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热锅炉结构形式及运行特性研究综述论文_高伟莹

高伟莹

上海运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闵行 201100

摘要:余热锅炉是重要的换热设备,主要利用工业系统中排放烟气中的余热加热锅炉系统中的水,使其产生高温高压的水蒸气,或者输送到其他设备中进行利用,这大大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本文就对余热锅炉结构形式及运行特性相关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余热锅炉;结构形式;运行特性

1余热锅炉技术的发展史

在余热锅炉设计过程当中,为了有效地提高与高温燃气轮机的匹配度,势必要选择烟气温度较高的环境下进行,然而随着匹配程度的加深,燃气轮机的容量变化幅度也随之增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则将烟囱排烟温度设置得更低一些,继而完成了将余热锅炉从单压向双压的转变。该转变进一步提高了联合循环的热效率。随之又发展到三压锅炉,热效率继续提高。现在,三压式的锅炉使用已经非常普遍了,它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立式,另一种则是卧式。其中,立式余热锅炉最早在欧洲生产并使用,它的特点为占地面积小,对热应力敏感程度不高;卧式余热锅炉一般多用于北美地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这种类型的余热锅炉对于循环泵的需求度减低,开始依靠自然循环。两者具有相同的热效率。

2余热锅炉结构形式阐述

某烟道式余热锅炉,双锅筒纵向布置,主要由锅炉本体、烟道调控装置、水处理装置、给水泵、阀门仪表、平台扶梯、炉墙保温及控制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锅炉本体制造及检验按TSGG0001-2012《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GB/T16507.5-2013《水管锅炉第5部分:制造》、GB/T16507.6-2013《水管锅炉第6部分:检验、试验与验收》的规定进行。高温烟气直接冲刷对流受热面,后经烟囱排入大气。锅炉本体部分由Φ900mm×14的上、下锅筒与Φ51mm×3对流管束、下降管Φ133mm×6(54根)组成;锅炉炉墙为重型炉墙,里面由耐火砖砌筑,外部由红砖砌筑,起着支承锅炉和保温密封作用,以减少散热损失,确保运行工作人员所处的工作环境安全。选用可靠的控制装置及优质的阀门仪表可以确保锅炉运行安全可靠。锅炉整体结构简单,烟气阻力小,运行安全、操作简单、维护方便,特别适用于小型金属、陶瓷、熔炼行业窑炉的余热回收。

图1 烟道式余热锅炉

2.1锅炉给水

锅炉的自动给水是通过一只DSJ-25型电极式水位控制器进行传感的。当锅炉水位下降至正常水位下限时(-20mm),DSJ-25发出启动水泵信号,此时水泵向锅炉给水,锅炉水位逐渐上升,当水位上升到锅炉正常上限(+30mm)时,DSJ-25发出停泵信号,随即水泵停止向锅炉给水。

2.2省煤器设计布置

省煤器采用φ38mm×4优质锅炉管(GB3087-2008)弯制成的蛇形管,横向冲刷错排布置,横向间隔150mm,纵向间隔160m,烟气由下向上流动。锅炉给水经过省煤器进口集箱、省煤器管束、省煤器出口集箱后进入锅筒。省煤器为单独部件,由烟道与锅炉本体连接。安装前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压力应符合相关规定。

2.3锅筒和对流管束设计布置

锅筒内径为φ900mm,壁厚14mm,无损检测100%检测合格后。将锅筒支座定位,再起吊下锅筒就位。这时,应根据锅炉纵向安装基准线和标高基准线对锅筒中心线进行测量,其允许偏差应符合相关规范规定,各件在就位时应根据随机图的要求预留支座的膨胀间隙。,并对上锅筒作临时固定。对要求了解锅筒及受热面膨胀量的,应按设计要求在锅筒适当位置焊接膨胀指示牌,在钢架上焊膨胀指示针,并指示在零位。本锅炉共113组对流管束,对流管束规格为φ51mm,采用20(GB3087-2008)锅炉管制成。对流管束采用顺列布置,采用插入式焊接。在对流管束四角各装一根基准管校核尺寸,校核后并与锅筒点焊。对照基准管装上其余管排,要求管排均匀整齐,局部间隙与设计安装位置偏差不宜大于5mm。

