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药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任明委

任明委

(四川省安岳县中医医院642300)

【摘要】目的:观察西药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2型糖尿病伴有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药物治疗达美康80mgbid或格列吡嗪5mgbid口服;二甲双胍025g~05gtid口服;维生素B1100mg+维生素B6100mg+维生素B121mgin,,qd连续10天后改用维乐生2片,tid口服);治疗组(除与对照组方法相同外,加用复方丹参滴丸10片,tid口服);均连服1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值、双下肢麻木疼痛、膝腱反射、踝反射、触觉、痛觉、温觉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西药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优于单用西药治疗。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复方丹参滴丸;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7-0407-02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一种全身性的常见病,如果长期血糖控制不理想或忽高忽低的话,就会引起微小血管的病变,会导致很多疾病的产生。在中国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可引发多种并发症,其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为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单纯用西医药治疗,虽然见效快,但会出现很多的副作用;单纯用中医药治疗,时间比较慢;虽然用胰岛素治疗的效果最好,也不用服用,但是它会引起胃和肝肾功能的损害,中西医结合复方丹参滴丸辅助治疗优于西药和单用中药治疗,并展现了独特的优势。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3年3月-6月在我院就诊d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63例,其中男性35例,女性28例;年龄在35~70岁,平均550±25岁;病程在05~10年。

12 诊断标准

121 糖尿病诊断标准

本文依据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高血糖所导致的多饮、多食、多尿、体质量下降、皮肤瘙痒、视力模糊等急性代谢紊乱表现,加随机静脉血浆葡萄糖水平≥111mmol/L,或空腹血浆葡萄糖水平≥70mmol/L,或75g葡萄糖OGTT试验中餐后2h血浆葡萄糖水平≥111mmol/L;2010年美国糖尿病学会将HbAlc≥65%作为诊断糖尿病的首要标准,通过对患者的发病年龄、体质量、方式、症状程度、是否无酮症酸中毒病史、胰岛素抵抗、血浆胰岛素及C肽分泌情况来综合判定其糖尿病类型。

12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标准根据《中国Ⅱ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诊断标准[2]:(1)有糖尿病病史并伴中枢神经、体征和周围神经病变等症状,常见为共济失调、肢远端蚁行感及走路不稳、易痉挛等。(2)出现踝反射、震动觉、压力觉、针刺痛觉其中任一项异常者,均可明确诊断其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

123 剔除标准

因心脑肾严重病变引起的神经病变及急性感染和糖尿病足的合并症的患者;年龄超过70岁及哺乳期的患者。

2 治疗方法

21 分组方法

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治疗组,并经过患者知情同意。其中治疗组中男性18例,女性13例,年龄在35~70岁,平均550±25岁;病程在05~10年。对照组中男性17例,女性15例,年龄在35~70岁,平均550±25岁;病程在05~10年。两组临床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

22 给药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糖尿病的综合治疗,包括糖尿病相关的健康知识教育,合理的饮食控制方法及体育疗法等。在这基础上,进行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达美康80mgbid或格列吡嗪5mgbid口服;二甲双胍025g~05gtid口服;维生素B1100mg+维生素B6100mg+维生素B121mgin,,qd连续10d后改用维乐生2片,tid口服;治疗组与对照组服药方法相同,另加用复方丹参滴丸10丸,tid口服;连服30d为一个疗程。

23 观察方法

每位患者均于治疗前进行空腹血糖值及双下肢膝腱反射、踝反射、痛觉、触觉、温觉等情况的常规检测并记录。1个疗程后复查并诊断疗效。空腹血糖值降在45~69mmol/L之间,双下肢无麻木疼痛感,膝腱反射、踝反射、触觉、痛觉、温觉全部恢复判定为显效;空腹血糖值在70~100mmol/L之间,或者治疗后的空腹血糖值较之前降低了20mmol/L以上,双下肢麻木疼痛感有所改善,膝腱反射、踝反射、触觉、痛觉、温觉部分有改善,则判定为有效;空腹血糖值高于100mmol/L或者治疗后的空腹血糖值较之前降低了不足20mmol/L,双下肢有麻木疼痛感,膝腱反射、踝反射、触觉、痛觉、温觉未恢复,则判定为无效。

3结果

经过30d一个疗程的治疗,并对治疗组及对照组患者进行诊断,按上述观察方法进行判断疗效,结果见表1,结果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结果比较

4 讨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治疗效果也不理想,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糖尿病患者的周围神经存在微循环障碍,然而神经内膜低氧或缺氧则可导致磷酸肌酸酶的降低,乳酸含量的增加,氧分压下降,导致血流减慢,这是造成多发性神经病变的主要原因之一[3],其发病率可高达47%~91%,足以引起人们的重视。我院采用的是天津天士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的复方丹参滴丸,它是一种采用现代药物制剂新技术研制开发的新型纯中药制剂,用于治疗脑血栓、冠心病等缺血性疾病。我院采用该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降糖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3例,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章新法.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05,21(24):3450-3451.

[2] 叶山东,朱禧星.临床糖尿病学.第一版[M].合肥:安徽科技出版社,2005,212-218.

[3] 何立明,何立华,栾玉杰,等.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70例临床分析[J].北华大学学报,2014,15(4):507-510.

论文作者:任明委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4月第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25

标签:;  ;  ;  ;  ;  ;  ;  ;  

西药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任明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