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思考_马克思主义论文

关于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思考_马克思主义论文

关于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随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主义论文,与时俱进论文,随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569(2003)01-0055-06

1.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和社会的发展规律的科学 ,它是不能停滞不前的。马克思主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着、完备着,不断以新 的经验、新的知识、新的结论丰富自己。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指导我们不同历史时期 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就是因为它不是固定不变的教条,而是能够与时俱进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包括两个层次的含义。第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坚 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邓小平同志多次讲过:老祖宗不能丢。丢了,就不 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而是不要马克思主义了;第二,要解放思想,运用马克思主义 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新的形势、新的问题,得出新的结论。不这样,马克思主义就 变成僵死的教条,变成不解决任何实际问题的空洞的词句。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意味着 这两方面都坚定不移,毫不含糊。简单说来,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基本含义,就是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前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主义在指导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过程中不断以新的经 验、新的理论丰富自己的历史。自马克思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以来,马克思主义一直 是适应时代的需要与时俱进的。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列宁运用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领导俄国人民取得了伟大的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 国家,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列宁主义阶段。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列 宁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正是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 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极大地丰富和发展 了马克思主义。20世纪70年代以后,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 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了新的情况、新的问题,总结了我国社会 主义发展的成功和失误的历史经验,也总结了国际的经验,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第一次 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 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邓小平理论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 毛泽东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在进入21世纪的时候,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深刻 变化,为了胜利完成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 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实践“三个代表 ”的重要思想,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始终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 心的根本保证。“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是一脉相承的,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回顾国际共产主义运动150多年的历史,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自己 ,这是马克思主义永远保持旺盛生机和充满活力的源泉。

2.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具体表现是不断提出新的观点、新的思想,就是理论创新。 但是并不是任何新的观点、新的思想都是对的,并不是任何“创新”都是马克思主义与 时俱进的产物。江泽民指出:“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我们提出新的 观点、新的思想时,都要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来衡量一下,并通过实践加以检验,看 它们是不是正确,站得住站不住。在这个过程中,要十分注意处理好一个问题,那就是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任何时候都要坚 持,一切否定和放弃马克思主义的言行都是错误的,都必须坚决反对。但是,坚持马克 思主义,绝不能采取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的态度,而应采取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态度 ,坚持一切从发展变化着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看作是不断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的科学”。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个新的观点、新的思想是否正确,要由实践来检验, 要看这些观点、思想是不是符合客观实际。我们说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衡量一下, 看是不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反映了自然界、人类 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它是从实践中概括出来的,经过实践检验是正确的。所以,归根 到底,检验标准还是实践。判断一种观点、一种思想正确与否,“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 理来衡量一下”与“通过实践加以检验”是统一的,而不是矛盾的;是一个标准,而不 是两个标准。

3.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是变与不变的统一,是不变中有变,变中有不变。任何一个 事物都有自己的质的规定性,只要这种事物存在,它固有的质的规定性就不会变化,因 为失去了这种质的规定性,就不成其为这种事物本身,就变成其他事物了。但是,在保 持自己的质的规定性的同时,任何事物又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正因为这样,世界才能 不断进步。作为一门科学,马克思主义也是这样。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它 的基本原理,是不能变的,因为这是它自己的质的规定性,是它区别于其他理论体系的 东西,如果这些东西变掉了,那就不是马克思主义了,而是别的什么主义了。但是,马 克思主义是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因为实践在发展,不断出现新的情况、新 的问题,只有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研究马克思主义,用适应新的历史任务的新公式和新结 论取代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过时的公式和结论,马克思主义才有生命力。马克思主义与时 俱进就是这种不变与变的辩证统一。

不变就是保守,就是稳定;变就是进步,就是变革。两者是统一的,不变中有变,变 中有不变,这是一切事物的两重性。毛泽东同志对于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有过精辟的论 述。他说:“两重性,任何事物都有,而且永远有,当然总是以不同的具体的形式表现 出来,性质也各不相同。例如,保守与进步,稳定与变革,都是对立的统一,这也是两 重性。生物的代代相传,就有而且必须有保守和进步的两重性,稻种改良,新种比旧种 好,这是进步,是变革。人生儿子,儿子比父母更聪明粗壮,这也是进步,是变革。但 是,如果只有进步的一面,只有变革的一面,那就没有一定相对稳定形态的具体的生物 和植物,下一代就和上一代完全不同,稻子就不成其为稻子,人就不成其为人了。保守 的一面,也有积极作用,可以使不断变革中的生物、动物,在一定时期内相对固定起来 ,或者说相对地稳定起来,所以稻子改良了还是稻子,儿子比父亲粗壮聪明了还是人。 但是如果只有保守和稳定,没有进步和变革一方面,植物和动物就没有进化,就永远停 顿下来,不能发展了。”(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下册谈话记录稿》,第576 —577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印。)毛泽东同志这一段论述是以生物为例说明的, 但其基本道理也完全适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可以从哲学上说 明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含义。

