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乡总体规划的前瞻性研究——以宣化县城乡总体规划为例论文_孙英1, 彭先涛2

浅谈城乡总体规划的前瞻性研究——以宣化县城乡总体规划为例论文_孙英1, 彭先涛2

1重庆何方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401146; 2重庆市风景园林规划研究院 401147

摘要:规划如何做到适度超前,具有前瞻性?这需要我们去研究外因和内因,比如宏观政策、时代背景、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等外部因素以及自身发展条件等内部因素,通过综合分析来合理确定城市性质以及空间边界。本人通过内外因分析,来确定宣化县的城市规模及增长边界。

关键词:前瞻性、城乡总体规划、城市规模、增长边界

1.前瞻性与城市总体规划

前瞻性,顾名思义就是超前的意思。规划特别强调前瞻性,因为它是城市未来十年乃至二十年的发展蓝本。规划中的前瞻性强调的是适度超前,如何把握这个度就成了规划中的难题。

2.影响因子

规划需要从哪些方面来加强研究,来体现规划的前瞻性。城市发展动力主要受到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的影响。外部因素主要是指政策、时代背景、外部交通条件、基础设施建设等因素;内部因素主要是指区位条件、历史文脉、自然资源禀赋等因素。规划师通过分析判断,找到影响最大的因子,综合预测,得出结论。

2.1外部因素

2.1.1宏观政策研究

宏观经济政策是收紧还是放宽,对经济发展速度的预测是有一定影响的。国家两会召开提出城镇化、土地政策、三农政策等新政策,影响到城乡总体规划的很多方面,比如《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提出城镇化由注重数量转变为注重质量,城镇化发展更强调以人为本,以后城镇化水平将会从关注数字转移到关注居住环境质量、生活配套、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等上面来。城镇化发展速度、质量需要重新思考。

2.1.2时代背景研究

区域位置的不同影响其发展速度。东部沿海城市在九十年代的时候发展较快,中部城市在21世纪初发展较快,而西部城市在最近几年,随着交通的改善、经济的发展、政策的扶持才迎来城市建设发展高峰。

2.1.3其他外部因素

最近几年,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大量建设,村村通公路等政策的实施,交通条件逐步改善,水厂、污水厂、电厂、变电站等大型基础设施的建设,也给城镇发展建设提供了保障。随着发展较快的城市发展放缓,而落后的城市后劲足,发展速度快,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

2.2内部条件

2.2.1区位条件

区位条件包括地理区位和交通区位。区位优势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单项优势往往难以形成区位优势。一个地区的区位优势主要就是由自然资源、劳力、工业聚集、地理位置、交通等决定。同时区位优势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随着有关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区位条件的改变,城市发展也会受到正面或者负面的影响。

2.2.2历史文脉

历史文脉,就像一个人的性格,是一个城市的特质。

2.2.3自然资源禀赋

自然资源禀赋,是指各区域可供挖掘的资源。

2.2.4其他

比如现状建设情况、经济状况等。

3.以宣化县城乡总体规划为例

宣化县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地处张家口中心地带,紧邻张家口中心城区和宣化区。现状户籍人口约28.5万人,城镇化水平约26.1%。宣化县长期处于“有县无城”的状态,以异地城镇化为主,城镇人口向宣化区、张家口市区聚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1外部条件

3.1.1宏观背景

(1)“环首都经济圈”战略

“环首都经济圈”是在北京周边的十余个区县,即北京+河北省的张家口、承德、保定、廊坊、唐山、秦皇岛+天津的宝坻区、武清区、蓟县。其中重点发展张家口、承德、保定、廊坊四市。国家“环首都经济圈”战略的实施,为宣化县承接北京产业转移,加速产业升级,提供了最佳平台。

(2)京津冀一体化战略

京津冀一体化从国家战略层面被强化,意味着区域内合作走向“深耕”,河北在区域合作发展中迎来新机遇。张家口市紧邻北京市,是河北省的东门户,且位于北京市的西北方向,承担着与京津冀经济圈对接,对宣化县而言,产业升级、城市建设、人口增长、生态环境改善等多方面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3)京张联合申奥

