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市政给排水系统规划论文_云刚

浅述市政给排水系统规划论文_云刚

身份证号62050219820717xxxx

【摘 要】秉承可持续发展理念,从全局和系统的角度出发,在编制市政给排水规划时,创新思维,运用创新技术来优化设计市政工程给排水系统设施,妥善处理好城市发展中未来预期要面临的水资源、水环境、水污染、水灾害等问题,是每位市政给排水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市政给排水;系统规划

Abstract: Adhering to the concep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lobal and system, the establishment of municipal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planning, creative thinking and to use innovative technology to optimization design of municipal engineering facilities,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system to properly deal with the urban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 is expected to face water resources and water environment, the problem such as water pollution, water disaster, is each of municipal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bounden responsibility.

Key Words: Municipal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System planning

前言

科学优化市政给排水系统水资源的配置,合理利用地面水,提高污水再生利用率,正确处理防洪排泄,避免无规则或低水平的规划,避免水资源浪费和对水环境的破坏,实现市政给排水系统健康、良性循环,这是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恶化问题的有效措施。

一、市政给排水规划概述

市政给排水规划是指为提供有力的城市可持续发展保证,对市政给排水工程进行合理规划,以达到适用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水环境,排水无污染的效果。这就要求在市政给排水规划及实践中,充分做好系统安排,坚持远近结合的原则,面向城市的未来,使道路与给排水工程规划实现科学化,合理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布置管网,使管道设计具有现实性和超前性。

二、市政给水系统规划及实践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

市政给水系统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供水能力不足,水资源得不到优化配置;过度开采地下水,引发海水倒灌、水位逐年下降等;水价形成机制不合理,收费标准偏低;造成的水污染;生活用水中节水器具普及率低,工业用水在工艺节水上还处于起步阶段。这就要求在规划及实践市政给水系统时,首先要充分考虑流域江河本身生态流量需求的基础上,认真做好生活用水、工业用水等需水量的预测,特别要注意工业用水量预测。分析水资源的供需平衡,优化水资源的配置,推广应用城市给水管网压力智能直接供水装置,加大水厂供水规模。同时,还应充分考虑市政给水系统规划中,注重近远期结合的原则,为未来城市建设留下发展空间。如:确定合理的给水管径、预留道路管线、综合给水管位等等,这样避免了后期城市市政给水系统建设时的重复投资,节约了宝贵资源和有限资金,达到效益最大化的目标。同时,促进供水行业集约化发展,改善供水水源的水质,考虑设置对置水塔或高位水池,增加企业经营效益,提高管理水平,降低城市供水日变化系数,提升供水安全度。通过置换水源,有效控制过量开发地下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市政排水系统规划及实践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

市政排水系统在排水方面,主要是防洪排涝以及水污染的处理与控制,要求编制出高质量具有科学、全面、可持续发展的规划设计方案,用来指导城市市政给排水系统的建设,从而起到既可防止洪涝灾害,又可再生利用水资源的目标,为居民提供安全健康的人居环境。

1.防洪规划及实践存在问题分析与实施措施

防洪排涝主要针对以防为主的外洪,如防洪堤、水库等和以排蓄为主的内洪。市政排水系统在规划实践中,过去采用的以是暴雨公式,选用暴雨样本是年超大值法,暴雨时段控制在5~120min,排涝的3d暴雨3d排完或24h暴雨24h排完的规划设计标准,现在却无法适应现代城市的发展要求。因此,在做市政排水系统规划及实践时,首先要解决城市排水较小汇流面积上,短历暴雨产生的排水问题。然后在综合分析排洪流域面积大小因素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到排洪与排水重现期标准衔接问题。

在通常情况下,排洪汇水面积越大,重现期标准越高。可多采用水文公式,其选用暴雨样本是年最大值法,即:取某重现期10年一遇24小时暴雨量为基本数据。大中城市排洪标准执行防洪标准GB50201-94,暴雨样本是年最大值法取基本数据不得小于20年一遇的重现期。同时,具体排洪可通过采用全抬高地面方案与雨水泵加滞洪区方案的措施,加以促进洪水的排泄。

2.雨水系统规划及实践存在问题分析与实施措施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原有的排水规划难以满足城市发展的排水要求,更不能适应大规模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规划雨水系统时,在结合城市防洪排涝基础上,校核雨水系统的压力流,采用的设计标准为,市区内设计采用5年一遇不漫溢,而相应道路排水重现期取一年的情况。设置雨水贮水池截留雨水作中水使用。不但可减少对雨水管道的投资和排水负荷,而且及时补给地下水水量的增加,涵养地下水进行水生态修复。一般针对在缺水或地下水较深区域,尽量使雨水不排入下水道,通过设计施工项目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将雨水渗透或截留。地下水位高的,由于下雨后地面充分湿润,地下径流很大,不宜采用渗透法。

3.3市政污水处理规划存在问题分析与实施措施

在对污水处理与控制上,现阶段业界比较推崇污水集中处理,其理由是污水处理厂的规模经营,不但生产效率高、处理出水水质有保证,而且污水厂运营成本低等。但实际实践中,由于污水处理厂的过度集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在投资上,越是靠近下游管径越大,无形中加大了投资成本,而且在其运营中,较多的使用了提升泵站,造成了高能耗,无法进行中水就近利用。因此,在规划及实践市政污水处理时,采用集中和分散相结合地进行污水处理方式,也符合区域污水处理发展的方向。对污水适度分散处理,可采用BOT形式营建,一般情况下,在新城区采用分流制,旧城区采用截流式合流制。完全分流制必须采用专业监督和专业队伍施工,从化粪池出口分流开始。处理后的污水排放,可作为就近中水回用的途径,也可向内河排放作景观用水为宜。但参照环境影响评价常以事故排放为由的标准,建议将处理后的污水向外江江心排放,要进一步研究协调两者的矛盾如何处理。同时,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而言,加大污水处理采用发展新技术,使用新型材料,在给排水工程中推广国家以塑代钢的政策,采用具有管道摩阻小、排水量大、重量轻和施工方便的PCCP管、PVC-U管、PE管、聚丙烯PP等新型塑料复合管材使用在工程中。

四、结束语

经济高速发展带动城市的飞速建设,造成了市政给排水系统存在许多问题。因此,必须实现城市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编制出高质量的全面、可持续的规划,服务于城市给排水工程建设的指导,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昌军.市政给水排水工程规划设计与施工管理[J].今日科苑,2008(20).

[2]方宏.关于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的思考[J].科技资讯,2009(3).

论文作者:云刚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9月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7

标签:;  ;  ;  ;  ;  ;  ;  ;  

浅述市政给排水系统规划论文_云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