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论文_李光锋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论文_李光锋

摘要: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直接影响学生的成人和成才,目前精神类疾病已经成为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很多高职院校学生会因为一些心理偏差走入错误的道路。本文主要就当代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特征进行具体分析,提出通过体育教学手段改善学生心理素质,增强学生环境适应能力,提高学生自信心的具体方案,期望能对当代大学生人格培养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职;体育教学;心理健康;影响

前言: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着自私、狭隘、嫉妒、自卑等不良情绪,这些情绪如若不能进行客观引导很容易造成学生心理疾病[1]。某高校针对大一学生的心理健康调查表明,高职学生只有极少数人十分肯定自身心理健康,大多数人无法判断自己心理健康状况。普遍认为自己存在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

一、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一)对心理健康状况没有清楚认知

大多数高职院校学生对自身心理健康状况无法正确认识,普遍认为自己的心理素质没有大问题。学生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知还停留在只有体现出精神疾病表现特征才是心理不健康概念中,因此很多大学生没有关注自身心理健康状况。另外,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自身没有经济能力以及心理承受能力走入心理健康诊所,无法第一时间得到有效的治疗和心理帮扶,这也就导致现代大学生跳楼或者自杀数量急剧增加。其实,高职学生在面对未来职业许纳泽,就业问题乃至恋爱问题等都会带来一定心理影响,这些影响可能有一部分可以自我压抑和排出,但是还有一部分无法得到疏导,容易存在潜在危险。

(二)学校缺乏对应的心理疏导课程

每个学生的烦恼都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私密,传统的心理教育课堂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排出心理障碍,但是没有办法具体到个人。学校也没有条件对每个同学进行疏导和教育。高职学生入学后总会面临学业上的不适应、宿舍关系的不适应以及后期就业的压力等,这些问题都容易造成学生心理压力,如何帮助学生避免或者是消除这些心理压力带来的影响是目前所有学科教师都应当努力探讨的内容,但是高校对这一方面的支持力度不高,学生无法得到及时的疏导。

二、造成高职院校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诱导因素

(一)原始生存环境

一些高职院校学生来源于偏远的贫困地区,当地的教育资源以及生活资源与现在的资源出现了极大的差异,这部分同学容易在学校中感觉到自卑,尤其是在后期的交流和生活中,很多东西也许是学生没有接触过和了解到的,容易遭到学生的嘲笑。高职院校学生所面临的第一个考验就是环境的冲突,如若学生没有进行及时的调整,很容易陷入一种自卑、焦虑、压抑的心理,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二)人际交往

高职学生心理还没有完全成熟,难免会出现盲目攀比,拉帮结派等不成熟的现象。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社交圈子也变广了,认识的人群也不局限于校园里面的人群,有些学生不知道该如何去交往,如何去结交新的人群,这容易导致学生出现自闭。另外,现在有不少学生虽然在人群之中周旋,感觉很善于交际,但是自身不愿意与别人吐露自己的烦恼,不愿意与别人交流对策,这也容易导致心理疾病产生。大多数高职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这些学生在面对陌生的环境和陌生的人群的时候依旧会以自我为中心对别人发号施令,容易遭到周围同学的反感和厌恶。

(三)情感问题

大学生情感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大学生这个年龄阶段已经可以谈恋爱的,但是大学生对于情感的态度以及处理的方法还不是很成熟,一些大学生对异性的渴望只在于生理上的好奇,并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去正确面对这份感情,这容易造成双方都受到伤害。其次就是,一些大学生在校园中高调求爱遭受拒绝,会觉得面子上过不去,学校里的学生会对当事人的这些行为进行评价和指点,这些都会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心理创伤,最终很可能酿成无法挽回的后果[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就业压力

就业压力是高职学生必须面临的实际问题,也是高职学生反馈最恐惧的问题。其实每个人在求职阶段都会感到一些迷茫和困惑,这个阶段学生会不自觉的将自己的工作与其余学生的工作进行对比,发现别的同学工作比自己好,但是平时的表现与自己相差不大就会感觉到内心不平衡,容易造成心理压力。

三、体育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一)适量的体育锻炼

人在运动的时候会感觉到兴奋,抑制大脑中的痛苦回路,将各种烦恼会短暂性的抛在脑后。大部分学生在体育锻炼中都会感觉到血管疏通、心情愉悦,这个时候再去思考问题或者是面对困难都是充满斗志和激情。笔者建议体育教师在课堂中多组织对抗比赛和团体比赛,让每个同学都有机会参与到体育活动中,通过团体的创建和竞赛也可以帮助学生认识更多的朋友,有了交谈的对象,学生心理的问题也会有倾诉和交流的对象。大部分男生的运动目的明确,对体育的认识也强于女性同学,这也就是为何男生抗压能力以及面对困难处理能力较强的重要因素。

(二)增强互动项目,利用体育课程引导学生

现在的体育课堂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大多学生都选择自己班级的学生进行合作交流,与整体的交流意识不强。体育与其余学科相比,互动性更强,交流行也强,有一些体育项目也要求学生进行配合交流。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安排学生以群体模式进行接触合作,将不认识的学生安排到一个小组之中,加强学生与陌生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这也有利于调节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交流。其次,教师还要加强与学生的联系,设置一些有趣的体育项目与同学共同参与比赛,必要的时候可以对整体实力较弱的团队给与一些支持,帮助学生通过身心的不断努力去克服困难,不断磨练学生的一直,帮助学生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上都有所收获。

(三)积极组织学生参与院校比赛

当代大学生参与院校比赛以及社区比赛的数量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同学出现了“宅宿舍”现象。笔者建议体育教师在课堂中鼓励学生参与体育比赛,对一些身体素质好的同学提出要求和建议,如若学生不愿意参加教师可以进行劝导和鼓励,不管最终学生是否会上场,是否能获得名次,只要学生有一种参与的意向和兴趣就可以。往往,体育比赛带给学生的感受是直接的,学生可以在团体比赛中感受到集体荣誉感,也会对集体产生归宿。例如校园篮球比赛,无论班级同学平时相处如何,在真正比赛的时候,大家基本上都能抛开隔阂,在赛场上共同努力拼搏,同班级的同学也会给自己班级的学生鼓励和助威,这是一个帮助学生感受班集体凝聚力的好的方案。

(四)加强课堂疏导功能

体育教师不能只关心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笔者建议体育教师在课堂设计中多加入一些心理疏导课程,经常性的带领学生做一些小游戏或者是团体活动,在每一次活动结束之后都要向同学们阐述一定的哲理或者是心得。例如课堂组织的篮球比赛,教师就可以强调团体合作的重要性,每个球手之间的配合和交流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多多与自己的团队进行交流,有任何的交流困难或者是生活困难都可以交流和探讨,不要害羞和胆怯[3]。

总结:高职体育教学应当与心理素质教学紧密联系,必要的化可以将心理课程并入到体育课程中,加强理论与实践的合作探索,让每一位教师都认识到学生身心健康教育是同样重要的,在考虑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体育教师要考虑加强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结合当代大学生具体现状进行良好的疏导和教育。

参考文献:

[1]孟凡海.民办高职院校公共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J].青年与社会:下, 2014(5):177-177.

[2]陆邦慧;潘尚莲.高职学校体育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相关性研究[J].韶关学院学报,2014(10):26-27.

[3]陈丽;徐欣.浅析体育选项教学对高职院校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J].当代体育科技, 2017(08):18-19.

论文作者:李光锋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6

标签:;  ;  ;  ;  ;  ;  ;  ;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论文_李光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