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让每个生命如花般绽放论文_王兴花

爱让每个生命如花般绽放论文_王兴花

——浅谈如何在小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王兴花 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下西园小学 730050

最近看了一段《等风来》的视频,给我带来了关于风的感悟和思考,即风从哪儿来?教师就是学生要等的风?还是?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可开发的智力潜能极大,但因为年龄小,感知、思维等方面的能力以及知识经验都非常有限。他们在感知过程中,还不能自觉地调节和支配自己的感知,不善于对物体进行综合分析,目的性不明确,无意性和情绪性明显;在注意上,小学生是无意注意占优势,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容易被一些新异刺激吸引,此阶段,他们的有意注意也在发展,但还达不到完善的程度,如何在小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下面就我在实践中的感悟浅谈几点看法:

一、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做到敬畏生命

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写到:“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却又是十分脆弱的,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生命没有贵贱之分,不论男的、女的,老的、少的,穷的、富的,每一个生命都极其珍贵。任何生命,都是独立的,有意义的,任何人都不是他人和社会的附庸,都有尊严、有体面。在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很多事情不断引发我思考,认识到教育不是把篮子装满,而是把灯点亮。我校二年级一班有一个性格内向的孩子,胆子特别小,不敢与同伴交往,不愿参加活动,有时甚至上课想小便时都不敢说。我分析了孩子内向的原因,并指导家长平时多带孩子出去游玩,有意识地接触邻居家的小伙伴。带孩子上超市,鼓励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在校园,教师更是关注这个孩子,多为他提供参加活动的机会,找性格外向的孩子与他亲近。稍有进步,我就给予鼓励和表扬。经过两个学期的密切配合,孩子进步很快,能主动与教师说话,和其他孩子一起游戏,“六一”还参加了校组织的文艺演出。这件事情让我明确当我们尊重孩子,敬畏生命,孩子的生命才会如花般灿烂绽放。教育的力量是无穷的,敬畏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学会敬畏,同时在敬畏中不忘播撒爱的阳光,让敬畏充满憧憬,寄托希望,倾注期望,满怀向往。只有用爱滋润孩子的老师,才会从含着露珠的嫩芽中嗅出硕果的清香。

二、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做到等待

种子发芽需要等待,幼苗出土需要等待,花蕾绽放需要等待,果实成熟需要等待,冬去春来需要等待……等待是一种心境,也是一种生活态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可是现实却是我们的老师被功力教育所裹挟,缺乏思考,常常在不经意间,变得浮躁、急噪、没有耐心,急功近利。我们常常在不经意间已经淡然了等待、淡然了不厌其烦,甚至忘记自己要学会等待。台湾女作家龙应台曾经这样描绘美丽的教育场景:“我,坐在斜阳浅照的台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她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她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我很欣赏这样的教育,我期盼着这样的教育场景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多多出现。这样的教育场景建立在对儿童个体生命的尊重之上,教育,不仅需要爱,更需要等待。我愿意做这样一个践行者。我校三年级一班王曦,上课随意下座位,作业也不写,我问他原因,他告诉我:“我有病,要吃药。”家长反映说他是小儿多动症,他自己也认为自己特殊,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一次上心理健康课,我让孩子们写出自己的兴趣爱好,他说:“老师,我有很多兴趣爱好。”我问他:“你能写出自己的兴趣爱好吗?”他说:“能。”然后在心理健康书上一笔一划的写起来,他虽然写的很慢,但很认真,等他写完,我示意王曦和大家交流一下自己的兴趣爱好,当王曦大声回答完后,眼睛闪着光,像凯旋而归的将军,我适时告诉王曦,字写得慢不怕,话说的不完整不怕,上课一次听不懂不怕,只要努力并坚持下去,你行的。因为我相信:只要有时间,哪怕是坚冰,阳光也会让它融化;只要有时间,哪怕是朽木,春雨也会催它发芽;更何况,一群未成年的孩子!他们的改变,还需要等待!因为等待是一种宽容。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一个学生来说,五分是成功的标志,而对于另一个学生来说,三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人的成长有其内在的规律,而且因人而异,因时而异,正视这个差异,教育才会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无视这个差异拔苗助长,欲速则不达。”让我们学会等待吧,也许你就是教育中的皮格马利翁;让我们学会等待吧,也许你将看到人生中别样的风景!

三、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要做到知心

心理健康的成年人尚且常常有过不去的坎,郁结在胸,更何况是心智尚不成熟的小孩子们,小学生的情感易外露,自制力较差,情绪很不稳定,容易激动和爆发。遇到高兴的事就喜形于色,连蹦带跳,碰到困难和挫折就垂头丧气,甚至哭泣。为了能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境,最好的方法是让他们把自己的心事倾诉出来。人总有表述的欲望,所以说“一吐为快”。老师、家长、同学都可以是倾诉的对象。常常用心去听他们诉说,适时进行疏导、教育。为他们保守小秘密,做他们的知心姐姐。从而帮助他们摆脱消极的心理体验,让他们保持活泼、开朗、稳定、充满朝气的好心态。

现在我校每个班级都有不同程度的因父母离异后心灵受到挫伤的孩子,对于这类孩子,我平时在和他们交流中,发现他们有不良情绪时,课后我立刻开展谈话,进行心理疏导。同时尽可能与孩子家长取得联系,通报了孩子近期的表现,以及孩子的心理负担,共同探讨了教育孩子的方式问题。孩子们也慢慢理解爸爸、妈妈,并尊重他们的选择。开朗、活泼了许多。

论文作者:王兴花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1月总第23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7

标签:;  ;  ;  ;  ;  ;  ;  ;  

爱让每个生命如花般绽放论文_王兴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