪、感觉减退及马尾神经损害者,有完全或部分瘫痪者,应尽早手术;伴有严重间歇性跛行者,多同时有椎管狭窄症,或x线平片显示有椎管狭窄者,非手术疗法无效,宜尽早手术;合并腰椎峡部不累及脊柱滑脱者,宜手术摘除病变髓核组织,同时作对侧椎板及棘突间植骨融合术;对反复发作的中年患者,为使其尽快恢复劳动能力,可适当放宽手术指征,但老年体弱患者手术适应证应严格把握[3]。

(2)椎间盘突出症胶原酶溶解术:髓核和纤维环的主要成分是胶原纤维,故可用具有高度特异性催化胶原分子变性的蛋白质来水解突出的髓核和纤维环。①适应症:突出物小于10mm;外科手术后症状复发或无效。②禁忌症:椎间盘突出合并骨性椎管狭窄或侧隐窝狭窄(前后径小于3 mm)以及黄韧带肥厚(厚度超过5 mm);椎间盘突出已大块钙化或骨化;突出物大于10mm,伴有椎体滑脱;马尾综合征;有药物过敏史或过敏体质者;有精神异常者或心理变态者;心、肺、肝、肾等脏器有严重疾病者[4]。

(3)经皮椎间盘镜腰椎髓核摘除术:椎间盘镜腰椎髓核摘除术依其穿刺径路和切吸部位不同,分为髓核切吸间接减压和髓核组织摘除直接减压两种类型。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①适应症:有单侧腰椎间盘突出压迫脊神经根的症状和体征;有与临床症状、体征相一致的影像学异常表现;病史超过半年,经过正规保守治疗无效或虽然有效,但症状反复发作,影响正常工作生活;后外侧型椎间盘突出合并轻度钙化或骨赘形成[5]。②禁忌证:中央型突出;椎间盘突出合并大块状钙化;外科手术摘除后复发者;临床症状、体征与影像学检查结果不相符;椎间盘膨出者;合并其他重要脏器功能不全,不能承受手术者。

2.2观察指标

(1)手术优良率;(2)并发症发生率。

2.3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中的全部数据均纳入到统计学软件SPSS22.0中,分别采用(x±s)和%表示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比较结果使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P<0.05,则表示组间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3.1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优良率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优良率为91.3%,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2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3%,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4讨论

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多发生于青壮年,病人痛苦大,对生活、工作和劳动均可造成很大的影响。近年来,随着诊断和治疗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更加深入。对于有明显神经症状,或症状严重而长期严格非手术治疗无效,症状持续在5~6个月以上,或多次反复发作,或双下肢同时有症状者,要考虑手术。若有大小便障碍、足下垂等,应急诊手术。本研究中两组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治疗后,观察组中,手术效果优13例(占56.5%),良8例(占34.8%),差2例(占8.7%),手术优良率为91.3%(21/23),并发症发生率为4.3%(1/23);对照组中,手术效果优7例(占30.4%),良10例(占43.5%),差6例(占26.1%),手术优良率为73.9%(17/23),并发症发生率为26.1%(6/23)。观察组患者的手术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根据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针对性手术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手术优良率,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周海清.椎间盘镜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2014,(4):164-165.

[2]田学涛,黄吉利.开放手术、MED和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比较[J].颈腰痛杂志,2017,38(3).

[3]经皮椎间孔镜微创手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张忠民,闫晓辉.当代医学,2017,23(3).

[4]张惠成.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远期疗效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12):79-80.

[5]刘海平,郝定均,王晓东,郭华,赵勤鹏,董晓华.两种微创手术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7,23(6).

论文作者:王传琨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2019年第0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5

标签:;  ;  ;  ;  ;  ;  ;  ;  

浅析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针对性手术治疗效果论文_王传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