2.4烟气旁路及流程图的布置

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烟气流程。调风门的安装位置视现场情况确定,主烟道的调风门须设置于旁路烟道进口与锅炉烟气进口之间;如风道中设置膨胀节,可根据现场情况确定安装位置;烟道所需支撑由用户视实际情况自行处理。

2.5炉墙及附件设计布置

烟道式余热锅炉炉墙的砌筑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锅炉的运行效率。炉墙的砌筑应符合GB50273-2009《锅炉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锅炉砌墙时,在同一层内前后相邻砖列和上下相邻砖缝应交错,墙体要平整和垂直。内衬墙壁耐火砖,与隔温层外墙应设置牵连结构,牵连砖上下两排的间距以5~8层为宜,在嵌入部分的耐火砖上部不上灰浆。炉顶砌砖,一般采用“咬砌”错砖缝。炉顶耐火层采用预制方式,成型后吊装在炉顶,上砌红砖一层密封。

3余热锅炉运行的优化措施

3.1余热锅炉受热面的积灰

高温烟气中含有大量烟尘,且大部分烟尘含有少量低熔点金属元素,当该烟尘颗粒通过高温区时会呈熔融状态。熔融状态的灰分粘结在高温壁炉面上形成积灰层,一般不宜清除。烟尘颗粒经过过渡区时,烟尘颗粒大部分为固体,小部分仍呈熔融或半熔融状态,此时形成的积灰既有松散型积灰,也有粘结性积灰,不易清除。烟尘颗粒经过锅炉低温区时会形成疏松的积灰,此时可以通过机械振动和吹灰形式清除。余热锅炉积灰的形成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受热面的积灰影响到热量的传递,使热效率降低,且可能导致受热面腐蚀,造成烟气偏流,当积灰到一定程度时,锅炉受热面磨损量增大,可能造成不必要的停炉,导致重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有效地清除余热锅炉的积灰,对余热锅炉正常运行至关重要。余热锅炉的吹灰方式主要有机械振打吹灰,蒸汽吹灰,声波吹灰器和激波吹灰等,每种方式有各自的优缺点,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用。

3.2省煤器腐蚀

省煤器是利用锅炉尾部的热烟气来加热给水的一种热交换器,它是余热锅炉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自省煤器投入使用以来,磨损和腐蚀一直是省煤器存在的重要问题。使得锅炉省煤器爆管事故频繁发生,严重影响到余热锅炉的安全稳定运行。在这当中,第一,省煤器管壁渗铝。钢材表面渗铝后,其渗层结构应由三部分组成,外层是氧化铝壳,中间为铝铁合金,内层是基体金属,从而使钢材性能得到改善,大大提高其抗高温氧化、抗腐蚀和抗飞灰磨损的能力。第二,对易腐蚀部位进行技术改造,使易腐蚀部位与烟气隔开,使催化剂不能在该处沉积,避免腐蚀的发生。第三,控制锅炉运行时的排烟温度,通过调整省煤器副线上水,使锅炉的排烟温度高于烟气的露点温度。

结语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锅炉行业从设计制造到使用运行水平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设计余热锅炉时,人们应根据烟气的特性,了解锅炉的生产过程,减少余热锅炉工作时可能产生的安全隐患,从而节约能源,降低烟气温度,保护环境。

参考文献

[1]李宝江.利用热管蒸发器(余热锅炉)回收玻璃熔窑烟道废气余热现状[J].玻璃与搪瓷,2013,41(01):12-17+51.

[2]赵钦新,陈晓露,邵怀爽,王云刚.工业锅炉技术创新及发展[J].工业锅炉,2016(06):1-23.

[3]王国珍.闪速炉余热锅炉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J].铜业工程,2018(01):67-71+79.

[4]王继方,姚文志,张俊如.再谈余热锅炉的选型[J].玻璃与搪瓷,2010,38(05):24-27.

论文作者:高伟莹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6

标签:;  ;  ;  ;  ;  ;  ;  ;  

余热锅炉结构形式及运行特性研究综述论文_高伟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