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继续教育提高中小学校长改革意识和科学管理能力的实验研究_继续教育论文

开展继续教育,提高中小学校长改革意识和科学管理能力的实验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小学论文,科学管理论文,继续教育论文,实验研究论文,校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课题的提出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公布,确立了中小学校长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说明校长对学校贯彻落实教育方针,执行政策法规,推动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1989年以来,我区曾对全区中小学校长进行了普遍的培训,他们的各种素质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是,由于“七五”后期和“八五”前期上岗的新干部比重较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教育改革发展较快,使许多中小学校长感到学校工作难度增大,亟需用新的教育理论来武装自己。为此,我们在总结以往培训经验的基础上,以“开展继续教育,提高中小学校长改革意识和科学管理水平”为题,开展了这项研究实验。

二、课题的假说及理论依据

假说:从区情实际出发,通过开展具有科学创意的理论联系实际的继续教育活动,中小学校长的改革意识会得到大幅度增强,其科学管理水平会再上新台阶,全区中小学校长的整体素质将有一个新的飞跃。

理论依据:

1.国家教委有关文件指出:目前全国中小学校长队伍的政治、业务素质,还难以适应形势发展和基础教育深化改革的需要,对已经过岗位培训或已较系统学过教育管理知识的校长,还要以多种方式开展继续教育,进一步提高其理论水平和管理能力。这种管理能力,最终要体现在培养出跨世纪的人才上。学校要培养跨世纪的人才,就必须首先培养好跨世纪的干部。

2.新思维方式的要求。新的时代、新的形势、新的任务,需要我们具有新的思维方式。要完成思维方式的更新、转换,就需要提供必要的条件,即开展科学有效的继续教育活动。继续教育理论指出:“每个人在自己的一生中,必须根据一定的职业需要而坚持学习”,而且“由于内部需要的压力,同时作为对外部需要的回答”,“今后的教育应当是能够在每一个需要的时刻以最好的方式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它能够促使人们适应新的开发,通过继续教育来实现个人或社会的适应机能和革新才能。”

三、实验目标

实验目标:

1.构建一个适合我区特点的科学、实用、有效的干部继续教育工作的新模式。

2.提高中小学干部素质,使全区中小学逐渐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管理风格、管理格局。

3.推动改革,强化管理,全面提高我区教育质量。

四、实验设计与实验阶段安排

(一)实验设计

1.自然状态下的实验法。

2.全区中小学校长为受试对象。

3.采用单组后测验设计,其公式为:XO。

4.研究周期:1993年1月至1995年10月。

5.课题分解:

第一部分:

(1)校长教育思想的更新对办学实践的导向;

(2)深化改革对校长思想观念的新要求;

(3)校长角色的基本要求与学校集体领导;

(4)学校现代管理手段的运用。

第二部分:

(5)高、初中学校管理原则与实践;

(6)教师队伍的建设;

(7)高、完中学的发展效益取向。

第三部分:

(8)职业高中管理的特殊性;

(9)职业高中的存在与发展模式;

(10)职业高中校长能力的全面性与自我塑造。

第四部分:

(11)初级中学管理的重点;

(12)学校内部活力的启动;

(13)薄弱学校走出困境之路;

第五部分:

(14)小学管理特点及优化;

(15)小学办学特色的形成与发展;

(16)小学校长的培养与提高。

实验阶段安排:

1.准备阶段(1993年1月-1993年5月)

成立课题研究中心组,认真学习有关文献,制定研究方案并进行论证。

2.实施阶段(1993年5月-1995年8月)

3.总结阶段(1995年8月-1995年10月)

撰写实验报告,申请鉴定验收。

五、实验成果

(一)构建了干部继续教育工作新模式

经过两年多的实验研究,初步探讨和确立了我区中小学领导干部继续教育的新模式,即:以科研为先导,以提高改革意识和管理水平为重点,实行点面结合,“管”、“训”、“用”相结合,分岗推进,全面提高。这一模式的具体内容是:

(1)充分利用教育系统优势,确立局校两级科研队伍。一方面摸索总结整个干部队伍培训的内容、方法、途径和规律;一方面调动每个干部的积极性,围绕培训内容和目标,以所在学校为单位,广泛进行改革和管理的实验研究,用科研实践提高干部能力,促进干训工作的深化。

(2)研究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将提高干部改革意识和管理水平作为继续教育的重点,在转变干部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把握新时期学校管理的新途径、新方法上下功夫。

