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研究与内部控制论文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研究与内部控制论文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研究与内部控制

陶用裙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国际商学院,北京 100029)

[摘 要] 文章论述了目前国内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质量问题,分析了会计信息质量存在问题的原因既有企业外部的制度原因,也有企业内部的公司治理机制和内部控制原因。通过论述影响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建设中存在的关键管理缺陷,提出了相应的针对性对策和建议,为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机制,防范上市公司经营风险和市场风险提供一定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内部控制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上市公司拥有了更广泛的市场份额,但同时也面临着更激烈的竞争。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频频“爆雷”,财务造假事件层出不穷,究其原因,资本的逐利,监管部门力度不够,违法成本低,监管处罚不到位,没有规范的内部控制系统也是重要原因。接连不断的会计信息失真事件,包括伪造、变造原始凭证,虚报、漏报相关会计数据等在上市公司屡见不鲜,已经成为顽疾,严重威胁着我国资本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1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存在的问题

文章所述会计信息质量主要是指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本身是否具有可靠性、关联性及披露质量等。而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主要包括真实性与客观性等内容,文章首先总结了我国现行体制下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存在的问题。

1.1 内容的客观性与真实性备受质疑,年报信息整体可信度不高

可靠性是会计信息的基本质量特征,企业须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作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且过程中不得高估或低估。它们提供的信息应该客观地反映公司的经营和财务状况,而不是为了影响股价或操纵他人。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对投资者的决策和股票市场的秩序有着重要的影响。公司应确保披露信息的一致性,以免误导投资者。但是众多上市公司为了达到赢得市场的信任,提升股票价值等各种目的,采取非常手段,如通过企业关联交易来操纵利润,集团公司通常按需要内部定价以隐匿转移利润,利用会计政策变更虚增利润,虚减亏损等,在广大中小投资者眼里,部分上市公司提供的年度报告信息其实都是掺杂大量水分的会计信息,还有些上市公司为了吸引投资者的关注,故意编造误导性的陈述或者遗漏关键信息。为了节约成本或者虚增资产,很多公司经常在数据上进行人为变造,披露不客观、不准确的会计信息,使各利益相关方与外部投资者无法了解、预测与把握公司经营的具体情况,从而无法做出更明智的决定。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对投资者的决策和股票市场的秩序有着重要的影响。上述行为无疑对会计信息质量产生实质影响,直接会给会计信息使用者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所以,在广大投资者眼里,我国上市公司提供的会计信息整体可信度并不高。

1.2 会计信息内容与经营目标的相关性不强,决策使用的有效性比较差

为了更好地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的过去、现在或未来的情况作出最佳评价或预测,一般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求相关。投资者所关注的信息通常是事关公司发展的各类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因为此类信息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该公司的生存与发展,因此,证券监管机构要求上市公司披露任何与未来发展相关的信息,但实际情况是,年报中的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绝大部分是基于已经发生的,反映历史事件的信息。对于投资者来说,该类信息的时效性差,与经营目标的相关性不强,无法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并作出有效决策。虽然少数上市公司会披露少量有关未来发展的信息,但基本上比较笼统,无法为有效决策提供依据。

1.3 表达与披露不够及时,难以满足使用者的预期需求

一些公司的管理者由于担心投资者对公司前景的怀疑和股价下跌,不愿主动披露信息,因此其披露的信息不够准确和规范;有的不及时披露甚至什么都不披露,有的披露与真实相差甚远的财务指标,有的只给出没有价值的笼统含糊的信息,怕因信息不准确而面临诉讼。例如,他们几乎不披露预测会计信息、销售信息或市场份额;相反,他们只给出准确的利润预测。甚至部分上市公司为了隐瞒或粉饰重要利润信息,往往在相关活动或经济业务发生后再披露甚至不披露,有些公司年度报告甚至要在财年过去几个月后才公布,有些公司还根据自身需要来决定披露时间或某些重大事件,更有甚者少数公司甚至与非法投机商勾结,为谋取利益和操纵市场而随意披露,这些都从根本上降低了相关会计信息及其他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会计信息的失效及严重滞后也自然让投资者不能及时做出正确决策,从而极大地影响了信息使用者对信息的需求,也最终影响到广大投资者的决策和切身利益。而不及时信息也同样会使监管部门往往因为了解信息的不及时而难以确定一些重大事件何时发生,致使不能进行有效监管。

从目前中外企业管理实践的发展看,内部控制体系是一种内生的管理机制,体现在经营活动中。其自我调节和自我约束的作用在上市公司的风险管理中越来越重要。因此规划和运营的合理性和效率已成为衡量上市公司管理质量的重要指标。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全和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体系已与公司治理结构、组织结构、管理层级和经营过程紧密结合。然而,由于内部控制在完整性、全面性、灵活性和细致性等方面有诸多要求,许多公司尚无法满足这些要求。这种情况必将要求上市公司的管理者重新审视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不断创新,否则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将始终是一种低效的重复建设甚至停滞状态。

