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期刊功能的异化与回归_核心期刊论文

核心期刊功能的异化与回归_核心期刊论文

核心期刊功能的异化与回归,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核心期刊论文,功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核心期刊是指那些信息密度大、内容质量高、论文寿命长、被引率、被索率、被摘率、借阅率等较高,能代表某学科、某专业最新发展水平和趋势的期刊。核心期刊(Core Journals)本是文献计量学中的一个学术概念,主要用来为图书馆馆藏建设或文献数据库建设提供优选期刊服务。20世纪90年代以后,核心期刊与论文评价、期刊评价逐渐联系紧密起来。随之,核心期刊的功能被扩大抑或异化。笔者以为,核心期刊的功能与效用应该回归,把核心期刊作为评价论文水平、期刊质量的唯一标准有其局限性。

一、核心期刊的由来

1934年英国文献计量学家S.C.布拉德福在第3550期《工程》杂志上发表了“专门学科的情报源”一文,文中首次提出了文献集中与分散规律,即布拉德福文献分散定律。该定律指出:如果将科技期刊按递减顺序排列,则可分出一个核心区和相继的几个区域,每区刊载的论文量相等,此时核心期刊和相继区域期刊数成l∶n∶n[2]……的关系。这一定律不仅说明了核心期刊的客观存在,而且揭示了文献分布的集中与离散规律。某一学科的大量论文高度集中在少数专业期刊中,此所谓“核心期刊效应”。后来人们将核心区少数信息密度大、载文量多的期刊称为核心期刊。

20世纪60年代,随着文献计量学的发展,人们寻求定量测评核心期刊的方法开始利用一次文献、二次文献(文摘、题录、索引)、流通量和引用文献(被引量)对学术期刊进行统计分析。1963年美国的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出版问世,其创始人美国著名的文献学家加菲尔德在以引文作为新的文献检索途径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新型文献数据库,并建立起引文索引系统和引文分析理论体系。1971年,加菲尔德在对SCI收录的2,000种期刊中的10万条参考文献统计分析后证明了文献集中的规律,形成了著名的加菲尔德文献集中定律。该定律进一步证明并发展了布氏定律。加菲尔德认为,布拉德福定律不仅适用于自然科学类的期刊,也适用于人文和社会科学类期刊,自此开创了以引文分析遴选核心期刊的先河。

不论是布拉德福定律还是加菲尔德定律,其出发点都是描述文献发表和使用的集中性特点的,阐述的是文献分布客观存在的事实,同时提出了读者文献检索的实效。

我国对核心期刊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当时主要由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以及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开展对核心期刊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我国期刊事业迅猛发展,期刊数量急剧上升,同时,物价上涨波及期刊涨价。为使图书馆能够在有限的经费中有选择地采购到有限数量的“重点馆藏期刊”,对核心期刊的研究与需求成为期刊研究的热点。1987年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编制出版了《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1990年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共同主持了核心期刊文献计量学课题研究,《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1992年版)应运而生。《总览》的出版在当时无网络或网络不发达的情况下,对于图书馆等部门用较经济的时间和资金购买和收藏较为重要的期刊,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核心期刊与期刊评价、论文评价、职称评定联系了起来。自此,对核心期刊的争议开始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

二、核心期刊功能的异化及原因

(一)核心期刊功能异化的表现

1.应用范围扩大化。核心期刊原本是为图书情报管理工作所用,是为图书馆藏书建设服务的。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核心期刊的这种基本功能却被淡化、被遗忘,取而代之的则是今日较为盛行的衡量期刊质量与学术论文水平的标准。核心期刊的地位日益上升,应用范围逐渐扩大,远远超出了图书情报系统,在学术界、期刊界、出版界、科研管理界作用凸显,声名鹊起。2.研制单位多样化。核心期刊研制单位日益增多,除北京大学图书馆外,还有中国科学院、中国社科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技信息情报研究所、国务院学位办、南京大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卫生部、科技部等等,甚至各高校和科研单位为了量化教师及研究人员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成果,也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各自制定了“符合本单位具体情况”的核心期刊表或核心期刊目录,大有遍地开花之势。3.期刊质量标签化。期刊主办者对能否入选核心期刊极为重视。有的入选学术期刊在封面上标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等,有的甚至标注有五个以上的“头衔”,以此证明本期刊的地位与水平。4.学术空气功利化。核心期刊现象对学术界、期刊界、图书情报界产生的负面影响就是使学术空气变得更加功利化。对于学术研究人员来说,论文在哪家刊物上发表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因为只有发表在核心期刊上,对评职称、晋级、拿津贴才有用,而且为了文章能被核心期刊刊载,有时不得不开展各种公关活动。对于期刊尤其是核心期刊主办者来说,面对着数量庞大的人情稿、关系稿往往进退两难,不知如何招架。一些期刊社为了本刊能被评上核心期刊,一味地迎合遴选标准,不惜丢掉传统特色。就拿版面费来讲,核心期刊的定价也比非核心期刊高。由于核心期刊的马太效应,结果只会强者更强,弱者更弱。各个图书情报研究机构也纷纷推出自己评选的核心期刊目录,以便于在核心期刊风潮中淘得一桶金。一时间,各种版本的核心期刊目录充斥于全国。

