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性耳聋中医临床研究进展论文_黄春龙

突发性耳聋中医临床研究进展论文_黄春龙

(桂林市中医医院 耳鼻喉科 541002)

摘要:突发性耳聋发病机理比较复杂,且病情发展迅速,如果没有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有可能导致其永久性丧失听力。突发性耳聋属于中医“暴聋”的范畴,中医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其在暴聋治疗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突发性耳聋为研究视角,对其发病病因、综合疗法等内容作一综述,以期为类似临床研究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突发性耳聋;中医临床;研究进展

突发性耳聋在耳鼻喉科当中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急症,主要是指突然出现且未有原因的感性神经性听力损失的情况,基本情况下患者的听力会在很短暂的时间内降低到最小,与此同时,还会伴随耳鸣等症状[1]。突发性耳聋属于中医“暴聋”的范畴,通过全面查阅现代医学文献,并对所收集的资料展开分析发现,临床可使用中药、针灸等方法疏通经络,有效调节脏腑经络,促使患者听力早日恢复。本研究中,对国内采用中医治疗突发性耳聋研究成果作一综述,具体情况如下。

1.突发性耳聋病因分析

突发性耳聋发病病因并未明确,现代医学普遍认为,这种疾病发生与内耳微循环存在障碍、病毒感染、自身免疫等因素有关,上述因素均会导致耳神经缺血缺氧,从而引起突发性耳聋[2]-[3]。中医比较认同的发病机理为:外邪侵袭、痰火郁结、气滞血瘀、气血亏虚等。郑逸品等学者研究表明,突发性耳聋是因为气滞血行不利,经脉气血淤滞,导致脉络及血管系统血液运行受阻,使得内耳部位供血不足,最终引起听力下降、耳鸣等症状[4]。其中,气滞血瘀也是突发性耳聋出现的中心环节,其贯穿该病症出现及发展的整个过程。包秀芝研究中以86例患者为依据,对所有入选者展开纯音听力检查资料,通过各种频率下听力损失程度,并对其听力损失加重的原因展开分析,研究发现,其主要受到精神压力大、激素减量、耳鸣症状影响测试这些因素的影响[5]。

2.突发性耳聋治疗

2.1中医治疗法

内耳供血障碍是导致突发性耳聋出现的主要因素之一,大多数患者由于劳累、生气、忧虑等诱发,上述因素均会导致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使得内耳发生供血不足的情况,其内耳末梢感受器遭受一定程度的损害[6]-[7]。加之,病毒感染会导致大量病毒增殖,与红细胞黏附,促使血流滞缓或者处在高凝状态,病毒也会引起血管内膜水肿,使内耳发生血运障碍情况。朱永峰,赵青等人研究指出,挑选活血化瘀汤治疗,不仅可以改善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配合其他药物或针灸,能显著提升临床治疗效果[8]。滕磊,陈绘等人研究中以120例患者为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均60例,对照组给予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茯五味芍药汤进行治疗,治疗组(81.67%)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65.00%)高,能获得更满意的治疗效果[9]。

突发性耳聋作为临床的疑难病症,具有较高的病残率。有资料研究表明,突发性耳聋患者病程如果超过1个月,会丧失自然恢复听力的可能。因此,探究该病症有效的后期治疗方法,对于提升患者听力水平,改善其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刺用于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作用机理如下:(1)这种治疗方式能有效减少毛细胞的变性坏死,确保并未受损的耳蜗毛细胞发挥自身作用,改善听觉功能;(2)有利于改善耳蜗的血液循环及其代谢情况;(3)不仅可以提升皮层听觉中枢兴奋性,也能使得听觉感受能力增加,确保患者的残余听力得到充分利用[10]。有学者研究认为,针刺耳门、听会局部腧穴等穴位,不仅可以对耳廓周围神经产生刺激,也可以增强内耳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有助于患者病情好转[11]。

张春萍等人研究中,收集近十年采用针灸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文献,对临床常使用的腧穴实施频次、归经等整理,研究结果表明,主要以耳周腧穴为主,表明针灸治疗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12]。杨迎春研究中以45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为对象,随将其划分为观察组(n=45例)与对照组(n=45例),对照组接受药物及高压氧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矩阵针灸治疗,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66.67%)与对照组(51.11%)痊愈率存在明显差异,且观察组(97.78%)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88.89%)高[13]。仝照全研究中以确诊的11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展开分析,采用随机分配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55例,观察组使用针灸及中药联合法治疗,对照组进行西医治疗,观察组治愈率比对照组高,表明针灸及中药治疗能获得更好地治疗效果,值得继续研究并推广使用[14]。魏艳红等学者研究中选取12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为依据,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划分为两组,观察组(62例)接受针灸法治疗,对照组(58例)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95.16%)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86.21%),表明针灸治疗突发性耳聋效果更显著[15]。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中医加西医综合治疗法

