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PDCA对提高病案管理的应用价值论文_黄惠

黄惠

(泰州市人民医院;江苏泰州225300)

【摘要】目的:探究PDCA的实施对提高病案管理的效果影响。方法:将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12月撷取的150例住院患者,以随机平行分组方法分组,分为甲组75例、乙组75例。甲组施行PDCA循环法,乙组施行常规方法管理,对两组临床效果实行比较。结果:甲组的病案返修率、投诉率,以及管理质量完善率和患者满意度,和乙组进行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病案管理中PDCA循环法的实施,有助于降低病案返修率、投诉率,并提高管理质量完善率、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PDCA;病案管理;应用价值

PDCA为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PDCA循环法通过计划P、执行D、检查C、处理A几个阶段构成[1]。质量管理的过程需将所有工作均需编制计划,按照计划实施各项工作,然后对工作实施状况进行检查,总结工作中的优点和不足。本研究在病案管理中分别采用PDCA循环法、常规方法管理,评判不同病案管理方法的应用价值。

1.资料情况和方法

1.1资料情况的研究

按随机平行方式分组,将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12月撷取150例住院患者,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均为75例。纳入签署知情同意书者,将无法正常沟通者、精神障碍者剔除。甲组男性及女性分别为(n=43 vs n=32);年龄区间25~66岁,平均(45.5±4.4)岁。乙组男性及女性分别为(n=44 vs n=31);年龄区间24~64岁,平均(45.2±4.2)岁。甲组、乙组上述数据信息比较,(P>0.05)。

1.2方法

乙组通过常规方法管理,甲组通过PDCA循环法管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 计划P,以不同方式描述计划的内容,如:文字、图片、图表等。所有部门均落实计划,合理分配工作人员,结合以往病案管理工作,对病案是否上交及时、首页信息和病例内容是否完整、数据更新情况有无延迟等进行研究。设定管理目标:每周上交病案,要求医务人员书写规范、完整。

1.2.2 执行D,定期组织医务人员参与岗位培训并编制反馈机制,管理部门需做好定期和随机的检查工作,遵循签字、存档、打印、上交流程落实工作,使医务人员按时上交病案。

1.2.3 检查C,每个月进行至少一次总结会议,对所有科室病案管理质量作以评判。针对表现佳者,予以相应的奖励;反之,则需予以相应的惩处。

1.2.4 处理A,对上一阶段病案管理工作优点、不足加以总结,然后制定下一阶段管理目标。

1.3观察及对比情况

比较两组病案返修率、投诉率、管理质量完善率、患者满意度。

1.4统计学处理方法

本文中的所有临床涉及数据信息,均输入统计学软件SPSS22.0中分析及处理。计数资料两组病案返修率、投诉率、管理质量完善率、患者满意度的比较,均实行率%的形式代表、X2检验处理。对比结果若为(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的意义。

2.结果

2.1 甲组和乙组病案返修、投诉、管理质量完善情况的对比分析

甲组和乙组病案返修、投诉、管理质量完善情况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当前,我国医疗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随之增加。经研究发现病案管理常见的问题包括:病案上交及时性问题、修改问题、内容完整性问题等[2]。本文采用了PDCA循环法,可秉持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进行管理,重视病案书写、整理、修改,以及上交等各方面工作、相关工作的衔接,从而可提高临床管理工作的质量[3]。计划阶段可对病案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作以分析,编制相应的处理对策、确定管理目标;执行阶段通过加大宣传、培训学习,能加强医务人员病案编码及病案书写的能力;检查阶段以每月组织一次总结会议方式,对病案管理工作情况加以评判,表现好者可给予相应奖励,表现不佳者则需予以对应处罚;处理阶段对前阶段工作加以总结,明确工作中的优缺点,再编制下一阶段的管理目标、计划,进而不断完善管理工作。

综上,PDCA对提高病案管理工作质量有积极影响,可在病案管理中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武鹭鸽.PDCA在提高病案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病案,2017,18(1):3-5.

[2]屈小玲.PDCA在病案管理流程中的应用探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85):192+194.

[3]郭筱萍.PDCA循环在提升病案首页信息质量的应用及持续改进[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8,31(5):35-36.

论文作者:黄惠

论文发表刊物:2019年5月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1

标签:;  ;  ;  ;  ;  ;  ;  ;  

探讨PDCA对提高病案管理的应用价值论文_黄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