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草莓安全生产气象服务技术研究论文_陈光辉,曹晖,李丹

大棚草莓安全生产气象服务技术研究论文_陈光辉,曹晖,李丹

开原市气象局 辽宁开原 112300

摘要:利用塑料大棚栽植草莓,可以提升上市,鲜果供应期长,经济效益高。这里从草莓的生长环境与外界气象条件的匹配,从生长前期定植温度、生长关键期定植后(适时扣棚期、花芽分化到果实期)的温、湿度和采收期的温度等方面,总结了大棚草莓生长发育的适宜气象条件。

关键词:大棚草莓 物候期 气象指标

引言

随着现代高效特色农产品的不断问世,现代设施农业的发展急需气象服务的保障。利用塑料大棚栽植草莓,可以提升上市,鲜果供应期长,经济效益高。这里从草莓的生长环境与外界气象条件的匹配,从生长前期定植温度、生长关键期定植后(适时扣棚期、花芽分化到果实期)的温、湿度和采收期的温度等方面,总结了大棚草莓生长发育的适宜气象条件。气象灾害对大棚草莓的影响及其防御措施。得出了气象灾害的发生情况及其对大棚草莓的影响,提出了科学可行的防御措施,以减轻和避免灾害损失,确保大棚草莓优质高产。

开原市位于辽宁省的北部,东与西丰县、清原县相毗连,南与铁岭县交界,西与法库、昌图县接壤,北邻吉林省梨树县。东西长89.4千米(东经123°43′-124°48′),南北宽86千米(北纬42°6′-42°53′),总面积2838平方千米。开原地势东高西低,西部为松辽平原腹地,沃野千里。适合大棚草莓的栽培。草莓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浆果鲜红艳丽,芳香多汁,甜酸可口,富含人体必需的矿物质、维生素、多种氨基酸等营养成分,其可实用部分可达98%以上,因而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近年来我市大棚栽培草莓发展较快,成熟期提前,上市早,鲜果供应期延长,从12月到来年6月,均有鲜果上市,一般大棚栽培的草莓,母产量在800-1000kg,产值可达2万元左右,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

一、实况资料

2017年开原和八宝平均气温及差值

开原资料来自开原本站54254的数据,八宝资料来自区域自动站L7563的数据。根据表格看出开原的年平均气温、夏季和秋季平均气温略高于八宝镇,冬季和春季两季平均气温都是前期略高后期略低高于来八宝镇,从资料显示两地平均气温差异不大。

二、结论和成果

(一)草莓物候期和气象指标

1.草莓物候

(1)草莓苗母株选择,品种纯正,茎粗1厘米以上,4-5片真叶,根系发达,无病虫害的秧苗,葡萄茎的发生能力强。一般在4月清明到谷雨前后育苗。母株适宜温度在2.0~5.0℃

(2)萌芽期和母株成活后开始发出新茎、根状茎和葡萄茎。

新茎:当年萌发的短缩茎为新茎。一般长度为0.5-2.0厘米,新茎上生叶片,叶片的叶腋可萌发抽生新茎分枝或葡萄茎,还可分化成花芽。新茎分枝数少为3-9个,多的可达20-30个。

根状茎:草莓多年生的缩短茎叫根状茎,新茎在第2年,其上的叶逐渐枯死,并逐渐木质化,形成外形似根的茎而得名。根状茎逐年衰老变竭。

葡萄茎:由新茎叶腋处的芽萌发出来的沿地面匍匐生长的茎。是草莓的繁殖器官。生产繁殖就靠这种茎。

草莓茎的活动最适宜温度为20度,春季在5度时开始萌芽生长,此时草莓抗旱能力下降,若遇寒潮低温容易受冻(地表温度低于-10度根系即受冻)。

(3)定植

起苗:在定植前1~2天育苗圃要浇一次透水,以利于带好土,减少伤根,成活率高。湿度保持在100%饱和状态。

定植密度:大棚一般选用大垄双行的栽植方法。一般垄沟高30~40厘米,上宽50~60厘米、下宽70~80厘米,垄沟宽20厘米,株距15~20厘米。

定植后管理:定植后立即顺沟浇定植水,水一定浇透,保持土壤湿度在90%以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定植时间一般在9月低到10月初是草莓移植的最佳时期。。以自然气温在15~20度,土壤温度在15~17度为宜。