4.我们也可以从事物的共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来理解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问题。任何 一类事物都有共同的质,否则不可能成为一类事物,这是事物的共性。但是,在每一类 事物内部,各个具体事物又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共同的质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这就 是事物的特殊性。共性和特殊性是密不可分的,共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在现实世界中没 有脱离了特殊性独立存在的共性;特殊性是共性的具体实现形式,如果它不体现共性, 就变成另一类事物了。本质的东西是共同的,而它的表现形式又是不同的。我们研究任 何一个事物,必须把共性与特殊性统一起来。

作为一门科学,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的概括 ,因而是共性的东西。正因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反映了事物的共同的本质,所以我们 必须坚持,并在分析具体问题时把它作为指导思想。但是不同的具体事物除了有共同的 一面外,相互之间又是千差万别的,又有不同的一面。因此,分析具体问题,仅仅重复 一般原理还是不够的,必须运用反映一般规律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具体事物的特 殊性的一面。一切事物都是共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因此,任何时候我们都需要把马克思 主义基本原理同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毛泽东同志就是这样做的。1956年他针对赫鲁晓夫在苏共20大上散布的全盘否定斯大 林的错误言论,提出分析斯大林问题的一个方法论原则,即必须把苏联革命和建设的基 本经验与具体经验区分开来。前者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共性,是任何国家搞社会主 义都必须遵循的、具有普遍意义的东西,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十月革命道路”。这 些基本经验不容否定,因为否定了这些共性的东西,就是否定了社会主义本身,就是不 搞社会主义了。后者则属于这些共性东西的具体实现形式,即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在不 同国家、不同历史条件下的特殊性。这些具体经验需要作具体分析,其中有的是正确的 ,有的是错误的。在总结苏联革命和建设的具体经验时,更重要的是要看到由于各国具 体国情和所处历史条件的差异,每一个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必然有不同的具体 道路、具体形式,照搬照抄别国经验历来是不会成功的。正如《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 史经验》一文指出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认为,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有共同的基本规律 。但是在不同的国家和民族中间,又存在千差万别的特点。因此,每个民族都经历着阶 级斗争,并且最后都将沿着在一些基本点上相同,而在具体形式上各有不同的道路,走 向共产主义。”(注:《人民日报》1956年12月29日。)既坚持十月革命这一共同的道路 ,又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寻找实现这一共同规律的具体形式,这正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理论的发展之处,也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一个典范。

5.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含义,关键在于区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运用 这些基本原理分析具体问题得出的具体结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必须坚持的,丝 毫不能动摇,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的基本原理具有普遍意 义。但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针对一定时代、一定环境的具体情况,运用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分析具体问题得出的判断、观点、公式,是可以而且应当变化和发展的,因为 条件发生了变化,研究的对象不一样了,具体的结论不能不随之发生变化。这就叫马克 思主义与时俱进。

马克思、恩格斯自己就作了这样的区分。1872年,他们为《共产党宣言》的德文版写 了一个序言,指出:“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 述的一般原理整个来说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 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由于最后25年来大工业有 了巨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 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 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48、249页 。)过时的不是“一般原理”,而是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因此,否定一般原理是 错误的;同样,否认需要随着实际经验的积累修改纲领也是错误的。

列宁在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起草纲领时也强调:“需要独立地探讨马克思的理论,因 为它提供的只是总的指导原理,而这些原理的运用具体地说,在英国不同于法国,在法 国不同于德国,在德国又不同于俄国。”(注:《列宁选集》第1卷,第274页。)他指出 ,马克思的理论阐述的只是一般的任务,“而这样的任务必然随着历史过程中每个特殊 阶段的具体的经济和政治情况而有所改变。”(注:《列宁全集》第29卷,第136页。)

我们可以用树作为比喻来说明这一点。一棵树的枝叶是要更新的,清除过时的枯枝败 叶,长出新的嫩芽,这棵树才能成长,才有生机和活力。但树的根于是不能动的,伤害 了树根,这棵树就死了。马克思主义好比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树,它的基本原理就是这个 树的根子,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具体问题得出的具体结论就是从树根上长出来 的枝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坚持,否则马克思主义就不成其为马克思主义了,好 比树根必须牢固,否则树要倒下来的;但这些基本原理的实际运用则需要随着时代的发 展、具体情况的变化而不断更新,正如树的枝叶必须随着树的发育和季节的更迭而不断 更新一样。枝叶不更新,树不能成长,但这种更新是在牢固的树根基础上实现的。马克 思主义与时俱进就是这个道理。

