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技术与事故防范措施探讨论文_朱丽婷

安全生产技术与事故防范措施探讨论文_朱丽婷

身份证号码:33012219910808xxxx 浙江省杭州市 310018

摘要:机械加工过程中极易出现生产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及严重的经济损失。加强机械加工的安全防范措施,可大大降低生产事故的多发性,有效保护操作者的人身安全以及最大限度降低经济损失。本文通过常见的机械加工对安全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合理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机械制造;安全生产;管理机制;防范措施

一、机械加工工艺的特点分析

1、多设备

机械加工工艺比较复杂,在实际加工中需要多种设备配合才能完成工作。一般是将原材料经过加工之后得到零件的半成品或者成品,使用的机械加工工艺有焊接、锻压、铸造、切割等,这些不同类型的工艺使得加工的形式比较多变。机械加工的工具设备种类比较多,根据加工需要使用不同的工具设备,比如是常见的切削加工,切削加工中机床分为普通机床与数控机床两种,机床一般使用的刀具、托架等比较多;钳工操作中的工具有手锯、刮刀、电钻等,种种机械加工涉及到的不同的材料、型号、种类等,都是需要进行细致划分的,在不同的工作场合需要使用不同的设备工具。

2、多工种

机械加工涉及到的工作种类比较多,像车工、插工、钳工、磨工、钻工、冲压工、钣金工、下料工等,还有一些比较特殊的工种,像电火花加工、激光加工、超声波加工、离子束加工等,因机械加工工艺涉及到的加工种类类型比较多,在实际工作中涉及到的危险因素也大不相同,各个工种中都可能有危险存在。

3、多对象

机械加工工作涉及到的对象比较多,像毛坯、原材料、半成品等一些加工涉及到的工件,加工的材料、形状以及精度要求也有很大不同。机械加工的工艺涉及到多个方面,需要配以比较复杂的工艺。在工艺转换中会出现许多关键性操作,在可预见或者不可预见的种种因素影响下,机械加工工艺的生产事故也比较多样,在实际加工中的各个环节都有可能发生危险。

二、我国机械行业安全生产管理的现状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机械行业的安全管理模式也在不断变更着。虽然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并实施了一定的安全措施,但是目前在我国机械行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还是存着一些不足。

1、落后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

如今,机械行业正向着自动化、大型化的方向发展,旧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用。机械设备管理模式的落后将会严重影响生产设备的更新升级、阻碍生产技术的发展进步。而人员管理模式的落后将会造成员工安全意识不足、工作态度自由散漫的现象,甚至可能由于员工对机械设备操作不当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2、人的不安全行为

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引发事故的另一重要原因,也是事故隐患的主要表现形式。由于人的行为受到生理、心理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安全行为表现是多种多样的。例如,不了解所使用设备设施存在的危险,不按安全规程操作,缺乏自我保护和处理意外情况的能力等均是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具体表现。在日常工作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大量表现在不安全的工作习惯上。例如:工具或量具随手乱放、测量工件不停机、越过运转刀具取送物料等。机械制造企业员工以操作工人为主体,相对比而言,劳动用工密集、整体文化素质偏低、安全意识淡漠,这也是造成安全生产事故的主要原因。

3、物的不安全状态

物的状态是否安全是直接影响生产安全的重要前提和物质基础。“物”包括设备设施、工具、原辅材料、排出物和作业环境等。物的不安全状态构成生产中的客观事故隐患和风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机械设计不合理、未满足人机工程学要求;起重系统安全系数计算错误不够、对使用条件估计不足等;加工制造时工艺方法错误、安全防护装置缺损;运输中的野蛮作业、超过安全极限的作业条件等成为事故的源头,导致系统安全功能降低甚至失效,造成人员、物料的损伤。

