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科自我教育的过程_自我认识论文

论学科自我教育的过程_自我认识论文

主体自我教育过程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主体论文,自我教育论文,过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我教育是相对于社会教育而言的。它是指主体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有意识地调节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从而实现预定目标的过程。自我教育充分体现了主体的能动性、自觉性,它标志着个人素质的高低。推动个体进行自我教育的内部动力是他自身的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矛盾。所谓现实自我是指个体认为自己已具有的身心发展水平或特点;理想自我是指个体希望达到的身心发展水平或特点,也是个体进行自我教育的最终目标。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矛盾推动个体去否定、发展现实自我,努力促进现实自我向理想自我转化,并逐步实现理想自我的过程,就是自我教育的过程。目前,关于自我教育过程这方面的系统论述并不多见,本文试图对此作以尝试性的探讨。

笔者认为,自我教育从目标的确立到实现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理想自我作为主体进行自我教育的最终目标需要经过无数个阶段的循环才能实现。这种循环并不是在原有水平上的简单重复,每一个循环的结束,一般都意味着一个具体的子目标的实现。无论自我教育过程多么复杂,它都遵循着行为过程的一般模式。自我教育过程的一般行为模式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一、自我认识、自我评价

社会教育是通过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双方相互作用而实现的,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符合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这样才能使受教育者在各方面真正得到充分的发展和提高。而在自我教育过程中的“自我”既是教育者,同时又是被教育者,一个人必须承担两个角色。这就要求个体的自我必须分化成两部分,即主体我(简称主我)和客体我(简称客我)。所谓“主我”也就是主体自身活动与行为觉察者的我;“客我”则是被观察被认识到的自我的身心活动状况。我们常说:“我觉得我大有潜力”、“我意识到我缺乏交际能力”等等。在这些句子中,作为主语的“我”就是主我,即认识者、观察者、自觉者;句子里的宾语“我”就是指客我,即主体自觉到的自己的身心活动——主体当下的存在,这个存在是有限定的、受动的。

自我教育过程中的主我首先要通过自身的对象化实现对客我的认识和评价,明确认识到客我的优点和缺点、长处和不足,以及客我的行为习惯、个性特征等,才能达到以正确的方法和途径发展客我的目的。而客我与主我是自我的两个不同侧面,客我的发展过程,实际上也就是主我的发展过程。自我分化为主我和客我是主体实现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现实条件。

自我认识是指认识主体对其自身的反省和认识,即主我对客我的认识。自我认识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构成自我的一切方面,包括自我的机体及其活动状态,以及自我的地位力量、价值需求、权力、义务、责任等等都是自我认识的对象。

与自我认识相伴随的是自我评价,即主体对自己的地位力量、身心状况等作出的自我检查和判断。主我对客我的认识和评价主要通过以下几条途径:

1.通过别人的评价。每一个体都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是社会的一员。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就像一面镜子,主体通过这面镜子,即从别人的评价中看到自己的形象,形成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

2.通过自己与别人的比较。主体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并不是单线的运动过程,它是把自我与其他众多个体加以比照而形成的一种自我感知意识。

3.通过自我反省、心理分析,达到自我认识和评价。其中包括对自己的认识能力、实践能力的自我认识和评价,以及对自己的性格特征、意态特点、情绪状态的总体把握和评价,并由此产生主体的自信心、自我优越感、自我平衡感。

4.通过实践的结果形成主体的主我认识和评价。实践结果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物体,个体在实践过程中按照预定的目标,通过一定的中介,力图实现自己的愿望。这里可能会出现两个结果:其一是个体通过自己努力达到预期目标,这一结果将强化主体的自尊自主地位;其二是未达到预期目标,这样就促使主体对自己的能力、手段和方法进行全面反省,重新认识和评价自我,形成对自我的反省意识。

实际上,主我实现对客我的认识和评价的四条途径是相互交叉重叠的。主我通过这几条途径,收集到客我的多方面材料,经过分析综合形成客我的总体概括形象,使主我得以直观自己的面貌,并对此作出比较、判定和鉴别,内省自己的思想与行为的成熟度和可行性。

主体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结果有两种。既可能由于主体掌握自己的多方面材料使这种认识和评价更公正、客观。也可能由于主体囿于自身的局限而使这种认识和评价带有片面性和主观随意性。客观公正的自我认识和评价能使主体正确地反映自身的长处而激发起新的力量和热情,及时地发现自己的不足而调整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不恰当的自我认识和评价则使主体陷入更严重的盲目性。“人生的真谛确实在于认识自己,而且是正确地认识自己。”[1]主体能否准确、客观地对自己进行认识和评价,直接影响着自我教育过程的结果,自我认识和评价是主体进行自我教育的基础和前提,自我教育正是从这里开始的。[2]

二、自我设定、自我激励

自我设定是指目标及行动计划的自我设定。所谓目标是指某种客观对象在主观上的超前反映。在这里是指个体为了满足某种需要在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要达到或取得的具有一定价值标准的目的或结果。既包括总体目标,也包括为实现总体目标所设立的子目标。

