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学史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育人作用论文_王静

生物科学史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育人作用论文_王静

摘要:对于生物科学史而言,其不仅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它还贯穿在高中整个生物课程的学习中。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合理的引入生物科学史,不仅能够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而且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科学素养。文章将以生物科学史的价值体现为切入点,对生物科学史在高中生物课中的育人作用做出深入的探究。

关键词:生物科学史;教育价值;育人作用

引言:

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指出:要重视生物科学史的学习,在其中的很多内容中,多次强调了生物科学史的具体教学要求。因此,这也体现了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生物科学史的重要性。而科学史作为宝贵的教育财富,以其自身独特的视角以及全面的内容奠定了它多方面的教育意义。为更好的对生物科学史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育人作用做出探究,本文将以理论联系实践的方式,对其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生物科学史的价值体现

(一)系统学习生物科学历史,理清生物科学的来龙去脉

将生物科学史更好的融入到高中生物教学中,不仅可以促使学生更好的对生物知识进行了解,而且更能让学生发现生物学中的规律所在。在高中生物选修2“发酵工程史”我们可以知道,对于发酵人们早在很久之前就已经学会,后来该项技术得以广泛应用,还是通过科学家们不断的研究与传播。自古就有“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说法,而这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清楚掌握生物科学的源头,不仅是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的保证,而且还能够有效的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二)激发潜能,勇于为科学献身

学生了解的生物科学史,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勇于提出问题,而且还能促使学生更好的进行问题的思考与解决。比如说怎样合理利用抗生素,转基因的事物能够被群众所接受吗?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就应该大胆的进行提问,并自主的进行思考以及更好的解决问题。在高中生物必修3《细胞工程发展历程》一文中,很简单的学生就可以知道,最终创立的单克隆抗体技术,是科学家们经过了长时间的探索以及探究,才得以该项技术不断突破发展。从中也可以得出,每个问题的存在都有其根源,而任何问题终有解决的一天。因此,对待任何事物我们都要有正确的态度,而通过对科学家研究过程进行了解后,是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态度的基础。

(三)培养学生的科学使命感

随着现代生活中人民物质欲望的发展,把科学家自身的爱国精神与奉献精神更好的呈现在学生面前,不仅能够直接激发起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而且更能帮助学生树立起祖国建设发展的意识,从而为我国的不断发展壮大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在我国历史长河中,就有很多这样的伟人志士,而生物科学领域的人才就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就比如高中生物必修课程中提到的留学生态学家马世骏,他学成归来后,毅然接受了国家给其安排的研究工作,从而为我国困扰已久的蝗灾问题提出了很好的解决方案。为了科研事业,马世骏不辞辛劳,身入蝗灾地区,通过夜以继日的不懈努力,最终完成了国家交给他的任务,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再比如我们我们众所周知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生物课程中记载的他的事迹,袁隆平看到了饥饿的众多百姓,为了解决人民的饮食问题,立志要把水稻事业发扬光大,而在他看来,他身上的使命就是解决人民的吃饭问题,从而也直接体现出了他强烈的历史使命感。而最终通过引领学生不断的进行历史的回顾过程,不仅能够增强学生们的爱国主义情怀,最关键的是还培养了学生的科学使命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生物科学史在高中生物课中的育人作用

(一)引导学生,加强生物学知识体系的构建

通过对生物知识以及成果的发展过程进行全面的学习,以历史作为凭证,引导学生不断的学习探究,从而有不仅能够促使学生构建完整的生物学知识框架,而且对其生物学的知识的来龙去脉还能准确把握。通过对科学家的研究事迹进行探究,不仅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积极态度。在高中生物课程中,很多比如像试管婴儿等的生物科学史的内容,都很容易会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在学生产生浓厚兴趣的同时,还能更好的促进学生生物学知识的学习,从而得到培养学生生物学素养的最终目的。

(二)有利于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探究方法

通过学习生物科学史,能够让学生了解到当时科学家在何种环境下提出问题,促使学生设身处地的进行问题的思考,从而体会到科学家们当时严谨的科学探究态度。科学家们在进行每一个问题探究时,都是经历了艰难的过程,每一个发现都包含了他们辛勤的汗水,同时又凝聚科学家们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品质。让学生对科学家这些探究历程进行学习,不仅能激励学生在生物学习中的科学态度,而且更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思维方法,更重要的是能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意识,从而对科学家们的科学态度以及科学探究的方法进行更好的学习与延续。

(三)培养学生研究问题时协同合作、学会分享

在高中生物课程教学过程中,作为生物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科研工作并不是单靠一己之力就能完成的,要想最终取得成功其与人之间的合作必不可少。就比如生物课程中提到的关于研究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的两位学者,最终他们能够取得成功,并不是其中哪一个人的功劳,而是研究过程中两人的相互配合,取长补短的关系;又比如在生物课程中出现的,我国的科学家们研究人工合成蛋白质的问题,该项问题最终取得成功,无非就是团队中每一个人的努力与合作。而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将这些真实发生的案例呈现在学生眼前,不仅能够让学生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而且更能让学生学会分享与合作。

(四)有利于了解科学家的特质和品格

在人们进行认识世界以及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自身的世界观、价值观是体现一个人看待问题观点的基础。而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以及价值观,对一个高中学生来说很重要。而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将科学史恰当的引入,不仅能够让学生对科学家们的奉献精神进行很好的学习,而且还能让学生从中对科学家们的品格和特质更好的了解,从而更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以及价值观。

结论:

简单来说,将生物科学史更好的融入到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不仅能够促使学生对生物学知识进行很好的掌握,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深入挖掘生物科学史的价值,充分将其育人作用发挥到最大,不断促使学生通过生物科学史的学习,从而发展成为社会需要的全方面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魏杨,何羊琴,王杨科. 关于高中生物科学史教学的相关思考[J]. 西部素质教育,2017,3(04):224.

[2]靳桂红,朱梅,朱伟华,孙海明,王博. 高中生物教学中运用生物科学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讨[J].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6,35(04):146-149.

[3]蔡文娟. 重视科学史观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 学周刊,2015,(12):88

论文作者:王静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中国》2017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

标签:;  ;  ;  ;  ;  ;  ;  ;  

生物科学史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育人作用论文_王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