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机电设备的安装、维修与管理探述论文_成建平

关于机电设备的安装、维修与管理探述论文_成建平

42098419871222xxxx 邮编:529000

摘要:机电设备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和生存,机电设备维修是确保设备正常运行的主要手段。基于此,本文介绍了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并分析了机电设备的安装、维修方法,提出了改进机电设备安装、维修管理的建议。

关键词:机电设备;安装;维修;管理

引言:机电设备的安装、维护维修和管理等均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单位乃至社会的经济效益,因此各有关部门和员工要高度重视相关问题,积极做好防范措施,可以说机电设备的安装与维修是把企业做大做强的基础。

1、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设备维修是确保设备正常运行的主要手段,是企业的一项重要管理工作,是生产费用支出的主要部分。以往机电维修管理模式的演变是与生产方式和生产手段的发展紧密相联的,目前已建立了设备维修管理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组织机构,并逐步引入了设备故障诊断与状态监测技术;但从整体上,机电设备维修管理仍然采用计划预修为主的定期维护和检修管理模式;机电设备的维修管理仍然主要是以时间为基础的传统计划维修管理模式,致使约1/3的工作量由于时机不准而做无效维修,设备开机率低、维修时间长,有时严重影响了安全生产的正常运行。

所以应建立健全设备维修管理的信息反馈和处理的机构和系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为设备维修管理决策服务,并应通过组织企业各部门全员全过程参与设备的维修管理。同时,应用现代化方法,如:可靠性工程、维修性工程、系统论、信息论、决策论等;以及先进的技术。先进技术如: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人工智能、专家系统等,经济合理地组织设备的维修管理,将是今后我们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的努力方向和发展趋势。

2、机电设备的安装

以大型机电设备为例,体积巨大、配套设备众多,技术高级,安装调试复杂是其特点。各单位,必须正确管理部门人员,组织好各项培训工作,积极投身机电设备的安装与调试中使人力、物力能够得到最大的充分利用。人员组织与技术培训在大型设备安装前,机电设备供应商应派专业人员来单位协助指导安装,并进行调试。单位应组织所有相关部门人员进行几次技术培训,对机电设备的结构、功能,使用须知注意事项等内容,应广泛宣传到职工脑中。选配操作人员时,应优先考虑择业务熟练、懂机械方面知识、反应灵活、责任心强的操作人员。另外需要专门评选一位内行的组长,学历要高,工作经验要丰富,责任心要强,他要对手下员工管理、组织,直接负责。岗位分工和培训能让操作人员在设备调试和使用设备阶段知道如何操作、运行管理及注意安全事项等。安装及调试阶段机电设备的安装过程包括:

2.1基座的施工

在基座施工放线前,设备安装位置和布局需要明确、配套机械和运输车辆通道、堆料场、上料台等均有必要做相关修整。按照规范进行施工,是设备安全正确运行的前提。

2.2安装前的准备

设备安装前应要再一次对其进行外观质量检查。例如螺栓、螺母的连接是否松动;焊接是否牢固,有无焊缝等。另外还需检查各附属设备是否质量可靠,配件是否缺少等等。

2.3设备的安装

安装过程中,应随时对主设备、部件及附属设备做外观质量检查。安装现场要由专人负责指挥。高空作业安装或吊装笨重装置时,必须采取相应安全防范措施。安装人员要全部佩带安全帽。非相关人员应尽量远离安装现场,以免出现不必要的安全事故,按顺序进行安装工作。

安装要分工协作,如:机械人员负责安装机械部分,电气人员负责安装电气部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安装完成后,应对设备安装的完整性、安全性等进行检查,然后开机调试设备,主要检验下设备的工作质量、操作性能、经济性能等,各部门人员就位,各司其职,在带头人的指挥下,正确调试,专人记录整个过程,包含设备的原始数据,以备日后查询、出报告使用。

3、机电设备的维修

3.1观察法

即用人的感官去判断设备是否异常,注意观察设备的外形有无异常。与事故发生前进行对比,有无出现桡曲、变形、变色、裂缝、松动、破坏、磨损、冒烟、漏油、腐蚀等情况;是否有异味,异常的声音,摸摸机器的绝缘塑料部分,看看温度多少。这样一来,确定设备运行状况以及发生故障的性质和程度,对于快速排除故障、提高效率是非常有用的。

3.2复位法

对设备全部归整至初始状态,进行复位,调零,经过长时间的不间断运行,设备难免出现故障。但某些情况下设备本身并未损坏只需要对运行设备进行重新开机、上电复位就可以恢复正常工作。

3.3替换法

即是利用同类元器件对产生怀疑的部件进行更换进而确定、排除故障的方法。尤其是在采用上述各种方法仍旧无法排除故障的情况下,采用替换法可以事半功倍,迅速找到设备故障地点。

4、改进机电设备安装、维修管理的建议

4.1改进机电设备安装维修管理的方式,加强机电设备使用和维护的管理。

在现有条件下,生产企业应当高度重视对设备使用、维护、修理人员技能和素质的培养,进一步完善包括三级保养、点检、班检、定期维护和巡回检查以及交接等日常维护和文明生产的制度。企业应根据现代维修理论、行业特点、设备特性、工作环境及设备在生产中的作用等因素来进行维修决策,健全设备管理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选择包括事后维修、预防维修、计划预修和状态维修等合适的维修方式,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科学的新型维修管理模式。

4.2建立和完善机电设备安装、维修管理工作标准,积极开展机电设 备可靠性、维修性的基础研究

包括各种技术管理标准、经济管理标准、维修技术标准、设备管理人员的工作标准以及维护修理的各种定额标准等,逐步形成科学的现代化维修管理制度。系统研究机电设备的可靠性、维修性,找出设备的薄弱环节,不断改善和提高机电设备的可靠性和维修性,提高设备的开机率和可用度,大力推广无维修设计。

4.3借助于监测仪器等硬件大力开展视情维修

视情维修是一种非常好的维修管理模式,运用得当会带来非常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应结合实际,对机电设备的维修管理从时间维修逐步过渡到状态维修模式,保证设备在寿命周期内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最经济的设备周期费用。

4.4建立和完善机电设备安装、维修管理系统,实现计算机辅助维修管理

由计算机完成维修数据的收集、分析、处理,并对维修计划做出预测和决策。应做到数据规范准确、传递及时、决策可靠、反馈畅通,并向可视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维修管理系统方向发展。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整个机电设备系统工程的安装、调试、运行过程中,建设单位负有管理监控和服务协调的重要职责。所以建设单位应组织设计、监理、施工单位进行座谈,从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扬长避短,为建设更经济、高效、环保的优良工程总结经验。

参考文献

[1]孙代文.于业林,胡伟伟.机电设备的安装、维修与管理刍议[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

[2]张绍华.机电设备的安装、维修与管理探讨[J].时代农机,2015

[3]肖晖.机电设备的安装、维修与管理浅析[J].商品与质量,2017

论文作者:成建平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3

标签:;  ;  ;  ;  ;  ;  ;  ;  

关于机电设备的安装、维修与管理探述论文_成建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