6.我们在强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反映一般规律的真理的时候,必须清醒地看到, 这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也就是说,在一定范围内、一定条件下是真理。正如列宁指出 的:“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是: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注:《列宁选集 》第1卷,第523页。)因此,我们谈到马克思主义的某一个原理,首要的是要搞清楚, 这一原理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来的,它是从哪一类事物中概括出来的一般规律性,因而 在什么范围内是普遍真理。越出这一范围,换成另一种环境,这一原理的真理性就会发 生变化。把反映这一范围内、这一条件下的一般规律性的正确的原理搬到别的地方去, 是会把真理变成谬误的。恩格斯在评论加·杰维尔《卡尔·马克思的资本论》一书时, 曾经指出,杰维尔的“主要错误在于:他把马克思认为只有在一定条件下起作用的一些 原理解释成绝对的原理。杰维尔删去了这些条件,因此那些原理看来就不正确了。”( 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659页。)列宁对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也提出过精 辟的意见,他说:“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精神,它的整个体系,要求对每一个原理只是( 一)都要历史地,(二)都要联系其他原理,(三)都要联系具体的经验加以考察。”(注: 《列宁全集》第35卷,第238页。)

所以,我们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时,必须联系上下文,结合具体背景,理解每 一个原理的精神实质,切忌断章取义,不顾提出这个原理的具体的时间、地点、条件, 到处搬用。恩格斯告诫过这一点,他说:“尽量逐字逐句地用马克思的话来表达这些论 点,那是不够的;把马克思的话同上下文割裂开来,就必然会造成误解或把很多东西弄 得不大清楚。”(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66—67页。)邓小平同志在阐述 必须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时也讲了同样意思的话,他指出:“我说要用准确的完 整的毛泽东思想作指导的意思是,要对毛泽东思想有一个完整的准确的认识,要善于学 习、掌握和运用毛泽东思想的体系来指导我们的各项工作。只有这样,才不至于割裂、 歪曲毛泽东思想,损害毛泽东思想。我们可以看到,毛泽东同志在这一个时间,这一条 件,对某一个问题所讲的话是正确的,在另外一个时间,另外一个条件,对同样的问题 讲的话也是正确的;但是在不同的时间、条件对同样的问题讲的话,有时分寸不同,着 重点不同,甚至一些提法也不同。所以我们不能够只从个别词句来理解毛泽东思想,而 必须从毛泽东思想的整个体系去获得正确的理解。”(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42 —43页。)“把毛泽东同志在这个问题上讲的移到另外的问题上,在这个地点讲的移到 另外的地点,在这个时间讲的移到另外的时间,在这个条件下讲的移到另外的条件下, 这样做,不行嘛!”(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8页。)这些话说明了一个如何对待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一切科学论断的方法论原则,这一原则对理解马克思主义与时俱 进是有重要意义的。

7.要做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必须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我们讲解 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 决新问题。在思想领域经常出现这样一种情况:有的观点、有的结论是不符合客观实际 的错误的东西,或者随着社会的发展已成为过时的东西,但出于思维的惯性,或者出于 制度性的原因,这些错误的或过时的看法成为众所周知的、不容更改的了,陷入了某种 迷信。这种情况是十分危险的。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 果一切从本本主义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 就要亡党亡国。”(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43页。)解放思想就是要使我们的思 想从不符合客观实际的错误观点束缚下解放出来,打破思想僵化和迷信,努力使主观符 合客观、思想符合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 析新的形势,得出新的结论,这是解放思想的实质。

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是统一的。决不能把解放思想简单地理解为敢说前人不敢说的话 ,敢做前人不敢做的事。我们党的历史上有过这方面的教训,1958年大跃进时严重脱离 实际的“说大话”、“蛮干”,我们记忆犹新,那不能叫解放思想。解放思想的关键不 是敢不敢说,敢不敢干,而是能不能摆脱错误观点的束缚,使主观思想符合客观实际。 解放思想就是实事求是。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做到实事求是,也只有实事求是才是真正的 解放思想。离开实事求是,谈不上解放思想,也谈不上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

