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降低输电线路挂拆接地线作业安全风险等级论文_丁海,李海,邬世忠,孙永泉,王轶,李言磊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诸城市供电公司 山东诸城 262200)

摘要:随着我国电力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近年来,在电网输电线路工程施工以及变电站扩建或改造施工作业时因感应电压引起的感应电触电(电击)事故有增加的趋势,因此,在施工时有必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

关键词:电力线路;接地线;改进;措施

1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对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电力线路检修工作也日趋繁重。在电力线路上工作,保证安全的三大技术措施——停电、验电、装设接地线,装设“接地线”是线路停电检修工作的重要步骤和安全手段。

在现有技术中,接地线夹和绝缘棒是固定连接的,接地线夹方向无法改变。当遇到耐张、转角和终端杆塔时,导线悬挂方向与接地线夹方向是水平的,检修人员必须出线至绝缘子上才能挂拆接地线。这种操作方式既增加了劳动强度,也存在着诸多不安全因素,为安全生产埋下隐患。

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线路检修经验,并依据当地输电线路常用作业类型(挂拆接地线、拆除鸟巢、紧固螺栓、更换风车、补加开口销等)次数统计,得出“挂拆接地线”作业频次最高。利用LEC法对上述常用作业类型进行安全评价,得出“挂拆接地线”作业安全风险评估等级最高。因此,作业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降低输电线挂拆接地线作业风险等级。

2 装设“接地线”的目的

根据《携带型短路接地线技术标准》总则:在被检修设备和线路上进行短路接地的目的是为了泄放残余电荷,防止在突然来电时的危险电压和电弧,或邻近带电设备和线路的影响产生感应电压,造成工作人员触电死亡或严重灼伤。因此正确装设“接地线”是电力线路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接电线”是线路工作者的护身符。

3因挂拆接地线而引发事故的原因分析

针对上述情况笔者对“挂拆接地线”作业详细分析了引起事故的原因:运行人员技能培训不够;消缺重要性教育不够;部分绝缘杆长度不够长(从绝缘部分、握手部分、总长度三方面,查阅相关技术标准,并现场核实);软铜线重量超标;地线携带不方便;大风天气多;无固定装置;接地线夹无法调节方向。最终,经过实践经验和科学论证,得出无固定装置和接地线夹无法调节方向是事故发生的最重要原因,并对最重要的两点原因重点分析。

3.1绝缘棒是否有固定装置

由于挂点较远,拆除接地线时,不能用手直接抓到绝缘棒,需要工作人员离开杆塔转到绝缘子上,靠近导线才能抓到接地棒。

3.2接地线夹是否无法调节

传统的接地线装置接地线线夹和绝缘棒是固定连接的,接地线线夹方向无法改变。当遇到耐张杆塔时,导线装设方向与接地线线夹方向是水平的,容易造成接地线挂接不实。检修人员出线至绝缘子上靠近导线才能可靠装设接地线。

4解决方案

未解决接地线无固定装置和接地线夹无法调节方向的问题,大家集思广益,经过资料查新,从安全性,工艺性,经济性及实用性等四个方面考虑,设计并研制了一种可多方位悬挂的接地线,解决在不同杆型及导线悬挂方式中接地线装拆困难的问题。

内容梗概如下:万向球和旋转杆制作为一体(旋转杆的延长线应经过万向球的圆心),旋转杆设有螺纹,接地线夹一端内置有螺纹孔,旋转杆拧紧接地线夹螺孔内,将接地线夹与万向球、旋转杆连接在一起。

旋转基座下端为全开口,万向球从此放入,同时利用内螺纹与绝缘棒可靠连接。旋转基座上端为半开口,用于固定万向球;绝缘棒顶端与旋转基座之间有调整弹簧,用于调整万向球旋转松紧;基座半开口一端侧面设有凹形口,旋转杆可以通过此凹形口沿纵向转动。

这样接地线夹可以随着万向球进行方向调节,并通过旋转基座固定在绝缘棒上。

5实施过程

首先将万向球3的球形面置于绝缘棒1的圆形截面上,把旋转基座2的开口面向下套入绝缘杆1,利用旋转基座2的半开口面将万向球3压住,并确保旋转杆4从旋转基座2的半开口面穿出。然后将旋转杆4拧进接地线夹6的预留螺纹孔内,此时接地线夹6以旋转杆4为中心进行360度的转动,确定方向后紧固固定螺母5。根据现场导线悬挂方式,利用接地线夹6带动万向球3进行转动,转动范围既包括万向球3向上的辐射范围,也可以将旋转杆4通过旋转基座2设置的凹形口进行纵向移动。最终确定好接地线夹6的方向后,紧固顶紧螺丝7,将绝缘杆、旋转基座和万向球同时固定住,无法转动。

该设计操作简单,通过设置万向球等旋转装置,接地线夹可以根据杆塔类型和导线悬挂方式进行多方位旋转,检修人员不需要出线绝缘子作业,只需要在横担上调整接地线夹方向,即可完成接地线的挂拆工作,减小了工作强度,降低了作业风险。

6效果检查及效益分析

可多方位悬挂的接地线研制成功后,对 “未接地前接触导线”和“接地线挂接不实”的情况与原先进行对比,得出因“接地线挂接不实”原因造成的隐患频率改造前的59.74%降到了改造后的12.5%,因“未接地前接触导线”原因造成的隐患频率改造前的23.38%降到了0。

1、安全效益

改造后“输电线路挂拆接地线”作业,使登高检修的风险等级降到了一级,确保了高空作业人身作业安全和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使“百年大业、安全第一”的方针真正的落到了实处。

2、社会效益

为创建一流县供电企业,供电优质服务工作提供巨大保障。为客户提供了更加优良的用电服务,从而使公司美誉度、社会形象得到提升。

7总结

在电力线路工作中装设“接地线”是一项重要的安全技术措施,保证操作过程的严肃、认真、符合技术规范要求,自觉培养严谨的安全工作作风,提高自身的安全素质,才能拒危险隐患于千里之外,才能避免由于接地线原因引起的电气事故。

参考文献:

[1]薛永红.输电线路施工安全管理之我见[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

[2]毛吉贵,王波,徐正华,杨兴林.输电线路作业安全风险分析与“两库一卡”模式[J].水电能源科学,2011;05

论文作者:丁海,李海,邬世忠,孙永泉,王轶,李言磊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3

标签:;  ;  ;  ;  ;  ;  ;  ;  

如何降低输电线路挂拆接地线作业安全风险等级论文_丁海,李海,邬世忠,孙永泉,王轶,李言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