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全民参与平台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_正能量论文

构建全民参与平台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_正能量论文

打造全民参与平台,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全民论文,核心论文,体系论文,价值论文,平台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安徽省铜陵市认真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通过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拓展道德实践,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形成尊老爱幼、扶贫济困、扶弱助残、礼让宽容、诚实守信的人际关系,让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仁、义、礼、智、信”与现代精神文明完美结合,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准则与内在追求。

一、典型引路,以德育人,让广大市民在参与中受到启迪与感悟。

2011年,铜陵市根据中央文明委的要求,为进一步提升全体市民的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在全市广泛开展以“我推荐、我评选、我学习”为理念的“铜陵好人”评选活动。

为广泛发动全市人民积极参与“铜陵好人”评选活动,该市以“五推荐、五评选”为程序,自下而上,进行层层推荐,层层评选。“五推荐”,即居民(村民)向楼栋长(村民小组长)推荐、楼栋长(村民小组长)向楼栋所在的小区党支部(村党组织)推荐、小区党支部(村党组织)向社区党工委(乡镇文明委)推荐、社区党工委(乡镇文明委)向县区文明委推荐、县区文明委向市文明委推荐;“五评选”,即分别评选出楼栋好人、小区好人、社区好人、县区好人和市级“铜陵好人”。以“尊重民意、公正公开”为原则,每月评出4—5名“铜陵好人”,并在好人所在社区或单位进行分个命名表彰,提升好人在当地的知名度与影响力,让群众感受到好人会有好报;在报纸、电视、电台和主要网站等媒体上开辟“专刊”“专栏”“专版”,每周跟踪报道一名“铜陵好人”,采访“铜陵好人”的先进事迹,报道市民对“铜陵好人”的热议热评,以放大“铜陵好人”的评选效应。

二、教育引导,以文化人,让市民在继续教育中提升自己。

多年来,铜陵市广泛开展市民教育活动,加强市民学校建设,全市党政机关以及企事业单位共建立了400多家市民学校,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市民教育,组织开展文明礼仪教育、业务讲座、理论研讨等,如市人民医院利用市民学校,每周都要开展2—3次市民教育,组织干部职工学习文明礼仪、业务知识、生活常识、市情省情和国内外形势等,医院市民学校每次提前张贴授课告示,告知授课时间、内容、主讲人等,医护人员下班后主动去市民学校去听课。

铜陵还在每个社区设置了市民学校,每个社区都建立了社区讲堂,整合社区资源,让住在社区的各类专业人员和辖区单位里的专业人才,到社区讲堂讲课,让社区居民接受教育。如阳光社区的“阳光讲坛”,定期邀请相关部门领导、专家和学者,开展贴近居民生活、服务居民群众的法律法规、交通安全、环保卫生等专题讲座和论坛,传递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理念。社区居民通过交通安全讲坛的宣传和教育,对交通安全法规和交通安全常识知晓率达90%以上,社区内机动车上牌率达100%,是铜陵市唯一被推荐申报“全省交通安全示范社区”的社区。同时“阳光讲坛”的老年大学,开设了诗词班、书法班、舞蹈班等十多项符合老年人需求的课程,社区居民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课程,有的居民甚至同时报2-3个班。“阳光讲坛”老年大学充分调动社区业余文体队伍的积极性,使社区文化异彩纷程,不仅在社区内起到了影响和带动居民崇尚健康文明生活的作用,培养了社区居民健康向上的生活理念,也架起党员和居民、居民和居民之间的连心桥,加深了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三、志愿服务,以行助人,让广大市民在爱心传递中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铜陵市提出“有困难找志愿者,有时间做志愿者”,让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成为社会时尚。精心组织开展“学雷锋、讲文明、树新风”铜都志愿服务活动,让城市的各个角落充满了爱的气息。2005年该市成立了铜陵市志愿者协会,下辖13类志愿者协会,发展会员团体100多个、志愿服务分队428支,全市志愿者注册登记人数为十万多人。广大志愿者在奉献社会、服务群众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涌现出雷锋爱心车队、爱心家园义工分会、义务献血服务队、王铜陵下水管网疏通便民服务队等品牌志愿组织,在扩大志愿服务活动影响的同时,吸引了更多的市民参与到志愿服务的公益行动中来。家住螺蛳山社区的退休老党员宁衍鑫同志,退休后不计得失,积极参加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热心助人,义务为社区巡逻,维护社区治安,主动调解纠纷,化解邻里矛盾,为社区居民默默工作、无私奉献。2011年3月18日凌晨4时许,宁衍鑫老伴何卫东,接到丈夫宁衍鑫因意外摔伤住院的消息后,心急火燎地赶到了病房。躺在病床上的宁衍鑫已经处于半昏迷状态,见到老伴后,他断断续续地说:“西服……口袋……”何卫东阿姨还以为是丈夫哪件西服口袋里有什么贵重的物品,当她又听见丈夫艰难地说出“袖章”后,一下子明白了。她急忙找来丈夫头一天在社区义务巡逻时穿的旧西服,在口袋里找到了叠得整整齐齐的志愿服务红袖章,递给丈夫。此时已经极度虚弱的宁衍鑫,颤巍巍地将红袖章戴在了妻子的胳膊上,并艰难地说出了“巡逻”二字。这个常人极易完成的动作,他却花了十多分钟。完成这个动作后,宁衍鑫似乎完成了一个重要的托付,之后就陷入昏迷。3月20日,宁衍鑫不幸去世,“巡逻”二字成了他留给妻子的最后遗言,体现了一个老党员的道德品格和大爱作风。铜陵市象宁衍鑫这样的典型还有很多,先后涌现全国“百万青年志愿者助残行动”先进集体1个,全国“志愿助残阳光使者”1名,全国关爱留守儿童先进工作者10名,全省青年志愿服务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14个。

