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精神文明_精神文明论文

国外精神文明_精神文明论文

国外的精神文明,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精神文明论文,国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们中华民族是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伟大民族,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我们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就是为着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了借鉴国外精神文明建设的做法和成功之道,本文撷取国外一些国家的经验。尽管各国的社会制度不同,但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迪。

——新加坡,奉行法制和社会政策引导。

新加坡在精神文明教育方面是颇有建树的国家之一。它是一个十分难得的能真正堪称为政治清廉的国家,其政府的办事效率亦被国际权威机构排为第一位,其社会稳定和国民的高素质也是举世公认的。这些都依靠新加坡政府的“依法治国”政策。法律规定:每个男性公民高中毕业后,必须服兵役两年,才能升大学或就业。这对培养国家意识和增强法律观念十分有效,使之产生了一种“为国家安全而献身”的责任感和神圣感。新加坡的政府机构的设置与运作,公务人员的职责与权限,都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如政府公务员有五本人人必读的“圣经”——五本公务运作指导手册:《人事管理手册》、《财务管理手册》、《办公室管理手册》、《采购与招标指南手册》、《日薪员工管理手册》,每个初入门的公务员都必须在见习的1-2年内,熟读并要通过相应的考试;在指定的期限内不能通过考试,就会被辞退。这五本手册已经囊括了政府机构运作的几乎所有环节,从而使每一项运作均有规可循,有案可稽。高级公务员配有公车,但上下班不算公务,不得使用公车。国内的公务员,一律不得接受宴请及娱乐等各种名目的招待,也不得收受礼品;实在推辞不掉或外事活动却之不恭的,礼品不论大小,一律上交。新加坡政府敢为天下先,雷厉风行将精神文明建设的大量内容纳入了法制的轨道。对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随地大小便、乱涂乱画、随便攀摘花木、公共场所抽烟、吐口香糖渣等在世界各国法典中都无案可查的内容,都一一立法并严格执行。对于许多富有献身精神、助人为乐、同情和帮助弱者以及表现出高尚情操的作为,以社会政策诱导的方法,如授勋、登报、奖励等,让人们学有榜样,引导人们“向上、向善、向美”。因此,新加坡完备的立法和严格的执法,不仅为精神文明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而且把精神文明建设的许多内容纲入了法制化轨道,以详尽而颇具操作性的法律条规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引导和规范,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韩国,反腐倡廉动真碰硬。

金泳三总统执政后,先后揭露出行贿受贿、侵吞国家财产的政府高级官员数十名。金泳三还整顿了监察院,并且下令,不管是谁,不论职务高低,一旦发现有腐败行为,都严惩不贷。新的监察院在反腐倡廉活动中敢于向“禁区”动刀,调查各类违法乱纪现象和腐败行为,对于韩国前总统全斗焕和卢泰愚收贿一案的处理就大得人心、民心。韩国还制定了《官员法》、《公务员法》、《反贿赂法》等强制性的法律和政令。由于韩国总统金泳三以反腐倡廉为突破口,敢于啃“硬骨头”,动真碰硬,目前,韩国国内党风好转,社会风气也大为改观。

——美国,从娃娃教育到国魂教育。

美国的精神文明教育从娃娃抓起,渗透到小学、中学、大学整个教育体系中。他们对幼儿园小朋友狠抓道德教育和精神文明教育,培养创新精神,知难而进、百折不挠的精神和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美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很强,尽管可以骂总统、斥责政府腐败,但很少有人认为美国不好。美国的宗教色彩浓厚,对娃娃的教育往往以宗教为基础,注重培养孩子的礼节,让孩子从小就富于同情心和乐于助人,如爱护小动物,对伤残人予以帮助等。在美国,国魂教育很强烈。对国家是怎样形成的,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从玩具到服装,从商店到游乐场,都渗透着爱国主义教育。从国内一些部门主要官员的办公室到美国驻外国机构,都悬挂国旗,甚至有些家庭、私人游艇也挂上国旗。同时,在绘画作品、商品图案、旅游纪念品上也常常印有国旗。在美国人眼里,只要见到国旗,就找到了最好的精神力量。

