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殖民文化”的兴起:“殖民文化”之争_文化论文

警惕“殖民文化”的兴起:“殖民文化”之争_文化论文

警惕“殖民文化”沉渣泛起6——围绕“殖民文化”的一场争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沉渣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个人、一个商店、一个娱乐场所给自己起名号,原是寻常事。可是,当所起的名号成为一种倾向,并且关系到国家、民族的一些紧要问题时,就不能不引起重视了。“洋名”的泛滥就是这样一个问题。有识之士指出,这是“殖民文化”的“苗头”,必须警惕“殖民文化”沉渣泛起。但也有人不以为然,说是小题大作。果真如此么?孙午的文章将有助于读者对这个问题的了解和认识。

——编者

近年来,社会生活中刮起的“洋名旋风”愈来愈凶。街道上的“洋”招牌随处可见,一些内资企业也要用个洋字号,有的干脆就用外文。据北京市企业名称登记部门提供的资料表明,1992年以前,国内企业取“洋”名的现象极少见;到1994年,这类“洋”字号约占已登记注册企业的10%;而1995年头三个月,这类名称的百分比便上升到13%。一位上海读者写信给报社记者说,他曾到某街道幼儿园随意翻了翻花名册,发现诸如“尼娜”、“丽莎”、“露莎”、“捷尼”之类为儿童取的洋名近20个,占总数的15%。与此相关的是某些人在语言上滥取、滥用洋名,追求洋味,如把表演故意写成“做秀”,烹调说成“料理”,饼干叫做“克力架”或“派”,小点心称“曲奇”,让人摸不着头脑,中国人不识中国货。

针对这类现象,《人民日报》1995年9月22 日发表赵应云的文章《警惕“殖民文化”的苗头》。文章说:随着大量新店铺的开张,带“洋”字号的招牌也日渐多了起来,什么“戴拿斯桌球城”、“芝加哥娱乐厅”、“圣保罗精品屋”等等,等等。明明是自己的名牌服装,却非要用“中国的皮尔·卡丹”标榜不可。就在家门口的一条街,却偏要叫“东方的华尔街”。就连千年古城苏州的河堤上,也赫然挂着要把苏州建设成“东方威尼斯”的标语。文章指出:“这还只是从商业看文化,从商业看人格和国格,联系到文学艺术和社会科学领域出现的一些不健康的‘殖民文化’倾向,联系到政治经济生活中不要人格和国格的现象,虽然只是一种苗头,也值得我们警惕,保持清醒的认识。如果听任这种情况发展下去,让殖民文化泛滥开来,由此培养出一批新的‘殖民文化’爱好者,不断地对‘殖民文化’提出新的需求,那么,我们的国家就会是另外的样子,我们就既对不起一百多年来反对殖民主义的仁人志士,又何以对得起中华民族伟大的祖先!”

随后,《经济日报》、《光明日报》、《解放日报》、《中华读书报》、《文艺报》等均发表了文章与报导,围绕着“殖民文化”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国家语委语言文字管理司也于1995年11月3 日邀请部分专家、学者,就如何“纯洁祖国语言文字,弘扬民族优秀文化”进行座谈。纵观这次讨论,涉及的问题主要是:能否将这类“洋名”泛滥的现象称之为“殖民文化”或“文化殖民主义”?产生这类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应当对这类现象采取什么措施?下面作简要介绍。

一、帽子“大”了吗

1995年11月4日, 《解放日报》发表司马心的文章《帽子太大了一点》,对赵应云的文章及将洋名泛滥称为“殖民文化”沉渣泛起提出异议。作者认为,现在各地在发展之中,豪言壮语不少,比喻之词颇多。象“东方威尼斯”、“中国华尔街”、“东方夜巴黎”之类的比喻,或因不够确切,或因失之稚拙,所以引来舆论非议,诘问商榷,也在情理之中。“但是非议声中,有一种批评,却令人惊心动魄,那便是有独到之士,将此类比喻,斥之为‘殖民文化’,于是拍案而起,严词批判,那就不免使人在惊诧之余,且觉似曾相识了”。又说:“批评是需要的,但是要讲道理。帽子也不是不可戴,但要恰如其份。我们现在开放引进,难免有错失之处。例如前述关于‘东方威尼斯’一类的比喻,如若有错,也是错在失之偏颇,并非罪在‘姓社姓资’。如果动辄甩一顶‘殖民文化’的帽子,未免给人一种‘又来了’的错觉。”