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消息,从2014年1月24日起,北京和张家口正式启动申办2022年冬奥会。借申办冬奥会契机,交通将大为改善,届时从北京到延庆只需要20分钟,一小时之内就能到达张家口及崇礼太子城雪上赛区。宣化县到北京只需四五十分钟,对宣化县旅游业和商贸物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机遇,对人口的吸引力也大大增加。

3.1.2时代背景

计生政策的放宽,“单独二胎”的实施,将促进宣化县人口的增长。

现状城镇化率26.1%,即将突破30%,进入快速城镇化阶段。新县城的建设,也将促进城镇化率快速增长。最近三年,宣化县发展速度很快,逐步缩小与同类城市的差距。

3.1.3其他外部条件

(1)三所高等院校入驻

张家口的三所学院已经确定进驻洋河新区, 包括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河北北方学院和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高等院校入驻洋河新区,将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吸纳更多的外来人口流入宣化县境内(沙岭子镇)。

(2)交通条件改善

境内有宣大、京藏、张石、张承、京新5条高速,京包、大秦、宣庞及拟建的张唐、蓝张、京张城际等6条铁路。特别是拟建的京张城际铁路将大大缩短宣化县与北京的时空距离,使其成为北京“一小时”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3.2内部条件

3.2.1新县城建设

宣化县紧邻张家口市中心城区和宣化区,而这两城人口密度大,人均用地偏少,城市发展用地极其紧张,市中心城区已经打破行政界限,向沙岭子拓展,相关配套设施正在建设,沙岭子新城的吸引力增强,城镇人口将会进一步增加。

3.2.2产业结构调整

京津冀一体化以及国家生态功能区的划定,对宣化县产业发展提出新的要求。淘汰落后产能,发展第三产业,成为未来产业发展的主导方向。服务业的发展,也为城镇化提供了动力。

3.2.3园区建设

全县工业、商贸园区总数达到5家(东山园区、望山园区、南山园区、宣化县工业物流园区、沙岭子商贸服务区),数量和质量均实现了全市领先。园区的建设和企业的入驻,将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

3.2.4交通改善

宣化县为了配合京张联合申奥,提出对道路提档升级。国道112线改建,洋新线、头武线、张小线、永芦线由县道提升为省道,道路也进行改建升级,全方位提高公路通畅能力。交通的改善,能进一步促进农业人口向城市转移。

3.2.5现代农业发展

宣化县是农业大县,农业人口所占比重大。未来二十年,全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机械化,释放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为进一步城镇化创造条件。

3.5城市规模

宣化县城镇化道路受到了京津冀一体化、京张联合申奥等多种外力的推动,同时受到产业发展、城镇建设等多种内力的影响,即将迈入快速城镇化道路。宣化县城镇化有其特殊性,行政区划以前约束了其城镇化,随着市区的进一步拓展,将打破行政界限,往宣化县发展。规划期内,宣化县总人口将达到55万人,城镇化率将达到76.4%。

3.6城市增长边界

为了限制城市无序蔓延,圈定明确的城市边界,保护城市外部开放空间以及保护乡村与基本农田,实现高密度、紧凑发展,划定城市增长边界。宣化县县城的增长边界应该结合张家口老城区、宣化区共同划定。城市发展沿洋河两侧发展。沙岭子组团往北发展到铁路站场,往南跨过洋河,沿逐怀线往东发展,往西发展到张家口中心城区洋河新区,往东跨过铁路,发展到丹拉高速公路。洋河南组团往北发展以洋河为界,往南发展到京新高速公路,往西发展到纬一路南延线,往东发展到京藏高速公路。宣化县中心城区的增长边界控制在100平方公里,容纳人口100万以内。

4.结语

规划需要将城市放到一个四维的空间来分析,通过分析其所在的历史阶段、区域背景、政策背景和自身条件,内外因结合,得出结论。既要基于事实,又要合理预测,规划才能做到具有前瞻性。一个成功的规划需要研究多门学科,需要分析诸多因素,希望同行能对此有更深入研究。

作者简介:

孙英, 1983年出生,女,研究生学历,中级职称,注册规划师,从事城市规划设计工作。

彭先涛,1982年出生,女,研究生学历,中级职称,从事景观规划设计工作。

论文作者:孙英1, 彭先涛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24期8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5

标签:;  ;  ;  ;  ;  ;  ;  ;  

浅谈城乡总体规划的前瞻性研究——以宣化县城乡总体规划为例论文_孙英1, 彭先涛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