(4)花芽分化期

花芽分化从进棚14天后开始,是草莓生产中的关键,花芽分化的数量和质量是次年产量的基础。棚内气温应保持在25℃以上,至少也在23℃以上,只有满足以上气温,草莓才能正常生长。土壤湿度应在70%-80%为宜,棚内空气湿度以60%--70%为好。

(5)开花期

大棚草莓在11月份左右开花。当草莓出现花蕾后,白天温度不超过28度,不要低于15度,晚上温度8~10度,不要低于5度。大棚内的空气湿度,应保持在40%左右最好,过大、过小均会影响草莓授粉质量,进而影响开花结果和草莓品质。

(6)结果期

结果期,花序露出到开始开花约11-- 15天左右。从开花到浆果成熟约经20-30天左右。但草莓的开花期不一致,同一花序上最初一朵花开和最末一朵花开相隔l0--25天,有时第一朵花开的果实已开始成熟,而最束的花正在开放,因而果实成熟期拖得比较长.第一次结果期在12月月份左右,果实成熟期在1月份成熟,直到6月上旬结束。

(6)果实膨大期和果实成熟期

果实膨大期和成熟期是影响草莓果实品质的关键时期,温度过高,果实发育快,果个变小,质量差;温度低,果实发育慢,成熟晚。在设施栽培中,果实膨大期和成熟期白天温度宜在20-24℃,夜间宜在8-10℃。

(二)技术要点

(1)保温措施:

①覆盖棚膜。当外界夜间气温降至8~10℃时开始保温,10月上旬为保温适期(扣棚适期)。保温过早室内温度高,不利于腋花芽分化;过晚,植株休眠,造成植株矮化,不利于正常结果。棚膜最好选用透光性好的聚氯乙烯长寿无滴膜,以增加温室内的光照强度。

②覆盖地膜。一般选择黑色地膜。铺设黑地膜可以保持土壤水分,抑制杂草孳生,还可降低大棚内的空气温度,隔绝草莓果实与土壤的接触减少病害,保持果实色泽鲜艳、清洁卫生。黑地膜的铺设时间一般为扣棚后10~15天,此时草莓已基本上全部活棵,且已初步完成除草松土及培根、补苗工作,铺设方法为将黑地膜覆在垄面植株上,摸到苗株地方将地膜撕开一小孔,然后小心地掏出叶片,注意一定要把苗株的中心叶片露出,四周老叶在地膜上压住地膜孔的边缘,使其紧贴地面。

(2)温度调节方法

主要靠放风,即通过放风口大小、放风时间来调节温度。一般应掌握:外界温度较低,需增加室内温度时,放风口要小,放风时间要短;外界温度较高,需降低室内温度时,放风口要大,放风时间长些。此外,放风口要分次逐渐开启,避免骤然放风伤及幼苗。

植株现蕾后是由高温管理转向较低温度管理的关键时期,在降温的同时,棚内湿度也由于放风而迅速降低,叶片易失水干枯,严重时花蕾也会受到损伤。所有这次转换温度要逐渐进行,降温可持续3天左右,并且白天要给叶片喷两次水。

(3)湿度调节

①土壤湿度调节。扣棚保温后,大棚内温度较高,草莓对水分的需求量很大,通常每隔3~5天需灌溉一次,冬季最少10天灌溉1次,以“湿而不涝、干而不旱”为原则。灌溉采用膜下滴管,以保持土壤水分,降低棚内空气湿度。

②空气湿度调节。草莓不同生育时期对空气相对湿度的要求为:现蕾期60%~80%,开花期30%~50%,果实成熟期60%~70%。要结合温度管理调节湿度,同时可通过全棚覆盖地膜或垄沟内覆草控制湿度。

(三)设施蓝草莓(开原地区效益较佳时期)

母株种植4月6-9日(清明到谷雨前后;萌芽期到移栽 4月10-9月30日;移栽定植期 10月1日-20日;花芽分化期 10月30日-5月30日;开花期 11月-6月1日;果实膨大期 12月果实成熟期 1月;采摘期 1月至6月。

论文作者:陈光辉,曹晖,李丹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4

标签:;  ;  ;  ;  ;  ;  ;  ;  

大棚草莓安全生产气象服务技术研究论文_陈光辉,曹晖,李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