另有一些看法,也多少表露出有所保留。如有的同志说:“这种现象是否能够一概称之为殖民文化,我暂时还不想妄下判断,因为情况比较复杂,需要具体分析。”“这样一些‘假洋鬼子’的作为,与其说是一种殖民文化,不如说是长期封闭后的愚昧”。有的同志认为,从文化学角度来看,这种现象具有某种规律性。因为一种文化总是从经济相对强盛发达的地区向落后地区流动。“我们毕竟又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状况还相对滞后,除非闭关锁国,否则,这种文化的流动就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因此,我们对这种现象应该持一种心平气和的态度。”(《经济日报》1995年10月20日发表的《“文化殖民主义”现象不可等闲视之》)

司马心的文章登出后,很快便受到人们的批评。1995年11月16日,冯宁在《解放日报》发表文章《“帽子”安在?何谓之“大”》,提出反驳。文章认为,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滥用“洋名”这些不健康的倾向,有识之士一针见血地指出,要警惕“殖民文化”抬头,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这一批评无疑是十分正确的。“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警惕‘殖民文化’的苗头,防止这类文化对人们思想的侵袭,这样才能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正确把握舆论导向。这是批评必须注意的政治前提。”对这些现象“难道不应该严肃批评,而任其自由泛滥吗?‘帽子’安在?何谓之‘大’?”谢方平在《警惕“殖民文化”的沉渣泛起》文章中也指出,警惕“殖民文化”的苗头,不是“小题大作”。从已经出现的“殖民文化”的苗头来看,它的一个突出影响是对民族自信心的削弱。比如,在一些地方以取“洋”名为时髦,中国人看不懂,外国人也不明白。在文学艺术和社会科学某些领域,爱国之士受到贬辱,汉奸文人及其作品却被重新发掘出来,大肆吹捧。仿佛以往对他们的严正批判,,也不那么理直气壮了。在对外交往中有失国格人格之事,时有所闻;一些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更有甚者,有的商店还将鸦片烟枪当作工艺品出售,以猎奇赢利。某些人只顾赚钱,不顾国家声誉,确是利令智昏。如果听任这种情况发展下去,将造成自暴自弃的社会心理。“牢固树立民族自信心,是个‘大题’。它事关中华民族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影响下一代,跨入21世纪。在这个‘大题’上,我们不能有丝毫的麻痹。”(《解放日报》1995年11月25日)

李家斌则从语言文字的角度对“洋污染”提出批评。他认为:语言文字是全民性的社会交际工具,其本身没有阶级性,但语文生活中所反映出来的语文心态,则具有明显的政治功利目的。而其中的民族自信心与自尊心的树立、民族疑聚力的强化、国家主权意识的体现等则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如果对语文生活中的“洋”污染听之任之,必然会造成两种严重后果:一是阻碍现代化进程。因为语言文字是迄今为止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如果它被搞得支离破碎、病毒缠身,便无法发挥自身作用。二是在人民群众中造成一种误导,削弱民族自信心、凝聚力。“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这个原则同样适用于语文生活。我们“应该从包括语文生活在内的各个方面积极吸收外国文化,但前提是为我所用,使外国的东西融入本国、本民族文化体系中,而不是取代本国、本民族的文化。没有民族特色的东西不可能走向世界。”(《光明日报》1995年11月7日)

有的同志还指出,和崇“洋”风一样,封建主义的沉渣泛起同样不可忽视,另一些匾牌和商标的命名诸如“太上宫”、“王朝”等等便颇多封建色彩,这也需要加以有效的遏制。除了“崇洋”、“崇王”,还有“崇阔”和“崇混”,如“富家大酒店”、“贵族美食城”、“绅士购物中心”以及“销魂夜总会”、“浪荡游乐场”等等,都折射出社会上一部分人粗鄙、媚俗、趣味低下的不健康心态。对这些明显有悖精神文明建设的现象应当重视,不能任其污染社会风气和人们的心灵。

二、是“庸人自扰”还是“见微知著”

司马心的文章还提出了一个论点,就是认为“殖民文化”是帝国主义列强,以枪炮鸦片之类,侵占彼国领土,迫其主权易手、江山变色之后,于殖民地强力推行的“宗主国”文化。因此,“‘殖民文化’的前提,是殖民现实。今日中国,怎么可能‘泛滥’这种‘殖民文化’呢?我们的开放,乃主权在手前提之下,主动吸收外国的东西。这个道理本已无须赘叙。数年之前,关于土地批租是否‘租界重现’,洋货入境是否‘经济侵略’的辩论中,已经讲得十分明白。怎么到了开放十七年后的今天,又弄不清楚了呢?何以朗朗共和国天下,飘飘五星红旗之下,因为借用了几个洋名词,就变成了汹汹而来的‘殖民文化’呢?”

