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中如何预防欺凌事件的发生论文_杨金花

班级管理中如何预防欺凌事件的发生论文_杨金花

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花庄学校 730080

摘 要:校园是孩子学习、生活,培养技能、塑造人格的重要场所。从微观层面看,欺凌的存在不仅威胁在校学生的人身安全,也破坏了学校的管理秩序;从国家长远战略发展的宏观视角看,校园欺凌更有可能影响我国教育事业的正常发展,阻碍一代人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班级管理 预防 欺凌事件

一、发生校园欺凌事件的原车

近年来校园暴力呈现低龄化、群体性、网络化特点,女生之间的暴力逐渐增多。有专家分析,这其实是长期积淀的社会问题的外露。

原因1:过分溺爱,孩子唯我独尊。从社会深层次原因来看,“独生子女”式的社会结构、过分溺爱的家庭教育、缺乏道德评价的学校教育等是导致校园暴力产生的原因。

原因2:缺少关爱,心理灰暗。有些爸妈忙于生活,忽略了对孩子的沟通和心理辅导。孩子为引起注意,便开始采取一些极端方式。孩子犯错时,父母则通常采用打骂作为教育手段,久而久之形成了孩子灰暗的心理。另外,如果父母之间经常有家庭暴力存在的话也容易让孩子受到影响。

原因3:道德教育效果有限,学生法制观念薄弱。学校“以成绩为标准,以名校为目标”的教育理念,也让老师们仅抓学习,而忽视了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以及相应的心理辅导课程,这使得孩子缺少对自我行为的把控意识,做事不计后果,根本不知道自己做出伤害他人的行为,究竟要承担什么样的后果。

原因4:对影视、动画、游戏的模仿。暴力电视剧、动画片、游戏的大量出现也对孩子有很深的影响。黑帮老大、哥们儿义气、血腥暴力成为青少年崇拜羡慕追捧的对象。这些都导致孩子不自觉地拿起暴力武器进行效仿,从中获得“存在感”与“成就感”。

原因5:违法成本低。很多欺凌同学的孩子都不满14岁,属于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人。按照法律规定,不需要承担很严重的法律后果,这也是造成此类事件频发的原因之一。

二、如何预防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

欺凌一旦发生,就一定是校园里发生的恶性事件。因此,作为班主任,在带班的过程中一定要有防范的意识,一定要通过一定的措施,把可能的校园欺凌消灭在萌芽状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帮助学生捋顺常见矛盾的处理思路。在校园欺凌事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学生之间产生了矛盾没有能力正当途径解决,经过一段时间累积之后最终失控的结果。因此,只要班主任干预够早,这部分校园欺凌事件是可以不发生的。学生之间有矛盾很正常,但学生之间发生欺凌事件就不正常。因此,不让这类校园欺凌发生的关键是要能够教会学生怎么正确地化解他们日常遇到的矛盾,而不是让这些矛盾不断地累积、升级。

在带班的过程中,我是在对班级特点准确了解、把握的基础上,针对班级里易发的主要类型的矛盾,抓住典型塑造成模型,然后教给学生一些处理的方法的。

2.管控好高危人员。反思已经发生的校园欺凌现象,可以发现校园欺凌现象其实是有高危人员的。作为班主任,要防范校园欺凌,很明显应该注意管控好这部分人员,注意其思想动向,及时化解他们的心结。在带班的过程中,我是通过以下几步实现的:(1)在关注这些学生的基础上,利用成长档案袋等工具,长期跟踪,找到他们病因;(2)借助掌握的信息,深入对他们进行分析,抓住他们的“软肋”,为教育他们找到突破口;(3)利用真诚的关爱,努力把这些重点人员拉到自己一边来。

根据我的经验,表面上看“高危人员”虽然非常强势,其实他们的内心非常脆弱,只要抓住他们的软肋,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问题,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友善、我们的诚意,他们就会呈现出与往常不同的另一面。

3.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除掉杂草最好的办法是种上庄稼,要预防学生在无所事事的时候惹事生非最终出现校园欺凌,可以从着手搭建课余活动平台,着手组织开展班级活动入手,力求通过活动把所有学生吸引过来。

当然,要想达到这种效果,组织策划的课余活动首先必须足够有趣。这里的有趣,是站在学生角度说的,必需趣味性与娱乐性相结合。只有学生觉得有趣,才能让他们在课余乐此不疲,既可以保证课余生活的品味,也可以让课间纪律不会出问题。

其次,必须定期开展,实现临时性班级活动项目与固定的班级活动项目相结合、人人参与的局面。我的办法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学校条件允许的前提下,拿出班级课余活动整体策划方案,然后依此方案为指南,责成相关责任人负责召集成立班级兴趣活动小组,定期开展活动,然后,再用一系列的制度确保班级活动常开常新,一直饱有活力。

参考文献

[1]《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教育部。

[2]李峰 我国校园暴力的成因及防治对策探讨[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4年,11期。

[3]杨立新 陶盈 校园欺凌行为的侵权责任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8期。

[4]苏尚锋 中小学校园暴力行为特征及其规训[J].中国教育学刊,2013年,03期。

[5]欧伟 让暴力远离校园[N].中国教育报,2002年。

[6]荣月 未成年人校园暴力犯罪的特征、原因及有效预防[J].现代教育管理,2016年,02期。

论文作者:杨金花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8年3月总第26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9

标签:;  ;  ;  ;  ;  ;  ;  ;  

班级管理中如何预防欺凌事件的发生论文_杨金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