1.4 年报“补丁”与“重述”花样翻新,会计信息披露的规则缺乏严肃性

此处的公司年报打“补丁”是指近年来,按照中国证监会的要求,上市公司披露财务年报以后,由于种种原因需要发布各类补充公告或者更正公告的行为。“财务报告重述”行为,则是指有的公司因为经营环境等发生变化,甚至出现财务报告已经报出,却又声明无效,收回补充或调整信息后再行报出的行为,部分公司信息披露的形式过于随意,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缺乏严肃性和稳定性,是会计信息质量不高的体现。

2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现存问题的成因

(2)企业管理层应以动态发展和经济安全为立足点,不断完善内部控制机制。

内部控制体系是一套以自我调节、自我约束为目标的内生性管理机制,其有效性和不断完善对于处于激烈竞争中的公司至关重要,并且它的设计和运行可以衡量管理的质量和绩效。因此,研究内部控制建设中存在的关键管理缺陷,对于弥补管理缺陷、防范经营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目前认为内控缺陷的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内部控制与财务报告的可靠性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有效的内部控制能够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现代内部控制理论最初的目标就是防止错误和舞弊,且一直都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1992年,美国Treadway 委员会下属的发起人组织委员会(the 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s of the Treadway Commission,COSO)发表了《内部控制-整体框架》(Internal Control -Integrated Framework ,COSO 报告),提出“内部控制三目标论”,COSO认为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可以合理保证以下三个目标的实现:经营的效率和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合法合规性目标。

在图4基础上,控制器分别采用传统PID控制器以及多模型DMC控制器。分别对同一个被控对象进行给定值扰动实验,仿真比较上述两种种控制器在工作点1与工作点2的不同控制效果,分析两种控制方式的优缺点。

(1)管理层必须客观、全面地认识内部控制的功能和作用,避免内部控制建设和实施的极端性和片面性。

3 可行的解决方案

目前,在物资管理系统中,数据追溯和信息共享层面存在较大问题。系统能够实现各单据之间的参照引用,但是彼此参照完之后的单据信息却无法进行追溯,参照的单据上没有被参照单据的可追溯信息(如单据编号等),无法实现信息追溯。导致系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因数据追溯的问题,造成很多信息传递和查询障碍。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体系主要存在以下缺陷:(1)内部控制的应用理念滞后,管理层忽视了内部控制的扩大化和多元化;(2)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意识不健全,忽视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有机统一的本质属性;(3)防范内部控制风险的对策往往简单粗放;(4)管理者高估了内控程序的作用,忽视了内控程序的操作和实施;(5)管理层往往盲目追求内部控制的拓展和理解,忽视了成本与效益的平衡。

导致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存在问题的原因既有企业外部的制度原因,也有企业内部的公司治理机制和内部控制原因。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在对财务舞弊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和研究时,普遍认为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完善是财务报告舞弊的主要原因之一。

系统上电后单片机对各个模块进行初始化,震动传感器、蜂鸣器、发光二极管、红外遥控处于关闭状态,SIM908模块进行初始化,开启GPS和GSM功能。通过红外遥控器发送布控指令,HX1838红外接收头接收到指令后,SW-420震动传感器将车辆当前情况实时反馈给单片机处理。单片机通过对电平的判断,确定车辆目前的情况,从而决定是否开启声光报警,当发生误触时,控制者也可通过红外遥控器手动关闭报警。当车辆被盗后可以通过短信发送指令,控制SIM908模块发送车辆的实时地理位置信息。系统主程序流程图如图7所示。

(3)管理层应消除内部控制改进实践中的冲动决策行为,并将“设计、操作、监控和评价”作为内部控制建设的最终目标。

发展农产品电商产业,通常情况下主要是使用电脑或互联网开展业务。而在广大基层地区,受农户和经营者受教育水平以及传统交易习惯的制约,他们不能很好的接受新鲜事物,部分农产品种植户和经营者难以在较短时间内适应互联网营销思维,不能熟练应用电脑开展电子商务操作。由于农村地区文化环境普遍较差,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懂得农产品电商经营的管理人员严重不足,从而极大的制约了农村电商产业的发展。

(4)管理者必须积极探索和借鉴国际上先进的内部控制理念,完善国内内部控制体系。同时,管理层还应追求一个健全的内部控制标准体系,并不断探索和完善内部控制质量标准。从所有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来看,一套包含评价、应用和认证的准则毫无疑问有助于内部控制的实施。通过这些途径,可以实现内部控制的最终目标——自我调节和自我完善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张力上.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与分析[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36-38.

[2]贺欣.内部控制有效性与财务报告可靠性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3]孙永尧.内部控制案例分析[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7.

[4]叶陈云.制度环境,审计行为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研究[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4.

[5]张俊民.内部控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6]胡志容.内部控制与现代审计初探[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3.

[7]蒋尧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性与虚假陈述[J].会计研究,2004(1).

[8]CHENYUN YE,JINGWEN LI,ZHIHUA XIE.The essential management defects and constraint strategies in the internal control mechanism of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C].Dengleng:2011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IMSEC),2011:5227-5229.

[中图分类号] F253.7

标签:;  ;  ;  ;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研究与内部控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