——法国,用文化遗产陶冶人们情操。

法国精神文明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充分发挥博物馆的作用。他们对名目繁多的历史文化十分珍惜,建有大量的博物馆,如卢浮宫博物馆、奥赛十九世纪博物馆、蓬皮杜中心现代博物馆、罗丹博物馆、毕加索博物馆、雨果博物馆等,均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圣殿。在法国各城市,甚至偏僻小市镇,都兴建了豪华博物馆。对有成就的艺术家、文学家工作生活的地方,都尽量加以保护,建立故居或博物馆,供人们瞻仰。法国政府规定,参观博物馆对老年人和中小学生实行半价,卢浮宫星期天免费开放。从1984年起,还规定每年4月份最后一个周末为全国“历史古迹开放日”(现改为“文化历史遗产日”)。在这个周末,全国的博物馆以及总统府爱丽舍宫、总理府马提翁宫、国民议会波旁宫和其他政府部门处在的古建筑都全部对外开放,让群众参观。法国政府以建造历史文化的方法,来陶冶人们的高尚情操。

——墨西哥,以普及国旗使用率焕发爱国主义精神。

墨西哥人爱唱国歌,尊奉国歌。每当奏起国歌时人们不约而同地站立,随曲而歌,将右手心朝下放在胸前,并行注目礼。他们热爱本国的国旗,从而“国旗人均持有率”和“国旗使用普及率”较高。墨西哥在所有政府机构主要会议厅、负责人办公室里,都在一特制的长玻璃罩里插着一面国旗。就连私人银行、公司、企业的会客厅和董事长、经理的办公室里,甚至在边远小山村的村长办公室里,也都插有国旗。每逢群众集会,特别是国际体育比赛时,所挂国旗简直铺天盖地。墨西哥政府规定,每年9月为旗月(因9月16日是该国国庆节)。在国旗月中,各机关、企业、学校、居民纷纷升国旗,不少人作客访友,都以国旗为礼品。此外,墨西哥对历史名人也十分崇敬,对为国家的独立和进步作出重大贡献的人,不管其政治信仰如何、结局如何,都有纪念雕像或用其名字命名的街道,仅在墨西哥大街两侧,就耸立着20余尊为战争作过贡献的名人雕像,并在电视里经常播放在伟人雕像前少年儿童献花致敬的宣教片。

——意大利,舍得向传统文化艺术投入。

意大利的精神文明也别具一格。它们为了弘扬传统文化舍得花钱和投入。考古、艺术、民俗等博物馆,均向18岁以下青少年免费开放。该国为保护和发展歌剧这一“国粹”艺术,长期为13家大歌剧院提供财政补贴,每年夏季都在各地著名露天剧场举行古典歌剧演出活动。通过五光十色、多姿多彩的传统文化的熏陶,使风俗人情和爱国爱乡的情操得到久远流传。“保护文化和艺术遗产”被载入意大利宪法,每个国民都从历史遗迹和古罗马的文艺复兴的艺术气息中了解自己的过去。

——德国,尊重民族习惯形成全社会风气。

德国的精神文明,注重民族习惯教育,倡导全社会人们都要整洁、卫生、守秩序、待人有礼貌等文明行为习惯。所以,这种传统民族文明习惯意识和美德在德国根深蒂固,小孩子从懂事起就遵守礼仪,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吃饭时由大人给他们分好,自己到小桌上去吃,不足时再由大人添,杯盘餐具都有固定放法,不能乱来。孩子再大些,当家中来客时也要参加迎送,行礼致意,并大大方方回答客人提出的各种问题。孩子在学校和同学们也都友好相处。所以,德国从上到下,从老到幼,继承民族精神,发扬民族精神,已蔚然成风。

标签:;  ;  ;  ;  

国外精神文明_精神文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