(3)解放思想,确立新时期学校领导干部标准,并在坚持干部四化方针和国家关于校长岗位要求的基础上,确立四个观念:无功便是过的观念,看主流、看实绩的观念,能者上庸者让的观念,事业的发展关键在人的观念。

(4)根据形势的要求有针对性地设计继续教育的内容,主要有: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市场经济理论,现代管理知识和手段,人才培养方向,学校管理目标,正确认识和处理教育与经济、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如何通过深化各项改革和管理办好学校等。

(5)把对干部的管理、培训、使用和科研结合起来,正确选择继续教育途径,做到:既有系统的理论教育,又有具体的实际工作学习;既强调在职提高,又强调职前培训;既要有专业进修,又要有专题实验研究。不断总结管理经验,深化改革内容。加强考核管理,重视实际工作效绩,科学评价干部。

(6)区分层次,按照不同类别学校和不同岗位,有针对性地实施继续教育,点面结合,以点带面,促进整个干部队伍素质的提高。

继续教育模式的确立,解决了我区中小学领导干部“持证上岗”后如何再提高的问题,使我区中小学干训工作在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的轨道上迈出了重要一步。靠科学和科学管理带动了学校各项改革,促进学校工作上档次、上台阶的局面开始形成。

(二)提高了干部素质

两年多来,我区教育系统各级领导干部对以下三个问题取得了共识。一是教育必须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大家认识到,就普通中小学教育来说,虽然它不直接与人才市场对接,但却是培养各级各类人才的基础。因此,就必须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同时还要陶冶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操,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竞争精神、国际意识和优良的心理、身体素质,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需要的跨世纪人才。二是只有深化改革才能保证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广大干部认识到,改革开放十多年来,我区教育事业发展最快,取得成效最大,只有不断地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才能保证我区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三是必须坚持依法治教。大家认识到:《义务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法规的颁布,不仅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法律和政策的保证,也为广大教师履行法律规定了义务和行为准则,学校也只有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并加强过程管理,才能保证学校正确的办学方向,并把学校办好。

两年多来,通过继续教育全区广大干部的素质有了很大提高,其表现为:

1.通过对全区77所中小学276名在职校级干部的综合评价,评价结果为:96—100分:62人,占22.46%;91—95分:178人,占64.49%;86—90分:27人,占9.7%;86分以下9人,占3.26%。

2.一批掌握现代管理理论的优秀干部迅速成长。勋望小学的王冬梅和95中的黎素芬同志,都是由党务工作改做校长工作的,经过近三年的学习,较全面地掌握了现代教育和管理的理论。王冬梅带领全校教师积极开展学生素质教育的研究和探讨,提高了办学水平;黎素芬同志利用所掌握的统计与测量知识和系统理论,在学校管理与质量监控中显示了较强的能力。36中学校长佟炬,总结出一整套民办初中、公办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一校三制”的管理模式;商贸学校校长张杰通过制定和实施《职业学校管理规程》为学校发展提供了新思路;31中校长刘长青和启工三校校长王继业,1994年被评为市特级教师。

3.发展了全区科研兴校、深化改革的大好形势。“八五”期间,全区中小学有国家级科研项目4个,省级12个,市级19个,区级20个,共55项,涉及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各个领域,素质教育、电化教育、传统美德教育、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等一些项目已经辐射全区。另外,依法治教力度得到加强,旧的、教条式、经验型管理方法和手段开始被新的思维方式和管理模式所取代,有力地提高了办学效益。

(三)有力地提高了全区的教育质量

去年,全区学生行为规范合格率,初中为99.15%,小学为99.84%;毕业年级学生全科合格率,初中为77.77%,小学为99.2%,分别比1993年提高0.42%和0.8%;毕业年级体育合格率,初中为98%,小学为99.8%;初中毕业升学率为95.39%,高中毕业升学率为65.81%,分别比1993年提高10.67%和3.5%;职业高中毕业生技术等级考核获证率达到100%,其中四级工以上达到52%,比1993年提高8.6%。从课题中心组成员学校来看,127中学和95中学初中毕业生升学率,分别由1993年的91.67%和89.50%上升到91.74%和96.56%,位居全区第一和第二位。4中、31中两所重点高中学生升学率保持在90%以上,提高率在全市名列前茅。

两年半的实验,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但鉴于研究周期较短,无论在设计上和操作上,还存在着许多不妥之处,课题组将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以取得更好的研究成果。

附表:

评价目标及评价方法

标签:;  ;  ;  

开展继续教育提高中小学校长改革意识和科学管理能力的实验研究_继续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