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正确进行家庭干预对预防精神病患者复发的影响论文_陆兵

四川省宜宾市江安县人民医院 四川宜宾 644200

摘要:目的:研究家庭干预对预防精神病患者疾病复发的影响。方法:抽选2015年4月-2016年4月间68例精神病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系统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一组为干预组,干预组患者予以开展家庭干预护理,比较患者疾病复发率以及社会能力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疾病复发率分别为2.9%、15.4%,比较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社会功能评分分别为(33.6±5.8)分、(12.7±3.5)分,比较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进行正确的家庭干预能够降低患者精神病复发率,同时能够提升患者社会能力。

关键词:家庭干预;精神病;社会能力

精神病又称为精神障碍,患者以心理功能异常、感知、思维、情感、行为异常为主要表现。精神病能够治愈,但疾病治疗难度较大,尤其是患者出院后会出现停药、治疗依从性差的表现,进而导致疾病复发,不仅影响患者的健康也会降低患者生活质量。本病的发生与生活、工作中的压力相关,同时与患者家庭也有着直接的相关性[1]。因此,对于患者来说,治疗的过程中也需要有家属进行干预。本次研究在2015年4月-2016年4月间,抽选了68例精神病患者,对家庭干预对预防精神病患者疾病复发的影响进行调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选2015年4月-2016年4月间68例精神病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系统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两组,每组34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中的诊断标准[2]。干预组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6例,患者年龄23-67岁,平均年龄(45.1±2.8)岁,患者病程5个月-6年不等,平均病程(3.3±0.5)年,文化程度在中学以上的22例,中学以下的12例;对照组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5例,患者年龄23-67岁,平均年龄(45.2±2.7)岁,患者病程5个月-6年不等,平均病程(3.4±0.4)年,文化程度在中学以上的21例,中学以下的13例。两组患者年龄、病情比较不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

1.2一般方法

1.2.1出院前干预:出院前护理人员要详细向患者家属介绍疾病的相关内容,包括疾病发病因素、发病过程以及治疗、护理等相关内容,让患者深入了解疾病的内容。此外也要帮助家属了解疾病的康复手段以及复发的影响因素,帮助家属识别危险因素,有助于降低患者疾病的复发率[3]。出院后家属要指导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纠正患者不良的生活习惯,同时指导患者正确的处理人际关系,按时服药,合理安排日常生活,增加患者社会责任感,促进患者更好的康复。

1.2.2保持联络:家属要与医院保持联络,若通讯信息更换要及时与医院联系,以便随时了解患者的康复状况。患者出院后要按时随访,医师也要预约患者进行复查,了解患者康复状况[4]。若发现患者存在复发的倾向要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并要指导家属如何帮助、管理患者,为患者提供情感、心理以及社会支持。

1.2.3健康教育:针对每位家属都要发放健康教育手册,方便家属随时了解患者疾病,同时也要指导家属认识到坚持服药的重要性,使家属能够更好的帮助患者,避免患者出现停药、治疗依从性低下表现。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疾病复发率以及社会功能评分进行调查,采用NOSIE量表进行调查,评分越高患者社会功能越理想。

1.4数据统计

文中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 表示,资料采用t值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疾病复发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疾病复发率分别为2.9%、15.4%,比较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1)。

表1患者疾病复发情况

3.讨论

精神疾病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患者住院时间非常长,且出院后会出现不适的表现。加之社会对精神病患者存在一定的偏见,导致患者出院后需要很常见重新适应社会、处理人际关系,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烦躁的表现,甚至会出现心灰意冷、自暴自弃情况,导致疾病复发[5]。因此,针对精神病患者来说,出院后不仅要积极维持治疗,家属也要对患者情况进行管理,帮助患者改善不良的情绪,纠正患者不良的行为,同时为患者提供心理、情感上的支持,帮助患者更好的回归社会。

家庭的干预还能够让患者感受到关怀,同时能够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不仅能够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能够改善家庭的氛围,达到良性循环,降低患者疾病复发率。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疾病复发率分别为2.9%、15.4%,观察组患者疾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社会功能明显高于对照组。我院的结果进一步证明了,正确的家庭干预能够预防精神病患者疾病复发。

总的来说,有效的家庭干预、管理能够更好的促进患者恢复健康,降低患者疾病复发率,同时能够促进患者更好的回归社会,是一种有效的干预方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龚爱梅.家庭干预对预防精神病患者复发的影响[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9,02(06):47-48.

[2]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9-168.

[3]卢艳霞,尹洪花.家庭干预对预防精神分裂症复发的作用[J].四川精神卫生,2003,16(03):167-168.

[4]李越,丁李路,边学峰,孙强.社区综合干预对重性精神病患者复发率影响[J].中国公共卫生,2016,32(03):398-401.

[5]徐彩勤.社区-民警-家庭三位一体综合管理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管理效果研究[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4.28(5):95-97.

论文作者:陆兵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6

标签:;  ;  ;  ;  ;  ;  ;  ;  

研究正确进行家庭干预对预防精神病患者复发的影响论文_陆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