现阶段,突发性耳聋也采用综合方法进行治疗,部分药物之间的配合治疗以及药物与其他方式相互配合,例如:高压氧、针灸等。有学者研究表明,突发性耳聋患者可在采用龙胆泻肝汤治疗的基础上,配合高压氧进行治疗,不仅可以提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也能有效改善患者内耳水肿、缺血等情况,也可以降低血小板凝聚,促使血液高凝状态得到减轻,从而获得临床治疗效果[16]。王环仁,孟凡锐等人研究指出,祛风法针药并用治疗突发性耳聋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西药和针刺治疗组,能获得更理想的治疗效果[17]。柴龙等学者研究中以6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为对象,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为30例,对照组使用血栓通静滴、甲钴胺口服法,治疗组通过针灸结合穴位注射进行治疗,治疗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好[18]。应海舟等人研究指出,针灸与高压氧联合治疗突发性耳聋效果明显,不仅能改善患者的血液黏度,也可促进微循环,提升患者听力水平及治疗效果[19]。彭桂原,李云英等学者研究中挑选72例气虚血瘀证突发性耳聋患者为依据,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n=36例)与对照组(n=36例),对照组实施不锈钢针刺联合药物治疗,治疗组给予金针针刺结合药物进行治疗,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且治疗组耳鸣、听力受损等指标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有利于改善患者听力水平及临床症状[20]。

结论

综上可知,临床上突发性耳聋发病病因尚不明确,机制不清,临床缺少统一的定论。随着社会环境不断变化,这种疾病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是临床常见的疑难病。加之,突发性耳聋具有起病突然、病情发展迅速、预后不良等特征,对患者正常生活、工作及学习产生不良的影响。该疾病虽然比较难治,但并不是不治之症,患者需要在发病之后及早就诊,能有效减少患者的听力损失。中医用于治疗突发性耳聋临床缺少统一的疗效评价标准,只有不断增加这方面的研究,方能发挥中国传统中医在治疗突发性耳聋中的优势,为更多的患者解除痛苦。

参考文献

[1] 黄河银,张勤修,蒋路云等.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心理障碍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耳科学杂志,2018,16(2):187-192.

[2] 陈玲.突发性耳聋患者急性应激反应及心理特点与护理干预体会[J].西南国防医药,2015,25(12):1375-1377.

[3] 徐飞.中医辨证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6,35(2):42.

[4] 郑逸品,张建华.突发性耳聋患者治疗中出现听力损失加重的病因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6,15(20):2034-2036,2037.

[5] 包秀芝.突发性耳聋治疗过程中听力损失加重的临床特点及病因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45):8774-8775.

[6]王文涛,陈贤明,郭文玲等.血脂及凝血功能与突发性耳聋的相关性研究[J].东南国防医药,2018,20(2):138-141.

[7] 陈宏,齐国荣,张学艳等.心理状态及微循环障碍与突发性耳聋的相关性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16,45(8):953-955.

[8]朱永峰,赵青,安增军等.缪刺联合活血化瘀汤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30):3368-3370.

[9] 滕磊,陈绘,张治军等.参茯五味芍药汤对突发性耳聋的疗效评估[J].中国中医急症,2016,25(10):1945-1947.

[10] 铁玲,亚生江·托乎提,邹广华等.针药结合治疗气滞血瘀型突发性耳聋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和免疫相关因子的影响[J].针灸临床杂志,2018,34(1):19-23.

[11] 程静静.陈华德运用调气行血针法治疗突发性耳聋经验撷要[J].江苏中医药,2018,50(7):24-25.

[12]张春萍,张议文,谭奇纹等.针灸治疗突发性耳聋的取穴规律探析[J].针灸临床杂志,2016,32(1):59-61.

[13]杨迎春.矩阵针灸治疗突发性耳聋45例[J].西部中医药,2016,29(6):110-111.

[14]仝照全.针灸及中药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研究[J].临床研究,2016,24(2):72-73.

[15]魏艳红,李文建.针灸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17):129-130.

[16] 封彦蕾,吴延涛,罗丽丽等.龙胆泻肝汤合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临床观察[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07(6):509-510.

[17] 王环仁,孟凡锐,迟晓伟等.针药并用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观察[J].针灸推拿医学(英文版),2015,(4):260-264.

[18] 柴龙,张满.针灸结合穴位注射治疗突发性耳聋30例[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8,39(8):54-55.

[19] 应海舟,严庆丰.针灸联合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21):13-16.

[20] 彭桂原,李云英,杨黎等.金针联合药物治疗气虚血瘀证突发性耳聋36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2015,56(23):2036-2038.

论文作者:黄春龙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4

标签:;  ;  ;  ;  ;  ;  ;  ;  

突发性耳聋中医临床研究进展论文_黄春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