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医学临床实践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_李玉杰

关于医学临床实践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_李玉杰

定西理工中等专业学校 743000

摘要:临床实践教学是医学生培养的重要环节,以提高医学生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为出发点,加大实践技能训练已经成为医学教育改革的重点。本文通过分析影响当前临床实习的主要因素,提出建立临床技能训练综合实验中心、启用标准化病人、推行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模式、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调整临床实习时间、采用分层管理等办法,从而加强医学实习生临床综合能力培养,提高临床实践教学质量。

关键词:临床实践;模拟教学;运用价值

临床实践教学是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合格的医疗卫生人才的主要环节。临床实践教学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医学生的培养质量。但是,近年来随着高等医学教育外部条件的不断变化,医学生受到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临床实习质量出现明显滑坡,部分实习生实习结束后感到收获甚少,毕业后“不会看病”。因此,保证和提高临床实践教学质量,是当前深化医学教学改革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1高校医学临床实践教学问题分析

经过这几年来的发展,很多高校都认识到了临床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并在教学的管理工作上进行了研究与实践,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临床教学管理。但客观来讲,在实际的教学管理过程当中,很多规章制度都流于表面,没有被完全的贯彻落实。而且不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对临床实践教学的热情不够高,尤其是学生方面都还停留在被动学习的层面上。在教学评价与学习评价上,没有将考核、评价工作的真正作用发挥出来,往往都是走形式,考评结果不能对教学改进起到指导作用。在对学生的管理上,一些教师不是非常负责,导致“只带不教”或是“只教不管”的现象出现,使得管理与教学工作严重脱节。很多临床医师对实践教学不够重视,仅仅在医疗工作上花了心思、下了力气,使对学生的临床实践教学被严重的轻视。当前,医疗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来激烈,这给医师确实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从而造成了医疗与教学的不平衡。在我国大多数的高校医学教育中,医德教育都是作为一门理论性的课程,在早期便完成了对学生的教学,从此便没有人再关注这个问题,尤其是在临床实践教学中,很少会对学生有医德方面的值得与教育。使学生在临床实践教学中不能只想着养成医德观,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学工作的有效性。

2高校医学临床实践教学的对策分析

2.1完善精细化管理制度

为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对高等医学教育临床实践教学的要求,保障临床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针对后期临床教学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高等医学院校应在健全临床实践教学管理组织的基础上,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实践教学管理,积极探索临床实习的现代化管理模式,使临床教学管理有章可循。同时要根据医学教育规律及人才培养目标,加强教学督导工作,构建高效可行、科学规范的临床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于临床实践教学工作只有重监督,抓管理,才能切实保证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

2.2加强重视医德教育

医学作为一门生命科学,更要求医学生从理论和实践上理解医疗道德的重要性,并付诸实践,培养出与社会发展相一致的良好的医疗道德意识,从而成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中坚力量。带教教师在对实习生做好临床实践技能的讲解、培训外,还要注重职业道德的教育。在临床实践教学中,教师言传身教,一点一滴都会对学生产生重大的影响,如果工作当中带教教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时时刻刻以治病救人为己任,那么这些教师就会成为学生的榜样,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无形中培养出优秀的医学人才。相反,如果带教教师不注重医德修养,在学生面对医德难题迷惑时,不加以正确引导,势必会对他们的正确价值观的树立产生不良影响。总之,临床实习不仅仅是专业技能水平的实践,更重要的是个人素质的检验,必须做到“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2.3增加实习生实践操作机会

针对当前不利于实习生实习的各种因素,医院要加大临床实习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力度,努力改进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及教学设备,创造条件,增加学生的临床实践机会,激发其临床实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在临床实习中多看、多做、多学、多想,通过开展形式灵活、内容丰富的教学查房、专题讲座、病例讨论等,指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分析,以培养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增加实习学生的实践操作和病历书写机会,对学生放手不放眼,让干不蛮干,严把质量关,在强化临床操作能力培养的同时,重视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培养。

2.4保证实践教学质量

临床实践技能是医学毕业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要真正发挥临床技能考核的导向作用。必须改变重知识、轻技能,重理论、轻实践,重笔试、轻实践考试等状况。近年来,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的颁布实施,国家的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已日趋规范化,对临床医师的临床实践技能要求愈来愈严格。对于毕业生的临床技能考核可以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对临床医师临床技能要求以及《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大纲》为基准,改革原有临床技能考核模式,拟定新的考核方案,进一步细化、量化考核标准,增强临床技能考核评价的操作性、科学性、客观性和准确性。

3结束语

临床实践教学中,教师的素质水平是核心的教学资源,对教学工作有效性的影响最深、最直接,所以要想真正的搞好医学临床实践教学,从医技、医德以及教学认识上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学习班与培训班的开设,加强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培养临床教师的教学意识,将医疗、教学、科研三者有机地结合为一个整体,充分认识教学和医疗的相互促进作用,将教学和科研作为体现医院水平的两大支柱。综上所述,在当前我国高校的临床实践教学中还面临着一些困境,而我们应当从强化临床实践教学管理力度,完善、实施临床实践教学质量考评,重视学生医德教育与培养,提高临床教师队伍素质,更新临床教师教学认识等几个方面出发,提高临床实践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真正高素质的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小霞,冯军强,徐凯,等.临床实践教学质量控制探讨[J].华章,2014,(1):123.

[2]郭玉雁.新形势下临床实践教学面临的问题与思考[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5,(6):2-3.

论文作者:李玉杰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前沿》2016年3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4

标签:;  ;  ;  ;  ;  ;  ;  ;  

关于医学临床实践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_李玉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