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群众文化发展的问题探讨论文_孙吉全

基层群众文化发展的问题探讨论文_孙吉全

即墨区文化馆 山东 266200

摘要:基层群众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对人们职业以外的自我参与、娱乐、开发的社会性文化活动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安排和辅导,对基层群众的业余生活和各项素质的提升都起着关键的作用。虽然近几年来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仍存在多方面的发展问题。

关键词:基层群众;文化;发展

一、建设基层群众文化的重要意义

众所周知,基层群众文化的建设工作是一项“三高”的工作,包括有高难度、高要求以及高质量。并且建设基层群众文化与人民群众的利益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练习,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为了保障基层群众文化的建设工作高质量地开展,就必须要求有关部门及个人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从而能够加大基层群众文化的宣传力度,提高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理论知识,扎实人民群众的知识基础,从而能够推动基层群众文化的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综合素质,有利于文明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发展。有关部门及个人举办开展有关的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培养综合素质高以及科学素养高的基层群众,帮助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三观(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

二、基层群众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对群众文化认识不高

由于各级政府一直以来都把经济发展状况作为衡量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准,因而,导致部分干部对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只注重抓经济这一中心工作,认为只要把经济搞上去了,就一切都办好了。忽视了文化建设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结果导致基层群众文化发展滞后,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留下了障礙。

2、缺乏创新和突破意识

文化生活陈旧,方法简单,缺乏新意,难以产生吸引力和凝聚力。相对于经济高速发展而言,基层群众文化生活单调,工作较为滞后,不适应基层群众改善文化生活的需求。主要表现:一是文化生活方式单一。多数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中逢年过节看看戏都很难,平时更没什么活动。二是文化生活品位不高。劳作之余,基层群众的消遣活动大多集中于在走亲访友、串门、闲聊、看电视、聚众喝酒,甚至赌博。三是文化活动形式乏味。除了一般的舞蹈、唱歌外,没有其他的表现形式。文化活动老套、不生动,脱离时代主旋律。

3、缺乏群众文化引导者

文化进乡镇、进村社、进农户,发挥文化凝聚力是文化发展的最终目标。然而与庞大的基层群体相比,从事文化工作的人员犹为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匮乏专业人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文化工作,进而不能适应农民群众的要求。二是文化人才资源分配不合理,未达到专人专用,一些村负责文化工作的人员还要兼做其他工作,从中折射出基层文化人才与庞大的服务对象失衡的现象。

三、解决基层群众文化发展问题的对策

1、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宣传

要改变目前基层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中存在的不良倾向,需要多方面努力,其中一项重要工作,是要加强对基层群众精神文化消费的正确引导和宣传。通过正确引导,帮助人们分清精华、糟粕。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允许什么,限制什么,应旗帜鲜明。通过引导,帮助人们提高精神文化消费需求的层次和水平。引导民间力量投资于基层文化,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引导基层群众文化向健康方向发展,促进基层群众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2、加强精品文化打造

以培育文化亮点为支撑,努力提升文化品位。与村、社区、学校和企业等加强联系和沟通,加强文化建设调研,在充分掌握基层文化特色的情况下,有计划地打造一批村和社区文化亮点、文化风景线。努力打造“舞蹈基地”、“小品基地”,进行文化包装,努力构建基层群众文化服务圈。充分发挥带动作用,机关干部以身作则,提高文化发展意识,积极参与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突出特色基层群众文化建设

以打造特色文化产业为契机,挖掘特色文化。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为广泛开展群众性的文化活动服务。可以通过以下两方面支撑发展基层群众特色文化:

一是以主题活动为支撑,促进基层群众文化发展。打造特色节日品牌节目,着力拟好文化主题活动,以活动为载体,开展系列或单项活动。巩固提高文化站、活动室这一主阵地,唱响活动主旋律。文化活动必须打品牌,对外可以扩大影响,对内可以促进凝聚力、增强自信心。从建设本地大文化的角度入手,首先对传统文化进行一次比较全面的挖掘整理,从中选择确定既有区域文化特色,又可赋予更多时代精神的在国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文化现象、历史事件,将其作为特色文化的重点品牌推向社会。

二是以队伍建设为支撑,推进基层群众文化发展。利用区域文化优势,引进和培养基层文化骨干,搭建培训平台,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增强基层群众文化自身的“造血功能”。对自发形成的文化群体,应该积极引导、扶持和调整,鼓励引导他们以积极健康的文化活动方式和内容来丰富活跃基层群众文化生活。继续以创建特色文化为主,重点抓住在这一地区广泛流传的传统文化娱乐项目,发动其中的骨干分子、积极分子组建文化社团,从而为以团队建设为载体的农村文化建设培养一批基层文艺骨干,有效地推动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广泛开展。

4、与时俱进创新文化建设方式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逐步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我国也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与队伍管理的方式。首先,我国应该建立健全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网络平台,并设有历史、政治、体育、娱乐、影视、科教、财经等版块,及时更新其中的内容,有利于不断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其次,我国以往基层文化建设一般都是由上而下的组织发展,这样不利于充分发挥我国群众的聪明才智。因此,我国基层应该鼓励群众自发组织,充分发挥该地区、该组织的文化特色,这样也有利于进一步丰富我国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内容。

5、建立健全基层文化管理组织

目前,我国基层文化建设缺乏相应的机构与组织,即使有一般也都形同虚设,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因此,我国应该建立健全相关的文化管理组织,并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文化建设与管理的团队。首先,严格要求相关的文化部门,完善文化宣传机构,并建立一支文化建设的队伍,积极组织基层群众的文化活动。比如,文化建设工作人员应该积极与群众沟通交流,及时发现群众对文化的需求,有针对性的举办活动。比如,针对孤寡老人较多的小区,文化建设工作人员可以和附近的小学沟通,组织“敬老”活动,或者积极组织舞蹈比赛,丰富群众的业余生活。其次,文化建设工作人员应该充分认识并积极引导群众文化,发现不健康的文化时应该及时制止,比如邪教的宣传、赌博等,为群众营造积极、健康的文化娱乐环境。

6、因地制宜发展民族特色文化

我国在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中应该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该地的历史地理环境、民族风俗习惯等发展特色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还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比如,少数民族地区有很多特色的节日文化,比如泼水节、火把节、赛龙舟等等,我国的文化建设工作者应该积极引导、丰富节日活动,保证民族特色的同时注入新的时代元素。这样有利于充分利用我国传统文化,使得基层文化建设既不失传统文化的精华,又具备时代的特色。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设与发展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对于构建文明和谐社会具备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重视与广泛关注。基层群众文化发展不仅能够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与提高人民群众的综合素质,更重要的是能够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加强我国的综合国力。由此可见,建设发展基层群众文化工作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陶于亨.关于基层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问题探讨[J].速读(下旬),2014,(9):296-296.

[2]张日宏.基层图书馆无障碍服务问题探讨[J].办公室业务,2012,(11):77-78.

[3]朱玲.关于基层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问题探讨[J].收藏与投资,2017,(6):31.

论文作者:孙吉全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

标签:;  ;  ;  ;  ;  ;  ;  ;  

基层群众文化发展的问题探讨论文_孙吉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