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外贸发展的严峻形势与对策_宏观经济论文

当前我国外贸发展的严峻形势与对策_宏观经济论文

当前中国外经贸发展面临的严竣形势及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外经贸论文,对策论文,形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日元贬值对亚洲及整个世界经济贸易产生不良影响

近几年,世界经济与贸易总体上一直处于上升区间。但由于1997年下半年以来亚洲发生金融危机,世界经济贸易增长速度明显趋缓。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今年4月份预计,1998年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将从上年的4.1%放慢到3.1%。另据世界贸易组织预计,1998年世界贸易量增长率将在6%左右,比上年的9.5%回落3个多百分点。

从今年上半年情况看,世界经济呈现着两种走势:一方面,除日本以外的发达国家经济稳步增长,美国仍然充当着世界经济的领头羊,欧盟主要大国经济继续回升,欧元将如期启动;拉美和非洲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经济也表现良好;东欧各国虽然受到俄罗斯金融动荡影响,但仍保持着一定增长势头。另一方面,亚洲金融危机正在蔓延和加深,有可能演化成较大范围的经济衰退。日本、韩国和多数东盟国家的经济今年均出现停滞性低增长或负增长。香港经济今年第一季度为2%的负增长。

日元汇率持续走低,给近期亚洲的和整个世界的经济贸易形势笼罩上一层浓重的阴影。6月份以来,日元出现大幅震荡。6月16日曾跌破146日元兑1美元。此次日元下跌的主要原因是:日本经济衰退加深,政府刺激经济措施不力;银行不良债务问题迟迟未能解决,金融体系依然不稳;日美两国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对日元贬值在一段时间采取放任态度。在日元大幅贬值同时,日本股市也一度暴跌,日经指数跌破15000点大关。由此引起韩国、台湾和东盟国家汇价和股价波动,似有爆发第二轮金融危机之势。6月17日,美国和日本不得不对汇市进行了联合干预,方使日元汇价有所回升。但是,人们对日元后市及其产生的不良影响忧心忡忡。日元贬值也进一步增大了对人民币和港元的压力。港元再度受到炒家狙击,银行同业拆借利息被迫抽高,股市和楼市价格则进一步下跌。

亚洲国家国际支付能力下降,进口需求锐减,造成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向亚洲的出口不断萎缩。亚洲国家进口需求疲软,也导致国际商品市场上石油价格及其他原材料价格一路下滑。面对亚洲金融危机的直接或间接冲击,亚洲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的重要出口国或地区都在努力使自身的贸易方向多元化,一方面努力寻找和开拓新的出口市场,另一方面加紧对美、欧两个主要市场的争夺。贸易不平衡的加剧,必然导致贸易摩擦的增加和保护主义重新抬头。日本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和第三贸易大国。今年下半年以及今后更长时间里,日元走势和日本经济的表现对于亚洲经济能否走出谷底以及整个世界经济贸易形势,都将产生举足轻重影响。根据种种迹象和来自各方面的看法,日元仍然有再次贬值的可能性,日本经济低迷状况短期内也不会根本改变。

亚洲国家为避免新一轮货币动荡,近期将不得不维持较高利率,从而加剧国内需求萎缩和企业流动资金紧张局面。日元疲弱也将使亚洲国家的出口增长严重受挫,延缓经济复苏的进程。金融危机的深化也在俄罗斯和东欧国家产生消极的连带效应,并可能危及拉美和拖累美国。虽然西方七国集团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等近期进行了一系列磋商,但是并没有提出解决问题的根本对策。因此,今年下半年的世界经贸形势,要比去年下半年和今年上半年都更为不容乐观。中国的人民币不贬值承诺和香港联系汇率制度也都将面临更大考验。

中国外贸出口和利用外资承受的压力比预期增大

由于外部环境比预期恶劣,今年上半年中国的外贸出口和利用外资表现不如人意,下半年形势可能更为严峻。

根据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为151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2%。其中出口总值869.8亿美元,增长7.6%;进口总值644.2亿美元,增长2.2%。上半年进口与出口增长速度均低于原定全年力争达到的增长目标。

根据出口企业反映,目前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出口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对亚洲国家出口订单锐减,在手合同不多;已签合同无法正常履行,有些大型成套设备出口项目被客户要求暂缓执行;企业为了保住市场份额不得不压低价格,造成了出口效益滑坡或者新的亏损;对受金融危机影响较重国家出口收汇风险增大。相对而言,中西部地区出口受挫程度比沿海地区更大一些。全国已经有1/3的省(市)出口出现负增长。下半年还看不到明显的好转迹象。我国对日本、东盟和韩国3个主要贸易伙伴出口出现逐月加速的下降(降幅分别达到4.3%、12.9%和30.2%),是造成上半年我国出口增长速度急剧回落的主要原因。1997年我国对这3个贸易伙伴的出口约占我出口总值三成。按目前情况推测,今年全年我对这3个贸易伙伴的出口可能减少60至70亿美元甚至更多,因此将抵减我国出口总值增长率约3至4个百分点。我国对北美、欧盟、拉美和非洲等地区的出口虽然出现了幅度为10%至30%的增长,但受日元贬值和非洲国家或地区出口竞争加剧的影响,下半年增长势头可能趋缓。

