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人员应用公共卫生标准情况调查论文_王晓云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人员应用公共卫生标准情况调查论文_王晓云

王晓云

(桓台县果里镇侯庄卫生院;山东桓台256409)

【摘要】公共卫生标准是为实施国家卫生相关法律法规,保护公众健康,结合实际需求,对职责范围内相关事项,制定出相应的技术规范,标准的制定与实施是标准化活动中的重要环节,亦是标准化活动的目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是我国疾病防控的主要组成部分,而公共卫生标准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疾病防控与监测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但相关调查研究指出,国家强制实施的公共卫生标准在各部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尤其是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人员对公共卫生标准的掌握与应用情况欠佳,导致疾病监测与预防工作不甚理想,故而应积极采取有效的改善措施,提高疾病预防控制效果。

【关键词】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公共卫生标准;问题;对策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9)06-0264-01

公共卫生标准是保障民众身体健康的依据与基础,对疾病预防与控制、提高民众健康素养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国家卫生部根据我国基本国情制定并发布了一系列公共卫生标准及规范,对提高疾病预防控制能力与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实现标准化奠定了良好基础[1]。但公共卫生标准在实际开展过程中,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人员对公共卫生标准开展与执行情况存在一些问题,为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标准体系,本文收集并总结了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人员对公共卫生标准的应用情况,查找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与对策,以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质量。

1 公共卫生标准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省级及以下卫生标准协管部门缺失 省级及以下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普遍未设立相应卫生标准协调管理部门,公共卫生标准在省级及以下疾控预防控制机构的实施未得到充分重视,相关公共卫生标准在制定、使用、修订、反馈等过程中缺乏相应部门协助管理,导致相关卫生标准的管理及实施力度不足[2]。

1.2 公共卫生标准获取途径相对匮乏 部分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主要通过网络方式获取相关公共卫生标准知识,获取方式较为单一,且缺乏沟通渠道,缺乏针对性信息供给,且无法及时了解公共卫生标准的获取途径,此外,即使通过网络获取了所需卫生标准,但常常难以找到标准的出处,或无法获取标准的全部内容,进而影响标准的执行。

1.3 公共卫生标准缺乏组织培训 大部分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人员对公共卫生标准不熟悉,国家层面上虽加大了对省级相关机构公共卫生标准的宣传与培训,但省级以下部门对公共卫生标准的宣传、培训与贯彻的力度远远不足,导致大部分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相关标准的认识不够,疾病防控工作质量有待提高。

1.4 现行国家强制标准较为落后 各部门实施的公共卫生标准均是由国家强制规定实施的,但由于我国公共卫生标准发展起步较晚,标准的制定与发达国家相比,尚处于初级阶段,导致人们对标准的认识程度不够。公共卫生标准的良性发展不能单靠政府主导,应当促使各机构工作人员达成共识,为了社会的发展、公众的健康以及自身的利益,主动接受与学习[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公共卫生标准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用过程中各问题的解决对策

2.1 建立公共卫生标准相关协管部门 省级及以下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设立相应的管理部门,明确其责任与义务,主要职能为协调相关标准化工作,将标准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收集、总结与反馈,并及时向本机构及下属机构宣传、贯彻与实施各项新标准,要求一个单位设置一个管理部门,并将标准进行细化分类,责任到人[4]。

2.2 扩展标准获取途径 针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获取标准途径匮乏的原因,卫生部应积极建立权威的公共卫生标准网站,并实时更新最新公共卫生标准,供各机构工作人员免费下载,同时可建立讨论区,以便工作人员交流与探讨;并可建立权威性微信公众号,定期推送相关标准;此外,还可以开展各种会议、实时培训、发表论文等方式积极贯彻与落实公共卫生标准的宣传工作,提高基层单位工作人员对标准的认识。

2.3 加强相关标准的培训 国家、省、市及地方机构全力开展标准的宣传、培训与贯彻,充分调动各机构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增加其对各类标准的了解与使用情况,使其充分认识到掌握公共卫生标准对疾病防控的重要性;不断加强相关标准培训的力度,对培训方式进行创新;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大规模培训,同时开展网络远程教育,便于方便、快捷的宣传工作,并可丰富工作人员的理论知识,提高工作人员的实操能力,满足各级疾病防控工作的需要[5]。

2.4 建立标准化管理体系 要求建立科学高效、协作分工、统一管理的标准化管理模式,以企业、市场为主,建立公开透明的运行机制,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使其广泛参与标准化体系建设,逐步实现标准批准发布机构的多元化,可由政府授权、企业或民间机构自行负责,将强制性标准逐渐过渡至自愿化标准,实现标准与技术法规互相支持的新体制[6]。

3 小结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是预防与控制疾病、疫情,保障民众健康的主体部门,疾病控制工作标准化是提高工作质量的客观要求,亦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针对疾病预防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应不断强化与完善公共卫生标准体系的建设与实施,使疾病防控工作的开展有据可依,不断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质量,保障公共生命健康。

参考文献

[1]王宇.疾病预防控制的社会意义[J].中国公共卫生,2018,34(1):1-3.

[2]蒋珊,庹晓莉,曾伟,等.2014年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能力建设情况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6,43(6):1044-1046.

[3]朱永敏,黄银良.新形势下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生物实验室如何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8,28(1):122-123.

[4]中国疾控中心标准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标准协调管理工作职责简介[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8,39(5):3.

[5]蔡伟,应华清,侯威远,等.北京市某地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调查分析[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8,34(4):481-485.

[6]孙烨祥,徐来荣,林鸿波,等.基层公共卫生人员疾病综合防治能力培训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5,18(22):2692-2696.

论文作者:王晓云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3月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5

标签:;  ;  ;  ;  ;  ;  ;  ;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人员应用公共卫生标准情况调查论文_王晓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