目标作为指向于未来的一种状态,是一定客观对象的反映,如果这种反映正确,目标就具有实践价值,可以作为实践活动的前提和起点。假设这种反映偏离了客观对象,就会把人的实践活动引入歧途,导致行为的失败。所以,在自我教育过程中,目标的设定必须建立在客观的自我认识和评价的基础上。只有在此基础上所设立的目标才能适合自己的能力,不致过高也不致于过低。如果目标定得太高,通过自己的努力无法实现既定目标,就会使其产生挫折感、降低个体的自信心;如果目标定得太低,个体不需付出多大努力就能实现预定目标,对个人的发展、能力的提高也不具现实意义,这样的目标也不会构成个体前进的动力。

个体所设定的目标,不仅包括总体目标,即对理想自我的描述和勾勒,也包括在实现总体目标过程中每一步所要实现的子目标,子目标是个体为实现总体目标的阶梯,并成为个体实现总体目标的一个个诱因,激发个体为实现总体目标而努力。

自我激励是在既定目标下,主体进行自我教育动机的激发,从而促使自己坚持不懈地为实现自我教育的最终目标不断努力的过程。这里所说的目标和动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又存在一定的联系。人的行为是由动机引起并指向于一定目标的。动机是一种比目标更为内在、更为直接推动人去行动的因素。根据弗兽姆(Y·H·Froom 1964)提出的激励模式:

M=f(E×V)。其中:

M:激发潜力的指数。即激励力量的大小。

E:期望值。指根据一个人的经验判断一定行为能导致某种结果和满足需要的概率。即被激励者对实现目标可能性的估计。

V:效价。指达到目标对于满足个人需要的价值,即对目标意义的估价。[3]

此激励模式同样适用于主体自我教育过程。在自我教育过程中,自我激励的力量是由E·V决定的。即主体所设定的目标效价越高,实现目标的可能性越大,由此产生的激励力量也就越强。无论是目标的自我设定还是对实现目标可能性的估计,都基于客观、准确的自我认识和评价。另外,笔者认为,要使自我激励保持一种强而持久的动力,主体除应具有一种坚定的信念和远大的志向之外,还与个人的意志品质有关。试想,无论自我设定的目标具有多强的吸引力,实现目标的可能性有多大,对于那些意志坚持性较差,自制力不强的人来说都将无济于事。基于此,如果将激励模式改写为:M=f(E×V×W)(W代表意志品质)是否更为贴切呢?

三、自我监督、自我控制

如果说自我认识、自我评价属于认识系统,自我设定、自我激励属于驱动系统,自我监督、自我控制则属于行为的监控系统,它是自我教育目标得以实现的保障和条件。

有的理论认为,人类行为完全是由外部奖励或惩罚的产物。这种观点只呈示了一个不完整的人的形象,因为它忽视了人所具有的自我反应的能力,从而能够对自己的感情、思想和行为施加某些控制。而且,随着个体心理水平的提高,这种自我监控的能力会不断增强。按照社会认知论的观点,个体的自我监控行为实际上就是主体通过对自己学习行为的预期、计划与行为的现实成果之间的对比、评价来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过程。[4]个体在自我教育的初始阶段,自我设定不仅包括行为目标的设定(即理想自我或阶段性子目标的设定),也包括在实现理想自我的过程中对行为计划和行为模式的设定。当主体为实现理想自我(也包括各子目标的实现)的行为始动后,难免会与预定的行为计划之间出现某种偏差。自我监督实质上就是主体通过自我观察和内省来检察自己的行为与所设定的行为模式或程序之间有无偏差。不同的人自我监督的程度不同,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心理品质和文化水平的高低。

自我控制与自我监督同是监控系统的两个方面。自我监督主要解决的是判断主体自我教育行为与预先所设定的行为模式、计划或预期之间“有无偏差”的问题。自我控制是指个体对自身的心理与行为的主动掌握,调整自己的行为、动机和冲动,力求使自己的思想或行为符合所设定的行为模式或计划,以实现自我教育预定目标的过程。是人所特有的以自身为活动对象的高级心理活动。

在自我教育过程中,不仅需要克服外部障碍,更重要的是要克服内心的阻力。这种内心阻力可能来自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严重的外部障碍引起的内部动机冲突;二是主体已经形成的心理定势,如懒惰、不良行为习惯等。如不有效地克服这些内心阻力,将会导致主体自我教育行为出现偏差。自我控制就是要尽量缩小以至消除这种偏差,从而保证自我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而每一次自我控制的成功都给主体带来一定的自豪感,增强其自信心,自我控制的能力也得到进一步发展。整个自我教育过程就是自己战胜自己,自己驾驭自己的过程。

由此可见,自我监控系统在自我教育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不仅包括主体通过自我观察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否偏离所设定的行为计划或模式,也包括主体按目标的要求控制自己的行为。只有这样,所设定的目标才能得以实现,否则,主体行为就会与目标严重脱节。但是如果主体的计划或行为模式同客观现实相抵触的话,即使被严格监控的行为也不会取得积极的效果。

