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性指(趾)部纤维角皮瘤例论文_刘永萍

刘永萍

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皮肤科 云南泸西 652499

关键词:纤维角皮瘤;指(趾)获得性

患者女,68岁。左足拇指屈伸侧肿物3年,于2015年5月10日来我院皮肤科门诊就诊,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左足拇趾屈侧出现黄豆大丘疹,走路时有轻度疼痛,自行忍耐未诊治,该丘疹进行性增大,因长期走路压迫和摩擦逐渐变为扁平状并紧贴在拇指屈侧面,病程中无破溃及渗淤,既往有血压病史15年,常年服卡托普利(50mg,每日3次)血压控制尚可。否认左足拇指有外伤史,婚育史无特殊,家族成员中无类似疾病患者。

体检检查: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检查:左足拇指屈侧有约一元硬币大、椭圆形,扁平肤色肿物,表面光滑基底有蒂(图A)。

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角化过度,颗粒层增厚,棘层不规则肥厚表皮突增宽、延长、真皮胶原增生沿皮损长轴方向分布,并有成纤维细胞增生,毛细血管扩张及增生(图B.C)

诊断:获得性指(趾)部纤维角皮瘤。

治疗:局麻下行手术完整切除皮损,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讨论:获得性指(趾)部纤维角皮瘤属于皮肤良性纤维性肿瘤,于1968年由Bart等首例报告。本病临床不多见,好发于成年人的指或趾,常单发,以男性患者居多,近年来尚有发生于掌、跖、手背、肘、腕及膝等部位的报道。临床表现为圆顶状或柱状凸起的无痛性增生物,多件有表皮增生,生长缓慢,不能自愈,创伤和反复刺激可能是其诱因。通常肿瘤较小,直径多在3—5mm,国内报道的皮损最大的一例发生于足跟部,皮损约3.2cm×2.6cm×1.0cm[1]。本病皮损组织病理检查具有特征性,可作为诊断的确切依据。经典的组织病理表现为表皮角化过度,颗粒层增厚,棘层不规则肥厚,表皮突增宽、延长;真皮内大量扩张的毛细血管及粗大的纤维增生,方向大部分与垂直轴平行[2],本例组织病理符合诊断标准,临床较为特殊的是增生物发生于趾屈侧呈扁平状像一枚硬币一样紧贴在拇指屈侧面。据患者描述病初发时为小的无痛性突起,可能因长期站立重力的压迫和走路时的摩擦,皮损形状逐渐发生了改变并出现了疼痛。临床上本病需与软纤维瘤,皮肤纤维瘤,反应性结节性增生等鉴别。因组织病理改变有明显的不同,因此易于鉴别[3]。本病治疗主要采取手术或激光治疗。本例手术切除后恢复良好,随访至今未见复发。

参考文献:

[1]吴余阳,严军华,王大兴等.跖部巨大肢端纤维角皮瘤.[J]临床皮肤科杂志.2012,41(6):366-367.

[2]张红叶,王飞.获得性指状纤维角化瘤7例临床分析.[J]临床皮肤科杂志.2012,41(2):713-715.

[3]翟志芳,杨希川,郝飞等.获得性指(趾)部纤维角化瘤1例.[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6,35(6):391-392

图片说明:

A:足拇指屈侧一椭圆形扁平肤色的赘生物,基底有蒂;B.C:皮角化过度,颗粒层增厚,棘层不规则肥厚,表皮突增宽、延长,真皮胶原增生沿皮损长轴方向分布,并有成纤维细胞增生,毛细血管扩张及增生(He染色B:×20;C:×100)。

论文作者:刘永萍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9

标签:;  ;  ;  ;  ;  ;  ;  ;  

获得性指(趾)部纤维角皮瘤例论文_刘永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