解放思想也是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分不开的。有人把马克思主义当作一种“范式 ”,认为只有放弃这种范式才能解放思想,换句话说,解放思想仿佛是使思想从马克思 主义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这是错误的。问题在于,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 ,它的基本原理是从客观实际中概括出来的。只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 来观察和分析问题,才能得出符合客观实际的正确结论,因此,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是解 放思想的必要的前提。解放思想,应该是抛弃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具体问题时 出于种种原因得出的某些错误的或过时的具体结论,而不是抛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本 身。从这个意义上讲,解放思想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过程。

8.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关于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问题存在过两种错误倾向。 一种是借口时代发展而否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借口发展马克思主义而否定马克思主 义本身。这就是修正主义。这种错误的典型代表,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伯恩施坦、考 茨基,在20世纪末是戈尔巴乔夫。

我们以戈尔巴乔夫为例。他认为“世界上发生的变化使得人们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马 克思主义,所以他提出了“新思维”。他说:马克思、列宁的理论,“主要是以反映当 时尖税的阶级矛盾的对抗性政治文化为基础的,”因而把“按照自己的原则改造社会的 可能性,主要是同暴力政变、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同阶级斗争直到消灭敌对阶级联系起 来。”然而这样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当代世界发展中形成的新文明不能再 列入关于古典工业社会、关于其严格分为对立的阶级、关于劳动和资本对立的两极和社 会制度的对抗等习以为常的概括。”“经过新思维”,他得出结论:“必须彻底改变我 们对社会主义的整个观点”,与新时代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必须与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专 政“彻底决裂”。

其实,马克思、列宁关于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理论,关于阶级斗 争、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是从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固有的矛盾得出来的。他们 的确分析了当时资本主义的种种现象,但是他们没有停留在现象的描述上,而是透过现 象抓住本质,从具体到抽象,得出了通过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 本主义这一结论,这一结论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性,适用于资本主义发展的 各个阶段,换句话说,只要存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一结论始终是正确的。当今世界 与20世纪初相比(更不用说与19世纪中叶相比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无论怎么 变化,资本主义的本质和基本矛盾、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并没有发生变化,因 而由此引申出来的基本结论也不会过时。戈尔巴乔夫用“时代变了”来否定马克思、列 宁的社会理论,正好暴露了他反对马克思主义、背弃社会主义道路的真实面目。而“新 思维”付诸实践的严重后果是众所周知的了,无需赘述。

另一种错误倾向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各个具体结论和公式看作教条的汇集,这些教条是 不顾社会发展条件的变化而永远不变化的。这就是教条主义。教条主义看不到马克思主 义是与时俱进的,需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需要不断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分析新的问题,得出新的结论。正像斯大林讥讽的那样:“他们以为,如果他们把这些 结论和公式都背熟了,并把它们胡乱地引证一番,那么他们就能够解决任何问题,因为 他们指望背熟了的结论和公式对于一切时代和国家,对于实际生活中的一切场合都是适 用的。”(注:《斯大林选集》下卷,第538页。)

这种错误的典型代表,在国外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欧新成立的一些共产党。他们引 经据典,不顾革命形势尚不成熟的具体条件,拒绝在反动工会里工作,抵制资产阶级议 会,反对任何妥协。列宁为此专门写了《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批评了 这种错误,指出革命政党必须把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结合起来,必须利用敌人 之间的一切矛盾,在不牺牲原则的前提下找到适当的妥协形式,以争取大量的同盟者; 应当充分掌握无产阶级阶级斗争的一切形式,善于把合法斗争与非法斗争结合起来,到 一切有群众的地方去进行工作。列宁强调各国共产党在制订策略时应根据本国的具体情 况来运用共产主义的基本原则。

在我国革命斗争历史上,这种错误的典型代表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王明“左 ”倾教条主义。他们生吞活剥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中的只言片语,机械 地搬用俄国革命的经验,不顾中国的具体国情,推行一套“左”倾冒险主义路线,给中 国革命造成了极其严重的损失。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同他们的错误 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力量在于它是和各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联系 的,它必须同本国具体国情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不能要求马克思 主义经典作家对每一个国家在50年甚至100年后可能发生的一切问题都给我们作出现成 答案,必须学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到中国来,使之在中国具体化,在其每一个 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色。正是通过着重反对教条主义的整风运动,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 主义,统一了全党思想,中国革命才取得了胜利。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表明,否定马克思主义的修正主义会葬送革命,葬送社会主义; 不能结合具体实际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教条主义,也会导致亡党亡国的。历史的许多经验 教训都显示出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极端重要性。

标签:;  ;  ;  ;  ;  ;  ;  ;  ;  

关于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思考_马克思主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