四、自我体验、自我强化

自我体验、自我强化属于自我教育过程中的反馈系统。反馈是指生物体或机体的某一系统把输出端的一部分信号能量返转传送给输入端,借以促进或抑制输出的过程。[5]从实质上来说,自我反馈是行为主体对行为结果的自我检查,没有自我检查的过程,也就不可能更好地实现自我奋斗目标。

在自我教育过程中,目标具有规定自我教育方向和诱发动机的双重效应,自我教育效果的高低,直接与目标制定的科学性有关。由于自我教育过程中既有最终的总体目标,又有为实现总体目标而设立的阶段性目标。所以反馈不仅是指在自我教育过程结束之后对最终结果与所预期的总体目标的衡量,也包括在自我教育过程中对每一个行为结果与相应的阶段性目标的比照。这种预期目标与现实结果的比较正是形成自我体验的决定性因素。如果这种比较的结果是行为结果达到甚至超过了预期目标,主体将由此产生安全感、归宿感、成就感、自我尊重感等积极的自我体验(这里所讲的自我体验主要指情绪体验)。同时个体在实现自我教育的预期目标后,常用自己所控制的奖赏物对自己进行正强化,借以维持、巩固、促进自己的行为方式。

所谓自我强化就是指主体当自己的行为结果达到预期目标时,能够用自己所支配的报酬来维持,增强自己的行为。否则削弱或抑制自己的行为。比如说,当个体自我教育的行为结果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时,主体无疑将产生消极的自我体验,并对自己的行为采取惩罚性的负强化,从而起到削弱或抑制自己不规范行为的作用。无论是正强化还是负强化,其目的都是为了保证预期目标的顺利实现。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自我强化与前文的自我激励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强化有正负之分,而激励都是正向的;强化针对的是行为结果,激励针对的是行为动机;强化的目的是为了行为方式的巩固或削弱,激励的目的是为了调动个体行为的积极性。

五、自我协调、自我完善

自我协调、自我完善是自我教育过程中的发展系统。自我协调是指主体在自我教育过程中根据反馈信息适时适当地调整自己的目标和计划,以便使之更适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客观规律的要求。自我协调只限于对活动目标和计划的修正,这种修正的必要性是在主体判明自己所执行的计划偏离了既定的方向,或者既定的预期目标与自身的能力不相符合的情况下进行的。当然,这需要对自己的行动情况与目标之间以及预定目标与自身的实际能力之间做以全面、细致的权衡之后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一旦发现所执行的行动计划偏离了既定的方向,就要及时地预以修正,以保持计划与目标之间的一致性。

尽管目标在自我教育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对每个人来说决不是目标定得超高越好。这要视自己的实际潜力和客观条件而定,把目标定在自身承受能力的极限附近,力求使目标与自己的能力相适应。在自我教育过程中,如果主体很轻易地实现了预定目标或通过最大限度的努力仍没有实现预期目标,这时就需要对目标进行调整以使之与自身能力相协调。但是,如果自己所实践的目标违背了客观规律,这样情况下所需要的并非是自我协调,而是对目标的放弃,重新制定自我教育的目标。以上过程的实现要求主体对自我有一定新的认识和评价,而主体唯有在自我教育的实践过程中才能对自身的能力有一个客观、准确的把握。因为,活动结果无论以何种形式存在,总凝固着主体的各种特性,从而使主体能够从中直观自身的现实水平。

肯定地说,自我教育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技能的掌握、个性的塑造、知识结构的形成等等都构成自我教育的内容。因此,自我教育的总体目标也是多维的。单一自我教育过程的结束并不意味着自我实现境地的达成,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统一需要自我教育过程的多次反复才能实现。所谓自我完善,就是指主体有意识地通过自我教育过程的循环和更替,实现自我教育的目标,促进现实自我向理想自我转化的过程。

自我教育过程结束时,无论预期目标(一般指子目标而言)实现与否,都将转入下一过程的循环。如果目标实现,将转入更高水平的循环。否则,需要对预期目标或行动计划作以调整后重新进入下一轮循环。总之,在自我教育过程中,自我协调、自我完善不仅是上一过程的结束,同时意味着下一过程的开始。通过自我教育过程的循环和更替,实现现实自我向理想自我的不断转化和统一。

自我教育这一连续、动态的发展过程并不是与世隔绝的。主体进行自我教育的需要是社会要求内化的反映,自我教育的出发点、归宿点是社会,这表明自我教育的社会性。而自我教育能力的提高反过来将有助于个体更主动地接受社会教育,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说明:本文中“主体”、“个体”、“个人”是在同一意义使用的概念,只是为了避免重复采用不同的词来表达。

注释:

[1][2]〔苏〕瓦·阿·苏霍姆林斯基著《少年的教育和自我教育》中译本,北京出版1984年版,第235页。

[3]程正方编著《现代管理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59页。

[4]周勇:国外自我监控学习理论综述,《教育研究与实验》1993年第3期。

[5]杨清主编《简明心理学辞典》,吉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3页。

标签:;  ;  

论学科自我教育的过程_自我认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