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中GPS技术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论文_陈明

工程测量中GPS技术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论文_陈明

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勘测设计研究院 青海西宁 810007

摘要:作为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工程测量对数据准确度要求很高。一旦测量数据出现问题,导致整个工程质量受到影响。为了提升工程测量精度,避免资源不必要浪费,同时保障工程建设质量,人们将GPS技术应用到了工程测量当中。但由于各种主观及客观因素的影响,工程测量中GPS技术的应用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基于此,本文主要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我国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帮助。

关键词:工程测量;GPS;问题;措施

引言

GPS技术率先在大地测量、工程测量、航空摄影测量、海洋测量、城市测量等测绘领域得到了充分应用,也在军事、交通、通信、资源、管理等领域得到研究和广泛应用,尤其是在建筑、公路、水利、电力等工程行业发挥了技术优势,大大提高了效率。现如今将GPS技术运用在工程各个阶段的平面控制网测量中已经得到行业的认可。虽然GPS技术应用很广泛,但由于GPS技术属于现代测绘技术之一,我国研究者对GPS技术的应用有一定的研究,但在各个领域还需深入研究,故在实际工程建设中遇到GPS技术不能很完美的解决测绘工程中的难题,比如受到现场植被和地形条件的限制,很多地方不能接收到卫星信号和得到固定解。因此,为了GPS技术能更好的应用于控制测量中或者测绘工作中,对实际工程中采用GPS技术进行测绘,除了按照规范里的基本要求,还需要加以灵活应用和分析,找出适合工程实际的GPS布网方案,总结和发挥好GPS技术优势尤为重要。

一、GPS技术的优势

1、适应性强、测量精度高。传统模式下对工程的测量方法很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全天候的测量更是难以实现,工作效率十分低下。GPS这种技术就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受外界影响的几率也较小,能够全天进行工作,这让工作效率大幅度增加。对工程展开测量时,GPS技术能够适应较强的外部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将这种技术使用到工程测量中,能够对范围进行精确的定点,让测量具有较高的精确度。

2、应用灵活、测量时间较短。工程测量中应用了GPS技术,能够有效解决传统测量中存在的问题。使用这项技术进行测量时,只要保证测量站点之间不会存在较大的干扰和阻碍,具有宽阔的空间,就可以对站点进行有效选址工作,让测量站点之间能够保持通视。工程测量中使用这项技术,能够让前期的测量时间大幅度缩减,让工程的整体进度得到有效的保障。3、效率高、节约资源。工程测量中将这项技术使用其中,能够对工程工作的环境进行有效改善,使得测量技术向着智能化和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对自动化的测量技术有效展开应用能够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工作人员使用这项技术不仅操作起来十分简单,也不需要浪费极大的劳动强度,测量效率会全面提升,让工作时间得到相应的节约。

二、GPS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实践

1、GPS技术中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以前的工程测量中需要根据实地测量的方式展开测量,环境比较恶劣的地区很容易出现各种意外事故,这让整个测量成本全面增加。对该地区进行工程测量时,需要实施虚拟技术创建一个良好的测绘环境,充分发挥其交互作用,有效将这些问题全面解决。

2、变形监测。变形监测说的是对工程变形现象的持续监测、对变形形态的分析与对发展态势的预测,其目的在于反馈设计施工质量,研究正常的施工变形规律及预报变形的方法。在道路工程中应用 GPS 技术进行变形监测,能同时测定点的三维位移,可消除或削减系统误差对所测变形量的影响,也可直接用大地高进行垂直变形测量,避免高程转化中的精度损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GPS 技术在矿山、桥隧测量中的应用。对矿山以及桥隧进行测量过程中,GPS 技术发挥的作用是极大的,不但能够对地形进行测量,还能够对坑口位置点进行确定,做好坐标的放样工作,让矿区的控制点能够得到保障。使用这项技术还能够对桥隧工程的作业进行调度,对于地质填图来说也十分重要。GPS 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工程测量的数据更加精准。使用这项技术对矿山以及桥隧进行测量,不仅在技术上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操作起来也十分简便。因此,完全可以借助三维坐标实施精准的测量。

三、工程测量中GPS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人员水平欠缺。在工程测量中应用GPS测量技术,涉及到数学、工程、技术、机械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包含较多的工序,这就对技术人员及操作人员的业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现阶段的工程建设单位或部门中,大多人员并不具备丰富的、与GPS测量技术应用有关的知识,对GPS设备及相关操作掌握不熟练,也不能独立解决其应用中出现的问题,从而造成数据测量准确度缺失的问题。另外,随着GPS的应用,管理人员承担的任务直线上升。不仅要对工程建设现场管理工作进行有效规划,合理安排现场施工人员,还要按照工程建设要求及国家标准对测量及施工情况进行严格管控。

2、现场管理不到位。GPS技术下的工程测量包括施测前信息收集、设备安装、人员组织、测量技术拟定、技术设计书编写(主要是GPS控制网基准和精度设计)、卫星可视性预报、最佳观测时段选择、接收机调度计划制定等,内容繁多,工序复杂,而且对精度的要求很高。要有效完成测量工作,达到测量精度要求,必须做好现场管理工作。但从当前部分道路工程测量现场管理情况来看,仍旧存在工作不到位的问题。具体表现为,施测前对工程建设周围的水文地质环境、当地气候条件等信息搜集不全面;对GPS设备管理不重视,导致其周围存在少量遮挡物;不能根据实际工程测量需求调配现场技术与操作人员,造成部分工序人员不足现象;

四、解决工程测量中GPS技术应用问题的措施

1、GPS技术层面的改进和优化。不论是静态GPS技术还是动态GPS技术,在工程测量过程中都需要基于基准点精度进行复核起算,与常规仪器进行工程控制测量一样,需要保证起算点和观察点的位置分布合理。GPS技术支持的局限性是造成工程测量误差出现的主要原因。为了减少GPS测量误差,需要寻找最佳途径,以减少GPS的信号干扰,主要方式有两种:(1)在测量过程中,尽可能地规避和清除遮蔽物;(2)通过科学合理的各种途径增强信号的抗干扰能力或增强GPS信号强度。

2、工作人员层面的改进和优化。城市测绘数据误差的一个主要来源是工作人员的操作误差。因此,应注重培养GPS测量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首先,应定期组织专业的技术培训,积极引进和推进规范测量操作规程帮助测量人员提高操作技术水平;其次,对于不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测量的人员,可以通过制定并贯彻落实相应的奖惩措施减少测量人员在使用GPS技术过程中产生误差的可能性;最后,应合理细化测量工作步骤,并设定明确的测量计划和测量目标,保证测量工作严格按照测量流程和制度进行。

结语

从当前GPS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情况来看,其中存在技术限制、人员水平欠缺、现场管理不到位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相关单位或部门应当注重增强GPS信号及其抗干扰能力,并加强对技术人员、操作人员及管理人员的培训,同时严格落实现场管理工作,从而实现GPS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有效应用,在提高工程建设效率与质量的同时,促进GPS测量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毅,刘俊卿.工程测量中GPS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34):119.

论文作者:陈明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5

标签:;  ;  ;  ;  ;  ;  ;  ;  

工程测量中GPS技术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论文_陈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