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在直肠癌中的诊断价值论文_王志红

CT在直肠癌中的诊断价值论文_王志红

哈尔滨市南岗区哈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摘 要】直肠癌是胃肠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少纤维、高脂肪和动物蛋白饮食习惯的人群中有较高的发病率。但有关结肠、直肠癌发病与饮食之间的直接联系尚不明了。直肠癌的早期诊断能够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直肠癌;CT;诊断

1病理特点

病理形态根据直肠癌的发展过程,按全国大肠癌会议统一规范的分型标准,直肠癌可分为早期癌与中、晚期癌。癌肿局限于粘膜层和粘膜下层,且无淋巴结转移者为早期癌。按肿瘤形态又可分为扁平型、息肉隆起、扁平隆起、扁平隆起伴溃疡四型。中晚期直肠癌,病变均已侵及肌层以下。按大体形态亦可分为四型。①隆起型:肿瘤自粘膜面向肠腔内突出,呈息肉状或菜花状,边缘清楚,可有蒂、无蒂或广基,通常肠壁内浸润浅而局限。②溃疡型:癌肿向肠壁深层和周围浸润,有溃疡形成。肿瘤发展可较局限,也可向邻近组织广泛浸润。③浸润型:肿瘤向肠壁各层浸润性生长,同时伴有明显纤维增生,使病变肠壁显著增厚,变硬,肠管周径缩小,肠腔呈向心性狭窄。④胶样型:肿瘤内含分泌粘液的细胞和粘液,故又名粘液癌。

2临床症状

直肠癌的临床症状主要是便血和排便习惯改变。便血的程度与病变的不同阶段有关。从早期的大便隐血,直至鲜红色便血,严重者可导致发生缺铁性贫血,后二者易被误认为内痔便血或全身性疾病而延误诊断。排便习惯改变,包括排便不适、不畅,次数增多,及里急后重,甚至出现粘液或脓血便,这些症状又常易被误诊为肠炎或细菌性痢疾而延误。晚期癌肿侵犯至周围脏器可出现相应的泌尿系统及腰骶部疼痛等症状。

3CT表现

3.1早期直肠癌的CT表现

X线发现早期直肠癌基本上是从发现腔内息肉着手,许多研究资料均表明息肉的大小是判断病变良、恶性的最重要标准。<5mm者极少有恶性可能,5~lOmm的息肉1%为恶性,而>20mm者则50%有恶性可能。此外,恶性息肉生长较良性者快,如果随访复查中,息肉有明显的增大,则该诊断为恶性的。CT上典型的早期直肠癌病灶常是扁平的、无蒂的、有完整的轮廓。少数恶性息肉可有蒂,但常短而较粗。息肉的头部越是不规则,或呈分叶状,则恶性可能就越大。如恶性息肉能在CT上显示于切线位,则更可以见到息肉基底部的肠壁常是向腔面凹入,称为“腔壁凹陷征”,被认为是由于肿瘤内纤维增生所造成。采用直肠内充以低密度对比剂、注射低张药物,横断面加直接冠状面扫描技术,对≥10mm大小的腔内病灶显示并不困难。

3.2中、晚期直肠癌的CT表现

3.2.1肠壁与肠腔改变

大体病理形态通常呈菜花样或环形生长。在CT肠管断面图像上可见肠壁的局部或全周增厚,肠腔变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菜花样癌块还可突入肠腔内,形成腔内边缘清楚,形态不规则,分叶状轮廓的软组织块影。局限性浸润型癌在大体病理上呈板样病灶,CT上可显示肠壁局限性增厚。而环绕肠全周浸润生长的弥漫浸润型癌在CT上则可见肠壁呈环形增厚,肠腔向心性狭窄,肠壁增厚越严重,则肠腔狭窄程度越高,严重时可造成肠道闭塞。无论是局限性或弥漫性浸润,肠壁的增厚均可规则或不规则,病变段常较短。少数晚期浸润型癌可表现为病变段极短,肿瘤浸润在粘膜下层,并有明显的纤维增生反应,这类病变的CT表现难与炎症狭窄相鉴别。溃疡型直肠癌可于软组织块影上见有不同大小的凹陷样改变。CT上直肠癌病变的密度与肿瘤的大小有关,小者密度多均匀,大者密度多不均匀,有时尚可见瘤内坏死所出现的更低密度区。直肠横断面间隔或直接冠状面CT扫描对中、晚期直肠癌病变的发现极为容易,对病变范围极短的浸润型癌直接冠状面扫描则更为有利。

3.2.2淋巴道转移

淋巴道与血行转移的CT表现直肠癌的淋巴道转移可发生在近处的直肠周围脂肪层内及沿着血管周围的淋巴道走向远处的淋巴结群、肠系膜下血管根部、肝门部腹主动脉周围淋巴结链及髂内、闭孔淋巴结、后腹膜淋巴结。低位直肠癌或肛管癌也可引流至腹股沟区淋巴结。通常盆腔内直径≥1.0cm的淋巴结认为是异常,但淋巴结的大小并不能绝对地决定其病理性质,由于增生性或炎症性淋巴结在直肠周围间隙内极少见,故如在该处即使见有<1.0cm的、CT上又不增强的圆形或卵圆形软组织影都要考虑为恶性。

4直肠癌的CT分期

依照CT图像所见在术前对原发性或复发性直肠癌进行分期,以便对病变的严重程度作出初步判断、设计较合理的治疗或手术计划、及估计预后,应该说是极具有临床实用价值的。直肠癌的CT分期与术后TNM病理分期存在一定的差异,由于CT不能区分肠壁各层组织,故无法判断癌肿在壁内的浸润深度。CT对原位癌不能作出诊断。对T1、T2期限制于肠壁内的直肠癌病变,CT上均显示为肠壁略增厚,肠外壁光滑,不能将两者加以区分。只有当病变进展,CT显示肠外壁毛糙、结节等改变,则提示病变已达T3期,才能作出正确判断。另外,CT对局部淋巴结的显示,要依据淋巴结的大小和它与癌灶本身之间的分离程度,太小的淋巴结(<0.2cm)CT上不能显示;淋巴结与癌灶相紧连,CT上也不易加以分别确认。再加上淋巴结的大小也不是判断是否转移的唯一条件,较大的淋巴结并不一定表示转移,而小的淋巴结也不一定不是癌转移。(五)直肠复发癌的CT诊断

5小结

对中、晚期直肠癌患者,各种检查手段都能将其检出,唯在显露病变的全貌方面存有不同。但对于病变较浅、较小的早期直肠癌,就需强调检查方法的选择与应用,以及对其检查结果的正当评价。尽管直肠位于临近肛门口,但内镜和钡剂检查均有其盲点和不利检查的情况。直肠下端接近肛管的边缘和直肠横瓣膜后方是内镜检查的盲点,而直肠上端与乙状结肠连接区的重叠肠曲,内积钡遮蔽的憩室炎、感染和环形肌肥厚等也会使检查增加困难。因此,CT对直肠癌的检查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岑家定.螺旋CT对直肠癌术前的指导价值[J].中国医学创新,2013年10期

[2]邓海军,李国新,齐德林.直肠癌的术前影象学分期[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0年07期

[3]姚巧林.水灌肠螺旋CT扫描在结、直肠病变中的应用价值[J].当代医学,2009年28期

论文作者:王志红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6月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8

标签:;  ;  ;  ;  ;  ;  ;  ;  

CT在直肠癌中的诊断价值论文_王志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