迄今为止,加工贸易一直是我国外贸出口主要的增长点。但是五六月份加工贸易进口已连续出现负增长。这预示着未来几个月我国加工贸易出口增长速度可能放慢。

根据外经贸部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新批外商投资企业9667家,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0%;新批合同金额242亿美元,增长5.5%;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05亿美元,下降1.3%。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来自东亚10个国家或地区(香港、澳门、台湾省、日本、韩国、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新批利用外资合同金额和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均出现不小的下降。而来自欧洲和北美的新批利用外资合同金额和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则大幅增长。但是如果亚洲经济出现进一步衰退的话,下半年我国吸引和利用外资形势同样难容乐观。利用外资增长乏力,除了不利于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外,也势必将影响到外贸出口的增长后劲。

近期,从国内看,政府已经决定调高煤炭、钢材、水泥、船舶等4类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各地方、各方面也都十分关注出口增长速度滑坡问题以及给国内经济发展带来的更大困难。预计下半年还会有一些支持扩大出口的政策措施出台。经济改革不断深化,国内供给充足,市场价格平稳,亦为企业挖掘出口增长潜力创造了有利条件。从国际看,日元等亚洲货币的贬值,降低了我国加工贸易一部分进口料件的成本。东亚一些国家或地区投资风险增大,可能使投资者更看重中国市场上的投资机会。在金融危机中,中国保持了人民币稳定,为缓解危机承担了责任,受到一致好评,扩大了我在国际事物中的影响力,为推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增添了砝码。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利用的机遇。

如何保持外贸与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在东亚地区的经济衰退一时还不能根本扭转,金融危机不利影响有所增大形势下,我们只有审时度势,以果断措施应对,才能减少不必要损失,保持外贸与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我个人认为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第一,加强和改善对外贸易的宏观调控,保持出口适度增长,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目前周边国家或地区许多已下调了经济发展目标或预期值。如果我国仍然坚持原计划目标,那么一是有赖于更多地扩大内需,二是为支持出口需要付出更多代价,三是可能带来企业之间过度竞争、亏损和呆账增加等一系列负面后果。对亚洲的出口约占我国出口比重的60%。由于亚洲市场仍在萎缩,将今年我国的出口增长目标适度下调,使外贸出口大体与国民经济同步增长,同时努力优化出口结构和提高效益,也许是比较现实和可行的选择。

第二,为避免企业出口竞争环境进一步恶化,有必要从多方面加强对出口的政策支持。当前最迫切的是提高出口退税率和加快退税进度。建议全国提高出口退税率,同时简化出口退税手续,对大多数守法企业采取“先退后核”办法;对国内利用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贷款中标项目,既然已视同出口,也应给予退锐;在兼顾国家财力和货币政策前提下,对出口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实行更加优惠的贷款利率;对债务负担重和资信状况不好,但当前出口有市场、有效益的企业,其原有债务今明两年应停息挂账,新增流动资金贷款封闭帐户运行,信用证打包贷款不要求另外提供抵押或担保;增加外贸发展基金规模和建立多种风险防范机制,支持企业大力开拓新兴市场。

第三,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尤其是更多地争取欧、美跨国公司投资。政府应适时推出诸如给外商以国民待遇、开放更多投资领域等新的举措,表明中国坚定不移地扩大开放的决心;配合刺激国内投资需求,应加快一些大的招商引资项目谈判和审批进度,争取年内启动;对符合产业调整方向,有助于增加出口的投资,应进一步放宽审批限制;对能够带动老工业企业改造,提高出口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的投资项目,在各项收费、税收、配套资金、内销市场等方面给以更多的优惠。

第四,加快进口体制改革步伐,积极推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利用日元贬值和欧盟主要国家汇率低价位的有利时机,适当增加从日、欧的大型设备进口,以降低国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部门重大技术改造的成本。

第五,研究制定并及时出台针对港、澳的特殊政策,促进内地与香港携手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尽快走出经济衰退阴影。中央政府应当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推动粤港两地共同投资的高科技工业园区建设,支持香港利用内地技术人才发展高科技产业;对港商将沿海地区一些加工出口产业向内地转移,以及投资改造国有老企业给予更多优惠和便利;注意发挥在港中资机构在引导投资方向、稳定和增强投资者信心方面的作用;对国际炒家再度冲击港币保持警惕。

第六,密切关注国际市场包括主要汇市的变化,努力改革和完善我国的金融体系。从目前情况看,导致日元疲弱的某些重要因素并没有一下子消失。若日元贬值突破150日元兑1美元水平,亚洲区内与日本出口结构相近的韩国、台湾和新加坡的货币均有可能进一步贬值。届时,人民币坚守现行价位恐将使我外贸出口和利用外资遭受更大打击。因此,有必要仔细权衡利弊,早做对策。国内出口企业也应密切跟踪外汇市场动向,未雨绸缪。

第七,在我国为稳定亚洲经济,制止危机蔓延承担责任的同时,要力争美、日、欧等主要贸易伙伴做出相应承诺。一是督促他们在接纳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华技术转让和加强一些重大政策问题的国际协调与合作方面采取实质性的行动;二是必须明确日、美在稳定日元和推动亚洲经济复苏问题上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通过讨价还价和协调合作,努力创造一个对我国外经贸发展更为有利的外部环境。

标签:;  ;  ;  

当前我国外贸发展的严峻形势与对策_宏观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