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课例研究论文_李仕韬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课例研究论文_李仕韬

(四川师大附属第一实验中学龙泉校区 李仕韬 610103)

摘要:中学英语课程中的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有效途径。但是在目前的英语阅读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有:1重语法,轻阅读;2阅读策略单一;3忽视人文品质;4应试过度,漫无目的。本文将基于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探索,对教学课例进行改进设计,从中得出教学启示。

关键词:英语阅读;批判思维;课例;

一、课例改进

本节课选取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Unit 5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rainstorm came? Section A 部分的阅读课文。经过与其他教师一起议课和评课,为了尝试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在阅读教学中的渗透,笔者对课例设计进行了改进,以下是改进的教学设计。

Step 1 Lead-in

Make students have a free talk: 1.What kind of weather do you like ? Why?2.Make a statement: Bad weather can influence our life.

【评析】教师更改了引入部分的教学设计,用贴近生活的问题来驱动学生靠近阅读主题。同时教师也巧妙地让学生对不同天气的喜好程度,有意识地铺垫学生对于天气的情绪,为接下来的暴风雨出场埋下伏笔。

Step 2 Before reading

1. Show the topic picture and describe it.

【评析】跟之前的设计不一样,老师在正式阅读开始前还增加了一个读前活动,同时,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对于主题图和标题都进行深刻解读,可以有效刺激学生的思维能力,而通过读图和读标题就已经把学生带进了阅读的范畴,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Step 3 While reading(skimming)

1.Ask students to skim the passage and answer “Who were the ‘people’?” and “Where was the storm?”.

【评析】教师依然保留了以storm发生的时间顺序来划分文章结构,但是步步为营地给学生渗透阅读策略。这里就采用了跳读方式,让学生有目的的寻找答案,指令清晰,任务明确,用半开放式的问题得出结论。

Step 4 While reading(scanning)

(Before the storm)

1.Make students scan the passage and complete the chart of“Before the storm”.

2.Invite some students to present what they have written and present the pictures of wood, black sky and etc. Orderly.

3.Make students think and answer “Why did they need these things?”

(During the storm)

1.Make students scan the passage and complete the chart of “During the storm”.

2.Invite some students to present what they have written.

(After the storm)

1.Make students scan the passage and complete the chart of “After the storm”.

2.Invite some students to present what they have written.

【评析】这是阅读的主体部分,教师对storm的前中后都做了深刻的文本解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课堂有很多师生的互动,在每个小环节结束后,教师也并不急于推进,而是以核对答案为契机,带领学生在此解读文本,提炼升华。遇到问题要学生联系生活进行思考,或者基于物品功能进行分析,是锻炼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有力措施,也从枯燥的文本中提取出了生活的新鲜,学生的思维也能继续保持活跃状态。

Step 5 Post reading

1. Conclude the passage with students and make a mind-map.

2.Ask students to answer “How did Ben feel before/during/after the storm?”.Then present the topic sentence: Although the storm broke many things apart, it brought families and neighbors closer together.

【评析】虽然教师的课件上已经呈现了对文本很好的解读,但教师依然用新的板书生成来与学生一起再次整合。之前的设计中也有类似的活动,但是活动完全开放给学生,目的性不强。在这个环节中,老师引领学生按照事件发展顺序逐步回忆,并呈现关键词信息,生成一张思维导图。这样的设计给了学生一个全篇概念,阅读更上一层楼。同时 教师通过“How did Ben feelbefore/during/after the storm?”.这个问题,让学生根据具体事件对Ben的情绪做适当的推断总结,也为后文的情感灌输和思想升华做了很好的铺垫。

Step 6 Discussion

这个讨论环节是阅读的升华。教师聚焦题目中的closer,让学生思考为何要使用比较级而非原级,从词语意义本身联想到当时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接下来教师带领学生探讨类似的情况还有哪些?这样联系实际生活的方式就比之前的处理要融洽的多,学生有了情感解读的基础,话题展开效果就比较好。然后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讨论在这样的灾害面前我们应该怎么做。学生这里的讨论过度非常自然,这与教师之前层层递进的铺垫有很大关系。最后一个讨论环节更是一个点睛之笔,教师联系了1单元公交司机路遇晕倒大爷的故事,让学生讨论这样的困难面前我们应该如何帮助别人,这与时下比较热门的话题“扶与不扶”相联系,把学生的思维高度从生活话题提高到了社会话题,也是学生社会价值观的一次有力规整。

Step 7 Homework

Act out the three parts of the story in groups.

【评析】课后作业采用了之前设计中的一个环节,趣味性较强,适合学生课后发散,且兼顾了复习的目的。

二、教学启示

阅读中的批判性思维是一种深层次的阅读策略,它要求学生利用预测、分析、质疑、推断、总结、评价等申辩性的思维方法,对文本蕴含的信息进行认知、理解与加工,然后进行对文本的解读、分析和评价,从而达到对文本的深层次理解。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可以注意从以下三方面注意:

1. 立足教材,剖析文本,激发思维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可以以现有课程中批判性思维模式和纯粹的批判性思维课程为载体进行学习。对于中学而言,在现行课程体系中加入思维模式培养是比较切实可行的方案。教师以教材为基础,在培养双基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对于文本的探究意识,所以教师对于教材的解读就要更加深入,提出更多开放性的、深层次的、拓展新的问题,让学生的思维和文本有更多的接触。

2. 占领文化高地,培养国际视野

阅读策略具有多样性,是因为阅读材料内容具有多样性。现在许多的阅读材料都属于跨文化的范畴,这也是应教育国际化的需要。语言学习不能脱离文化学习而孤立进行,建立在有文化内涵基础上的语言学习,才是真正有意义的学习。当教师在处理具有文化色彩背景的阅读材料的时候,一定不要轻易地以完成任务的模式“速战速决”,要悉心地赏析材料中的文化,以此为主线来展开阅读教学。

3. 重视评价体系,完善思维培养

我们知道,学生在课堂上的生成,如果缺少了评价,将会是非常空泛的。而在阅读教学中,尤其是加入批判性思维培养的阅读教学中,教师更要注重对于学生思维产出的评价。从学生层面来讲,阅读评价是多元化的,可以对文章内容进行评价,也可以对作者观点进行评价,评价可以是赞同欣赏的,也可以是反对质疑的,学生评价追求的是多元开放性的价值取向。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形成的过程,也关注产生的结果,把学生思维的过程和学习的结果高度结合起来。

对于一篇常规性的阅读,教师要在阅读框架搭建上给与学生足够的指导,引导学生对文章的整体、细节、结构层次进行评价。对于文章的内容,教师通过依文设问、深挖文化、加入对比、引导反思、表达三观等方式,让学生最大程度与作者产生建立在文本基础上的共鸣,从而让学生对作者写作意图、写作手法等进行高层次的评价。在学生完成这些文本内容的同时,学生内心形成有效的自我评价模式,为学生今后的自我阅读学习提供可行的途径,也能让学生不断地从阅读中体验成功,寻找自信,最终实现提高语言综合能力,全面发展的目标。

论文作者:李仕韬

论文发表刊物:《未来教育家》2019年0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0

标签:;  ;  ;  ;  ;  ;  ;  ;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课例研究论文_李仕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