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市政工程而言,路基路面质量对公路质量的影响十分突出,路基路面稳定性与强度影响着公路工程整体质量。一些市政项目本身的质量问题,也会导致公路使用中出现各种病害,影响人们的安全出行。本文将以沪杭公路(闵浦二桥南堍~环城北路)大修工程为例,分析路基路面所用施工技术,希望可以最大化技术价值,发挥市政工程应有作用。
关键词:市政工程;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前言:公路施工需要做好原路面勘查工作,了解与掌握原路面承重能力,以此为依据调整路基路面设计计划,保障路基设计合理性。在市政工程施工中,必须积极引用先进设计技术,借助先进的施工技术与施工方法提高路基路面稳定性。也就是说先进技术的研究具有现实性意义,对公路建设而言是必不可少的工作,对推动行业发展而言是不能小视的任务。
一、工程实例
沪杭公路道路施工按二级公路标准实施,设双向6车道,两侧设置非机动车及人行道;全线布置中央分隔带。路线向南沿规划道路中心线依次跨越跃家港、北横港、肖南港,涉及有桥梁三座,分别是郭家村桥、北横河桥、红卫桥。桥梁平面位于沪杭公路直线上,与规划河道正交,均采取拆除旧桥,新建桥梁的设计思路。
二、地基处理
沪杭公路道路施工中通过合理的处理地基,有效的降低了错台问题发生几率。如软土地基在处理过程中,在地基中掺杂了很多填充料。对于部分软粘性土采用打砂桩法,利用打桩机在松散性的砂性土灌砂料后制作桩体。在成桩途中所产生的振动力必然会对周围沙土造成挤密、振密影响,这会进一步提高土体密度,对其承载能力、稳定性影响十分突出。此外成桩振动力还能够减少路基沉降量,实现路基湿陷性、液化性的消除。沪杭公路(郭家村桥)桥梁施工中,因有着比较大的含水量,故选择的方法为更换黏土层,既增强了黏土层强度,又保障了地基刚度。
三、搭板技术
北横河桥施工过程中,为了减少车辆荷载带给路桥厚度、刚度的影响,选择了搭板结构。
第一步安装锚栓。该步骤是为了减少桥头坍塌发生几率。设计中将距离桥台相对来说更近的锚栓设计在桥台背面和搭板桥台上。锚栓安装需要认真处理拉杆要求,锚栓选择纵向安装,拉杆为水平安装,这是北横河桥施工队控制路桥施工裂缝,保障工程质量的基本手段。
第二步设计制作。施工队在搭板下设置了2厘米厚的油毡保护层。为了降低搭板运动对道路结构带来的不良影响,北横河桥牛腿边缘以及台端边缘选择的是倒角型设计方式。结合其条件,如果选用板式支座,相邻支座就需要保持80厘米间距,规格为1500毫米*150毫米*25毫米。
第三步填补材料。搭板时候做好材料填补。桥梁与搭板的连接位置是最容易渗入雨水的位置。北横河桥选用的填充材料为纤维、麻絮,填补后灌入沥青。
四、路面平整技术
沪杭公路道路施工对于基层不平整问题选用的是摊铺处理方式。处理平整后进行压实,不过第一次压实并没有保障路面完全平整。随后施工单位在基层施工中,严格按照路面基层处理方式操作,认真进行着路面养护,结合施工机械、天气确定养护时间、养护措施。对损坏基层,比如坑槽使用的是相同材料修补,保障其路面完整性。摊铺面层前多次确认基层清洁度与平整度,在确认没有杂物、松散浮料后开展的后续施工工序。结束后放线,施工中出现的基层标高不合规情况,及时铲除。用平地机刮掉突出部位。
五、路基路面压实技术
(一)科学管控
对公路压实来说含水量控制是最重要的项目,含水量必须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路基密实度。对此清江大桥施工中用科学的方法评估了土层摩擦力、粘连度。施工人员合理安排上述工序,明确化路基路面含水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压实
压实技术包括下述几点,第一点压路机碾压长度与摊铺速度必须保持协调。对气流不畅、环境温度高的情况下,需合理控制压路机工作长度。低温大风环境压路机碾压长度需合理缩减。第二点工作人员如果操作不慎导致压路机轮胎黏上沥青料对后续的工作的影响非常不利,此时需及时用水冲洗轮胎。