(二)核心期刊功能异化的原因

1.学术评价的需要。事物间差异是绝对的。期刊与期刊之间、论文与论文之间水平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现象。正因为差异的存在,评价工作就是必要的,学术评价也才被赋予了实质性的意义。20世纪90年代前,判定论文学术水平的高低是依据学术论文被刊载于哪一个级别的刊物上。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新闻出版署对传统刊物级别的否定,原有的依据刊物级别来判定学术论文的水平这一简便易行的方法便被抛弃。主张将学术成果评价简单化的人们在衡量学术论文水平时失去了一个简便易行的标尺。这时,恰逢核心期刊的研究在我国正在形成气候,研究成果一一涌现。为了避免同行专家定性评价的主观性弊病,追求达到客观性、简便性和易操作性的目标,核心期刊作为判定期刊等级、优势,判定论文学术水平高低的功能被科研管理与评价部门看好便应运而生。利用核心期刊代替行使部分评价论文的职能,不仅能简化评价手续,提高评价效率,而且能解决因评审者不是同领域或同专业方向的专家很难公正评价其论文的难题。对原有功能的异化也从此开始。2.科研管理部门的推动。我国一些科研管理部门在科研评价工作中热衷于量化,将核心期刊的功能扩大化,把文章能否发表在核心期刊上作为衡量论文水平高低的依据,把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的多少作为职称晋升的依据。他们认为此举是科研成果鉴定科学化的进步,而忘记了有些科研成果特别是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成果的评价还需要去定性。科研管理部门把本来极繁杂、极细致的科研成果的评价工作完全用“核心期刊”这个标准去衡量,其实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懒惰的表现。谁能规定各个大学和研究机构的教师及科研人员在评职、晋级、分房、发放津贴时,必须在何种期刊上发表几篇论文?谁有权力规定硕士生、博士生需要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几篇文章方可毕业?谁可以规定在何种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就将科研成果评为几等?只有相关的科研、评价部门才有此权力。

三、核心期刊不能作为衡量学术水平的唯一标准

(一)对核心期刊遴选指标的透析

1.数量指标与质量指标的矛盾难以判断期刊质量。核心期刊的遴选指标既有数量指标又有质量指标。例如“载文量”考察期刊刊载某学科论文数量的多少,而“文摘量”重点考察期刊刊载文章的学术质量。二者同处于核心期刊评价标准之中,人们很难分别出某种期刊入选是因为其质量指标还是数量指标。因此,说服力不强。比如,一些质量较高的专业期刊载文量很小,而现有的核心期刊目录中的有些期刊之所以被入选“核心”,载文量大就起了决定性作用。那些容量大、出版周期短的期刊更易于进入核心期刊的事实,造成了以发表文章数量论期刊质量的悖论。2.把“被摘量”、“被引量”作为遴选核心期刊的重要指标并不科学。被摘引量少,不一定意味着刊物内容质量低。被摘引多的学术论文多为理论性的、基础性的和涉及专业面较宽的论文。另一些在极专业领域,涉及面窄,甚至带机密性的高科技应用论文,被摘引用量虽不多,但其质量是很高的。摘录、引用、转载等概念情况很复杂,其用处与意图之间差别很大。摘引量虽然有些是论文质量价值的表现,但不全能显示论文的质量,如有的可能是为了反对论文观点的批判性引用。因此,不能以摘引量来判断所摘引论文的质量,更不能以此来决定该期刊的质量。另外,从引文量上看,我国的月刊、双月刊、季刊占期刊总数的95.9%,大多数期刊的年发稿量不足300篇,而英美等期刊大国大多数为周刊,年发稿量都在数千篇。引文量国外平均16条/篇,国内平均是6条/篇。依据核心期刊的遴选方法,无论怎么筛选,我国的核心期刊数量必然过大、过滥,难以起到“核心”的作用。

(二)核心期刊的水平不一定都高于非核心期刊

核心期刊与非核心期刊之间并没有绝对的或客观的界限,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由于核心期刊的研究方法和评选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片面性和人为的主观色彩,期刊的传播渠道和范围等因素也会给评选带来一定影响,因此,在核心期刊的评定中,遗漏和误选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三)核心期刊与非核心期刊之间的论文质量并非存在绝对差异

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质量整体水平高,并非每一篇论文的质量都一定高,一些优秀论文则可能发表在非核心期刊上。高质量的期刊发表的文章不一定篇篇是精品,特别是在我国期刊界没有普遍采取匿名审稿制的情况下,人情稿、关系稿在任何一本高质量的刊物上出现都是司空见惯的。因此,评定一篇文章质量的高低只能从文章本身着眼,以其所发表期刊是否“核心”来论质量的“出身论”是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同理,核心期刊之间的论文质量存在差异;同一核心期刊上不同栏目或同一栏目的论文也是存在质的差异的。