“殖民文化的前提,是殖民现实”的说法能站得住脚吗?冯宁明确地表示了不同的意见,他说:文化作为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和经济的反映,但文化又具有历史延续性和相对独立性。它的发展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是不完全同步的。“封建文化并不因为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建立而退出历史舞台,殖民文化也并不因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已过去四十多年而销声匿迹。事实告诉我们,在一定的条件下,“殖民文化是经常沉渣泛起的”。谢方平也认为:“殖民文化”不会因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屈辱历史已经逝去而销声匿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已在根本上铲除了“殖民文化”赖以生存的基础。但是也不能忘记,社会意识一旦产生,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文化具有历史延续性。近代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伴随着疯狂的“经济侵略”的,是无孔不入的“文化侵略”和奴化教育,由此产生的“殖民文化”,在我国有很深的影响,并且往往同封建腐朽思想相结合,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与发展,产生复杂的消极的社会影响。与此同时,还要清醒地看到,当前国际范围内的各种精神文化力量相互激荡,在一个贫穷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势必遇到思想文化方面严峻的考验。西方敌对势力对我们实行“西化”、“分化”的战略,“殖民文化”的渗透也将变得不可避免。“如果我们对它不保持警惕,听任它泛滥开来,就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业,产生人们所不愿看到的损害。这不是‘庸人自扰’,而是‘见微知著’。”

从表现上看,“洋名称”的泛滥似乎只是一个商业行为问题。其实不然。有的同志认为,究其本质,暴露出了民族文化的某种危机感。尽管我国的知识界和文化界对此已有所意识,但总起来说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甚至某些作品深层还隐藏着文化殖民主义的因素,并以此津津乐道。这种情况如果出现在改革开放初期,自然有可以理解的原因,但在今天则不能不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事实上,一个民族的存亡除去暴力因素外,文化、语言上的演变同样也是至关重要的。而现代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各民族间文化具有不可替代性,文化的多样性恰恰是人类文化的魅力之所在,而趋向单一性的文化前景则是十分危险的。(《经济日报》1995年10月20日)

三、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面对“文化殖民主义”现象的泛滥和发展,应当采取什么态度和对策?绝大多数人认为,不能对这类现象听之任之、麻木不仁,而应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各种切实可行的措施,警惕“殖民文化”的沉渣泛起,制止它们的蔓延。有的提出,在匾牌、商标的命名上既应该鼓励和提倡弘扬民族文化、表达民族真善美的愿望的做法,同时也需要制定一些相关的法规予以规范和管理。知识分子特别是从事文艺创作的同志,面对这种状况至少可以发挥一定的制衡作用,既没有必要赶浪头,追时髦,也可以在坚持和弘扬本民族文化方面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同时,对外来文化还应该加以介绍、鉴别和定位。还有人指出,国家有关决策部门既需要坚持改革开放的眼光和精神,又必须在社会文化发展上有一种战略性的考虑和措施,除去借重知识界、文化界在舆论上的呼吁和引导外,更有必要在立法上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切不能因为我们在经济上的暂时落后而放弃文化上的独立性。

在国家语委语言文字管理司召开的座谈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对当前形势下如何加强语言文字的规范化、警惕“文化殖民主义”的倾向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他们认为:首先是各级领导应提高对语言文字规范化的认识,做到两个文明一起抓,千万不能只抓经济,向钱看,忽视思想文化领域里的动态;二是要把握好舆论导向,报纸、广播、影视等传播媒介要首先为维护祖国语言的纯洁性作出表率;三是重视和加强各级语委机构和队伍的建设,切实负起责任来;四是要加强立法,使语文文字规范化工作走上法制化轨道,并加大执法力度,各级领导应率先垂范,说普通话,用规范字。

关于当前“文化殖民主义”的讨论,不少学者认为有助于近年来文化学术界一些理论问题的研究。不久前理论界介绍了西方的“后殖民主义”理论,有的论者认为这一理论批判了帝国主义在“冷战”之后对第三世界的文化包围和文化入侵,为第三世界学者的“非边缘化”和“非西方化”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但更有学者尖锐地指出,后殖民主义不过是一种欧洲中心主义的文化殖民侵略。当前,“文化殖民主义”的讨论正逐渐深入到文化和文艺思潮的分析和研究中。

标签:;  ;  ;  

警惕“殖民文化”的兴起:“殖民文化”之争_文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