六、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
(一)预设处理
在施工的时候,施工单位需要先做好反向坡度的设计,并结合沉降值确认路面竖直方向的高度,通过这种方式抵消运输时对路基沉降带来的负荷影响。该过程能够很好的减少桥头跳车发生几率。在施工中施工方还要根据实际条件设置过渡段,使用混凝土、石块铺设。路面的铺砌能够有效减少大沉降量带来的影响。工作人员可以用混凝土搭板作为过渡路面衔接材料,实现位置的平缓和谐,防止跳车现象发生。工程所用混凝土搭板必须满足详规规范与标准,决不能擅自改进工艺,要以混凝土坡面平整度为设计前提。
(二)路基路面过渡段施工
在施工中,施工单位根据要求做好路基路面挖掘、填筑、压实操作的管理与监督,这是保障工程质量的基本与前提要素。施工按照纵向宽度与横向通道挖掘方向挖掘[2]。施工单位应提前做填筑准备活动,彻底清理干净已完成挖掘的路段。将土壤本身的特性作为路段挖掘依据。使用分层填筑、平铺填筑方式控制路段土壤质量。路基的压实过程需采用分层、交叉方式操作,保障压实度均匀性。
(三)过渡段路面维护
路基的修建必然会破坏原土壤平衡性,加剧路基载荷量。道路施工时需要做好路桥过渡段维护工作,需说明的是坡面维护要求与目标为:首先是避免地下水不断地冲蚀路面,该现象会导致路面在长时间使用中出现剥离与风化的情况。其次是要确保桥面与周围自然环境的协调、统一。施工应结合石砌方式开展。相较于其他操作而言,其最大的特征便是坡面形式不同,有着不同的施工方法。路基路面岩石层非常容易破碎故需要选用性能合适的材质提高其整体强度,比如用锚杆挂丝网或塑性网格的方式。
(四)过渡段路基加固
软土路基对于路基设施的影响是非常不利的,故需要认真处理过渡段的软土路基问题,制定有效的措施保护与加强其强度。过渡段路基加固后,需要合理控制桥梁,重点解决桥头跳车与伸缩缝问题,控制好路基性能。对过渡段软土路基的处理加固来说,假如土层厚度超过3厘米,一般可以将土工布布置在基层上方。这是因为土工布有着很好的过滤性,能够有效提高排水功能与凝固功能,可有效防止路基填料位移以及受力结构不匹配带来的破坏性作用。在填筑材料的时候,需要避免桥台与路堤出现沉降差引发错台现象。过渡段路基施工需加强该区域软土路基的加固。
(五)排水处理
对路桥过渡段来说,路基排水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如果没有完善的排水系统,路桥过渡段就会出现稳定性不足的问题,无法承受强大载荷。施工需要全面、严格的处理排水需求。一般可以用设置排水管、盲沟、截水沟的方式达成过渡段排水要求。此外还要加固好排水管道部位的路基区域,保障路基的承载能力、性能。
(六)土体蠕变控制
使用砂砾石填充台背必须做好压实处理。所用材料必须具备良好的排水能力,以免自身形状改变。施工可以通过掺混碎石块和生石灰的方法提高土体密实度。土工格栅选用锚固固定。如果台背选用无砂混凝土填筑,就需要确定好水泥、骨料、粉煤灰比例,制作成无砂大孔径混凝土。这类混凝土在定型后质量很小沉降相对来说也比较小。
结语:路基路面施工需要先行考察好施工地点的实际情况,围绕施工需求,结合施工规范操作,用先进、合适的技术保障施工效果、施工质量。施工人员需要做好每一道工序的有效处理,包括测量、排水、压实、防护等等。只有确认了每一个环节的系统性与合理性,并借助有效的技术与措施,市政工程质量才能够得到体现与保障。
参考文献:
[1]宋新干.市政工程的路基路面施工工艺分析[J].居舍,2018(29):49.
[2]李娟.市政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技术简述[J].中华建设,2018(06):134-135.
论文作者:侯敏淑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4
标签:路基论文; 路面论文; 压实论文; 公路论文; 的是论文; 混凝土论文; 方式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