(四)综合性期刊进入核心区域者寥寥,降低了核心期刊的代表性

学科专业性特点使核心期刊的遴选有所偏颇。由于核心期刊有着明确的学科范围,这就使得不少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综合性期刊无缘进入核心区域。由此形成了某些入选的专业核心期刊的质量明显低于综合性期刊的质量的局面,也造成了同一篇论文发表在专业核心期刊上和发表在综合性期刊上竟获得两种截然不同的学术水平评价的怪现象。这种不公正对人文社会科学类综合性期刊尤为突出。“核心期刊”的概念在国外是从自然科学期刊中引出来的,而且大多是专业性自然科学期刊。现在把它引入中国,又用于评价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就会发生对象错位等水土不服的不适应。另外,我国很多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多是学科综合性刊物,形不成一个学科核心,虽然期刊学术水平很高却难以进入核心期刊目录(例如很多大学的学报等),从而降低了核心期刊的代表性。

(五)参加鉴定的专家数量少,影响核心期刊的权威性

从我国目前最具权威的《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的评估过程得知,学科专家鉴定这一步骤是要延聘具有较高水平的、目前正活跃于各学科领域的专家,把与其相关的初步认定的学科核心期刊表送请他们审查鉴定。每一学科的专家人数不少于三位。根据专家所提出的意见,对已初步认定的该学科的核心期刊表作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实际情况是,根据原国家教委科技司的资料统计,我国现有一级学科80个,二级学科几百个,三级学科几千个,刊登相关学科论文的期刊达几千家。而《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的专家组成员只有三四百名,数量较少,且地域局限性较强,不具有普遍代表性,难以建立真正的具有权威性的核心期刊体系。

(六)评价效用的滞后性使评价标准失去了准确性与公正性

由于核心期刊主要是根据期刊在过去某一段时间内的文献计量来评定的,因此,核心期刊反映的实际上是过去发生的事件,它只有只应在一定时域内才有意义。一些研究显示,即使单纯从文摘和索引的角度考察,核心期刊至少也会滞后4年~5年;而如果考虑到论文发表时差和最佳被引年限,则滞后的时间至少是7年~8年。核心期刊这种固有的滞后性必然导致部分核心期刊从公布之日起就已经在质量上发生了变化,甚至变为非核心期刊。然而人们往往认为核心期刊的有效期是从其公布之日起所经历的一个周期。因此,简单地以核心期刊作为论文学术水平的评价标准是谈不上准确、全面,更谈不上公正性的。

四、核心期刊的功能应该回归

(一)与时俱进,探索科学、公正的评价标准

尽管核心期刊的评选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和不足,把核心期刊的功能扩大化也带来了许多弊端,但是应该承认,上述做法还是有其合理性与积极意义的。首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期刊之间的规范竞争,也起到了一些减少人情稿和关系稿数量的作用。其次,将核心期刊的理念引入学术评价体系,至少要比传统的那种按级别、论资历、凭印象的评价要公正和客观得多,可以说是学术评价制度的一种进步或一种有意义的探索。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科发展多元化,期刊出版也呈现出纷繁复杂的局面。期刊数量在增加、质量也在发生着变化,尤其是进入了信息社会的今天,网络的普及、电子版期刊和网络期刊的出现使固用的评价方法和评价依据面临着挑战。完善和改革现有的评价方法及评价体系的课题已被社会实践推到了迫在眉睫和当务之急的地步。

(二)核心期刊的功能应该回归

对核心期刊的研究应继续深入,核心期刊的评选应继续进行。按照一定标准将期刊分为核心与非核心,对其进行客观评价,这是社会的需要。让核心期刊的功能尽快回归到为图书馆馆藏建设或文献数据库建设提供优选期刊服务的原始功能上来,研究与强化这种功能,是图书情报界的任务,也是数据库建设与信息网络技术结合要解决的问题。

核心期刊具有学科性、代表性、权威性和动态性等特点,在图书情报工作中,核心期刊的功能主要是:第一,为期刊采购、馆藏评价提供参考依据。第二,为图书馆指导读者阅读提供依据。第三,为数据库建设提供支持。让核心期刊回归到为上述功能服务是它存在的应有之义。

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的日臻完善,为数字化图书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和技术条件。但从读者阅读习惯上讲,大部分读者仍然习惯于阅读印刷型文献。因此,传统文献是图书馆信息资源中最基本的馆藏,是满足读者信息需求的最直接的资源。在网络环境下,搞好传统文献的借阅工作仍然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实践需要核心期刊为馆藏建设发挥自己的作用。另外,电子版期刊、网络期刊的发展也同样需要一种核心期刊作为评价和筛选的工具。至于遴选的标准、如何操作等,这就是亟待我们去研究和探索的新问题,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标签:;  ;  ;  ;  

核心期刊功能的异化与回归_核心期刊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