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债政策体系综述_国债论文

国债政策体系概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国债论文,体系论文,政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国债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一个子系统。它的运用和实施需要财政和银行部门配合完成,但它又是有别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政策体系。

一、国债政策的定义

国债政策是政府在国债运行过程中(包括发行、流通、偿还、使用等)所制订的活动规范和管理手段的总和。具体地说,它是要确定国债的总量和结构,国债的运行规则,处理与其他经济活动的关系。

二、国债政策的政策目标

尽管每个国家发行国债都有各自特定的目标,而且在不同的经济时期又有不同的选择。但总的来说,国债政策目标不外乎包括两类:直接目标和最终目标。

(一)国债政策的直接目标

国债政策的直接目标是与政府借款操作有关或与政府债务管理有关的政策目标。它包括:

(1)弥补财政赤字。弥补财政赤字是发行国债最基本和最直接的目标。

(2)降低筹资成本。降低筹资成本包括三方面含义:第一,每一次发行国债都应选择合适时机,以当时条件下的最低成本筹集到所需要的资金。第二,降低全部公共债务成本。债务管理者应采取系统有效的管理技术(如现代资产管理理论和方法)将降低成本、减少风险和增加收益有机结合起来,减少现有债务余额的成本。第三,降低各种手续费支出。政府通过改进发行方式,减少在国债发售和兑付中的手续费支出。

(3)实现合理的国债结构。通过国债种类的多样化,形成有效、合理的政府债务期限和利率结构,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需求,防止出现债务还本付息高峰的集中。

(4)维护国债市场稳定。政府在发行新债和还本付息时要尽可能减少对已发行的国债价格的影响,规范市场参与人的行为,保证国债市场的有效运行。

(二)国债政策的最终目标

国债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与政府支持的其它宏观经济政策有关的目标。

(1)配合国家的财政政策,筹集国家投资资金,调节经济结构,协调经济比例,平衡供需矛盾。

(2)配合国家的货币政策,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保证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有效性,控制通货膨胀。

三、国债政策的内容

国债政策从国债运行的不同阶段来看,可分为国债的发行政策、流通政策、使用政策和偿还政策;从对国债的调节和控制角度来看,又可分为国债的总量政策和结构政策。

(一)发行政策

国债的发行政策包括对发行方式、发行对象的选择,以及发行价格的确定方式。国际上普遍采取以下几种方式发行国债:

(1)公募招标方式。这一方式是通过投标人直接竞价来确定价格水平(利率水平),发行人将投标人的报价自高价向低价排列(或者自低利率向高利率排列),发行人从高价选起,直至达到发行数额为止。因此,所确定的发行价格恰好是反映供求的市场价格。

(2)承购包销的方式。这一方面是由发行人与辛迪加集团签订承购包销合同,合同中的有关条款由双方协商确定,国债直接发售的对象是辛迪加集团的大的证券公司和银行,由它们再向社会分销国债。经过讨价还价所确定的价格是接近市场供求决定的价格。

(3)向个人直接发售。这一方式是发行人和投资人直接见面,如通过代理方式在证券公司或银行的柜台上销售储蓄债券。

(4)“随买”方式。这一方式是根据市场情况常年发行。如果国债的销售达到一定程度时,市场利率水平发生变化,可以停止或减缓新债发售,在改变发行条件、调高发行价格后,再继续发行。这种方式好似通过“水龙头”调节水流量一样,调整“发行”量。

(二)流通政策

流通政策指国债发行的再转让政策。为了顺利推销国债,满足投资者对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的要求,同时,也为中央银行中国债市场所进行的各项市场操作创造条件,必须培育和发展国债的流通市场体系。它涉及国债流通市场参与者的行为规范、国债交易方式的创新和完善、国债交易的清算和托管等设施的建设、以及市场法规的健全。

(三)使用政策

使用政策是对国债收入的使用方向和结构的决策。它涉及到如何实现国债资金的收益率大于应支付的利息率,并合理安排国债资金,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

(四)偿还政策

政府根据不同时期的财政金融形势,政治形势和政策目标,选择适当的方式和时间偿还国债本息。

(五)总量政策和结构政策

总量政策是指应根据一国的财政经济实力、货币政策实施的需要、以及国债管理的水平来发行国债,实现国债的适度规模。

结构政策是对国债的期限结构和利率结构的决策,实现国债结构的合理化。

四、国债政策的传导机制

国债政策调节国民经济的主要传导机制包括其流动性效应和利息率效应。

(一)流动性效应

所谓流动性效应是指通过改变国债的流动性来影响国民经济的货币推动力,主要途径有:

(1)确定国债的期限构成。债券期限越短,流动性越大。当经济中的扩张性力量过大时,政府可增加长期债券,减少短期债券,以紧缩资本市场,抵制通货膨胀;反之,在经济衰退时,则转向发行短期债券以增加经济中的流动性金融资产,刺激经济复苏。

(2)确定国债的应债来源。国债的应债来源,会影响一国经济的货币推动力。银行系统认购国债,通常会扩大信用规模,增加货币供应量,非银行系统认购国债只会导致资金使用权的转移,一般不会增大货币供应量。因此,在经济高涨或通货膨胀时期,可鼓励非银行系统持有国债,与紧缩性的财政、货币政策相配合;在经济紧缩或衰退时期,则可促使银行持有国债,同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相配合。

(二)利息率效应

所谓利息率效应是指通过调整国债利息率,影响国债供求关系,进而影响金融市场利率的升降,从而对经济施加扩张性或紧缩性作用。主要措施包括:

(1)决定国债的发行利率。国债利率是金融市场上一种有代表性的利率,它的高低通常会对金融市场利率产生影响。因此,当经济需要紧缩时,可相应调高国债发行利率;反之,当经济需要扩张时,则可相应调低国债发行利率。

(2)买卖政府债券。债券价格与市场利率呈反方向变动。央行通过在金融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影响债券的供求关系,使其价格发生变动,从而影响市场利率,达到调节经济的目的。这种调节方式往往被称为“公开市场业务”,是西方市场经济国家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之一。

五、小结

国债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管理手段之一,但它一般不直接对经济产生作用,而是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间接对经济产生影响。由于国债发行既是弥补财政赤字的最佳方式(或最基本方式),又是中央银行开展公开市场业务的重要前提。因此,国债政策成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结合部,协调并增强两大政策的调控功能(参见下图)。当然这样一来,国债政策体系相对庞杂,人们亦更多地关注国债政策与财政,货币政策的配合运用。

国债政策与财政、货币政策的关系

标签:;  ;  ;  ;  ;  ;  

国债政策体系综述_国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