铜陵市“雷锋爱心车队”是全市出租车驾驶员自发组织成立的,几年来,爱心车队为全市高考、中考免费接送考生20000余人次,与此同时,每逢端午、中秋、国庆等传统和重大节庆日,都要免费接送敬老院、社区空巢老人出来看看城市变化,每逢“五一”“六一”等特殊节日,还分别接送劳动模范、留守儿童和伤残军人出来看看,很多出租车驾驶员与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结对帮扶。尤为可贵的是,在爱心车队中还有几辆私家车,原来这几辆私家车车主曾经是开出租车的,他们是爱心车队的队员,现在他们已经改行从事其他工作,但他们不愿退出爱心车队,买了私家车后依然继续他们的爱心事业。总之,爱心车队在拾金不昧、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等方面做的好事更是数不胜数,先后涌现出杨文革、徐文虎、张翠萍等一大批全国见义勇为好司机、全国劳动模范、“中国好人”以及省、市道德模范等一大批各类先进典型。

通过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让人们感受到社会处处充满爱,使“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成为铜陵人的自觉行动,中国社科院与城市竞争力研究中心日前发布有关城市竞争力的报告称,在安徽省16个城市中,铜陵市幸福感指数竞争力排名第一。

四、环境育人,以人为本,让广大青少年在快乐中健康成长。

铜陵始终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在基础教育中全面实施均衡教育,并取得了明显成效,被社会各界誉为铜陵模式,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肯定;在加大对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力度同时,加强校园外青少年活动场所的建设力度,如乡村少年宫、社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社区心理健康咨询室以及留守儿童之家等场所遍布全市各乡镇、社区,真正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格局,使未成年人拥有温馨和谐的成长环境。

铜陵市在全市每个乡镇和部分社区建设了少年宫,成立乡村(社区)少年宫志愿者服务队,由全市各中、小学校从事艺术类教学或有艺术特长的教师和全市各文学艺术协会会员、各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民间艺人等组成,根据他们的特长,分别担任乡村少年宫不同专业的辅导员,把未成年人的课外时间由分散状态转变为有组织状态,让广大青少年在活动中锻炼动手动脑能力,达到养德、益智、求乐、健身的效果,同时,更加关注单亲家庭子女、贫困家庭子女、留守儿童等几类弱势青少年群体。

铜陵县西联乡和中心学校少年宫以“给孩子一生的幸福,给家长永久的喜悦,给社会良好的回报”为主线,以“德能双馨”为目标,以“文明、进步、多元、和谐”为主线,以“泽能润德”为切入点,从“感恩教育”奠基、社团活动引领、行为习惯培养、特色教育明显、体验活动创新等方面入手,逐步构建让学生快乐成长的素质教育特色,真正让学校乡村少年宫“真”起来、“动”起来、“实”起来、“活”起来、“立”起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标签:;  

构建全民参与平台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_正能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