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减负增效的路径探讨论文_王套山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减负增效的路径探讨论文_王套山

摘要:“减负增效”是如今教育理念改变的新思想,是如今教育教学的热门话题。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减负、增效是改善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改进教学方法、合理安排练习都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教师要努力反省教学上的不足之处,增加精华部分的教学,减少事倍功半的教学活动,这才是提高整体教学水平的根本。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减负增效;路径探讨

引言

教育思想和理念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更新,对小学生进行课业负担及心理负担有效减轻,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质量。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老师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实现对学生的素质教育。

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开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采用减负增效的策略。减负是减少学生的课业负担,减去学生的心理压力,增效是指教师通过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改变教学方式来改善教学质量。小学数学老师一般采用灌输法来传授知识,忽略了学生之间的认知水平差异,学生整体的学习积极性不足,导致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得不到保障。采取了单一的方式设计教学目标,结果导致学习能力差的学生跟不上,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没有提高自身的水平。广大人民教师要深刻认识到减负增效工作的必要性和紧急性,努力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贯彻素质教育的理念,明确教学目标,采取高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减负增效的策略

2.1提高课堂趣味性,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

如何使学生从繁重的课业中解放出来,教师要进行深入思考,绝不能走进减负的误区。减负不仅指的是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还要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在教学中,仍有部分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采用知识灌输的教学模式,并且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看得过重,而不注重学生思维的培养。他们往往给学生布置过多的作业,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心理负担较大,导致教学质量难以提高。新一轮教学改革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与感受,使学生能够快乐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开展教学游戏,或运用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提高课堂趣味性,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从而使学生能够心情愉快地进行学习,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

2.2培养学生质疑意识,鼓励学生主动参与

(一)学生主动参与,积极自我展现

在教学中,老师要确保学生在民主的教学环境中,要对学生的眼球进行吸引,对其大脑进行刺激,激发学生产生兴奋情绪,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使学习的知识能深刻的印在学生的大脑中。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可以有话说,能发现新知识,接受新内容,增强新能力。小学数学课堂中老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自由发挥,各抒己见,积极交流,让学生没有心理负担的情况下积极参与学习。

(二)培养学生质疑意识

产生疑问是数学思维的开始。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培养,使学生产生疑问,激发学生思维积极性,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探索精神,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和全面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好的方法是自己积极发现问题,能产生疑问和研究疑问,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这需要学生敢于产生疑问和解决疑问,同时老师要及时引导和补充。在具体的数学教学中,学生不能发现问题,老师要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给学生提供更多动口、动脑机会,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提高学习效率,减轻学习负担。

2.3做好上课准备,把握教学时间和选择最佳教学方法

数学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其中包含大量日常生活所用得到的数学知识,是学生深入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打牢这一基础对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教师在教学之前,应认真备课,既要备教材,也要备学生,充分做好上课准备。但有些教师的备课较为粗略,没有对各数学板块的讲解确定一个较为合理的时间,也没有对各个数学知识点所应运用的教学方法进行思考和谋划,从而导致课堂教学松散,随意性较强,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低下,不但没有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反而增加了学生的理解难度。因此,教师严谨且充分的课前准备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对教学时间的把控,以及对教学方法的运用。此外,教师在备课时,还要考虑哪一部分知识是教学重点和难点,哪一部分知识是学生容易掌握的,以便对教学时间进行合理分配。对于不同的数学知识点,教师应当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例如,在对图形知识点进行讲解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更加直观地学习数学知识;在对数的运算知识点进行讲解时,教师应注重对练习题进行讲解,加强学生对运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教师要针对不同知识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2.4创新教学观念

学生之所以会产生沉重的教学负担,是源于教师的陈旧教学观念。比如,学生的智力水平、认知程度存在差异,但是教师却按照一个标准要求学生达到同样的目标,这样既不现实,效果也不明显。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注意均衡难度,了解班级内大部分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和学习情况,不要给学生太大的课业压力,让学生难以完成作业。陈旧的教学观念不仅浪费了教学资源和教师精力,给学生带来了心理负担和课业负担,而且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作为学习过程的组织者,教师要努力发挥创造性,引导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帮助学生接受知识,并不断反思和改进教学方式;要平等对待学生,这里的平等不是指以同一个标准要求学生,而是指要学会热爱和尊重学生,不能因为学生成绩好就重视,成绩差就放弃,学习不够努力的学生也需要鼓励和支持;认识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和天赋不同,优秀的学生普遍存在,只是存在的领域不同;不以分数为判断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2.5合理设计和布置作业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减轻学生心理负担,学习更多数学知识,同时,更要在课后作业中减轻学生压力。作业的设计要精,和生活实际相结合,选择有趣的具有代表性的数学习题让学生在课后研究和写作。布置的作业要高质量,形式多种多样。因此老师要对学生详细了解,根据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程度,设计适合学生的习题,让学生巩固知识的同时,产生学习和研究数学知识的兴趣,避免厌烦心理。作业不能只是枯燥的计算,要有听、读、写等各种形式,以此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例如,让学生把当天的新知识讲给父母听,学生自己出题互相习作和批改,开展小组讨论等,学生作业轻松,知识巩固及时,真正减轻学生学业负担。

结语

新课改实施以来,我国的小学数学教学开始有所改观,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一致认可。因此,继续推进素质教育、普及减负增效的教学理念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师应当重视学生的个性和差异,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改变教学理念,做好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参考文献

[1]戈燕.精彩,从课程减负提质开始[J].基础教育研究,2018(13).

[2]谢素珍.探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升的有效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3).

[3]杨娜.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减负提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10).

论文作者:王套山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7月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0

标签:;  ;  ;  ;  ;  ;  ;  ;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减负增效的路径探讨论文_王套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