三、机械加工安全防范措施

3.1机械设备安全规定的防范

安全事故的防范,必须先从标准的设备安全和操作安全做起。安全规定是根据前人的生产工作经验进行多年的总结以及血的教训中得出的,因此,只要严格遵守这些规定,就能及时消除生产过程中的隐患,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具体的机械设备安全的规定如下:(1)机械设备与仪器的零部件在强度、刚度方面应当满足相关安全要求。在合理的强度和刚度标准下,零件安装才能牢固,能有效避免事故的经常发生。(2)机械仪器上必须要设置可靠、安全、不影响操作的安全装置。对于超压、超载、高温等可能会发生危险事故的零部件,做旋转运动的机械部件,设置一定的安全保险装置,是很有必要的;另外,对于某些动作需要对工作职工进行警告或者提醒注意时,应当适当设置警告标志或安全信号提醒装置。(3)机械设备的布局要合理。其布局要求应当便于操作人员装卸机械零件、清除杂物,以及能够便于相关维修人员的维修护理工作。(4)机械设备的电气部件应当满足电气方面的安全要求。(5)机械的脚踏开关应当设置防护罩,并藏入床身的凹入部分,要有效防止掉下的物体落到开关上启动机械设备,造成人员伤害。另外,重要的操作手柄也应当有可靠的定位和相关的锁定装置,同轴手柄应当存在明显的长短区分。

3.2操作者安全生产意识防范

操作者需要具备较强安全生产意识,在作业时需要正确佩戴劳动防护用品,生产单位的安全管理部门要给每位员工发放劳动保护用品,并实施监督员工安全防护用品的使用,一旦发现有的员工没有按照规定进行佩戴劳动保护用品,或者是没有正确佩戴劳动防护用品,需要立即停止其工作,对其进行安全教育与考核,只有合格之后才能再上岗。

另外,要提高操作者的专业技能,定期操作者进行培训,组织开展培训专业操作机械的操作理论知识,以老带新、高带低的方式进行技能培训,通过专业技能培训,操作者才能掌握正确使用机械设备的方式方法,掌握维护涉笔、装夹工件、刃磨刀具等技能,还有要牢固掌握各类加工材料的性能与特点,像加工镁、锆等金属材料时,主要掌握镁、锆的性能与特点,才能对其进行正确的加工,镁、锆或者是一些含有镁、锆成分的合金材料的加工,需要注意避免燃烧,造成人员烧伤。

3.3安全管理工作防范

安全管理工作包括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强化安全责任意识、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培训、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等。(1)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是保障机械加工参与者参与生产安全的必要手段,通过制度来约束行为人的行动,使其行为符合安全生产管理要求。通过制定岗位操作规程、安全操作规程等制度将管理组及操作者的工作具体化,使实际操作过程实现可控制化。(2)强化安全责任意识就是明确每一个机械加工参与者的安全责任,单位负责人全面负责本单位的安全工作,然后将安全责任层层落实,班组长负责本班组的安全责任,同时配备一名安全员负责安全工作,班组全体成员对自己的安全负责,确保参与者人人有责,才能有效控制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3)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培训的手断和形式有多种多样,对不同工种的培训内容和方法也须有区别。安全教育可通过讲、看、谈的方法进行,讲就是聘请有经验、专业安全知识丰富的人员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讲座、授课;看就是观看一些有代表性的安全教育影片或书籍,通过安全生产事故的实例给机械操作者以警示;谈就是班组成员互相之间对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进行交流的过程。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日常的机械制造中一定要建立切实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确保机械制造业中机械制造的安全进行,就必须尽快建立健全质量安全保障系统,加强预防措施的实施,不断开展以预防为主的安全教育培训,通过一系列措施实现对机械制造过程中的安全控制,坚决杜绝人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因素,消除事故隐患,防止事故伤害发生。以此来最终实现机械制造业的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李海豹,刘泽林,战中学.浅谈加强机械加工的安全防范措施[J].科技视界,2015,05:96.

[2]崔松华.机械加工工艺中危险因素的控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3:124.

论文作者:朱丽婷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3

标签:;  ;  ;  ;  ;  ;  ;  ;  

安全生产技术与事故防范措施探讨论文_朱丽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