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运企业交通安全管理探讨论文_齐士平

客运企业交通安全管理探讨论文_齐士平

冀东油田志达公司 河北唐山 0632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民群众对交通安全的要求也随之提高。这就要求相关企业要加强交通安全管理,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从而为人民群众提供一个安全的交通环境。客运企业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应该强化管理职能,履行安全职责,从而防治交通事故的发生,确保交通安全。

关键词:客运企业;交通安全;管理工作;问题;对策

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交通事故的频发,交通安全问题逐渐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和重视。众所周知,客运交通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行业,其安全管理是整个客运企业的工作重心和重要目标。然而,据目前我国客运交通的发展情况来看,许多客运企业在安全管理工作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交通安全,造成多起交通事故的发生。因此,本文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调研,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旨在提高我国的道路安全,降低交通安全隐患。

1客运企业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缺乏健全的管理制度

客运企业作为交通安全的主导者,对提高安全交通的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在实际管理的过程中,许多客运企业都缺乏健全的管理体制,没有明确责任制,导致管理工作趋于形式化,并没有落实到实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过分强调经济效益,忽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一些客运企业往往在追求经济效益的过程中,忽视了对安全管理的执行力度,造成了一些恶性竞争,增加了安全隐患,这对安全管理的长期发展是极为不利的。2)缺乏对车辆的管护,增加了交通风险。许多客运企业没有对客运车辆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修,对车辆的管护工作缺乏正确的认识,导致一些“废车”、“病车”经常在道路上行驶,增加了安全事故的发生,严重影响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质量的提高。3)缺乏科学的监管制度,忽视对从业人员的考核和监管。目前,一些客运企业的从业人员大多是外聘的,客运企业对他们的身体健康情况和驾驶技能都缺乏全面的认知,对他们的监管也只是趋于形式,没有将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此外,对于一些长途客车的管理缺乏科学的管理手段,并没有根据实际客运路线配备相应的驾驶人员,导致经常是一个人长时间驾驶客运车辆,很容易造成疲劳驾驶,埋下了许多安全隐患。

1.2缺乏完善的综合治理机制

尽管一些关于客运交通的法律、法规相继颁布,但是,在实际客运安全管理的过程中,许多政府部门和相关责任部门并没有落实监管职责,导致没有形成完善的综合治理机制,这也是阻碍客运安全交通的主要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1.2.1缺乏严格的企业考核制度

我国现行有关客运企业准入条件的约定过于简单、粗放,其准入门槛过低,与其理应承担的行业风险、社会与法律责任等极不相称。加上不少地方对客运企业从业条件或基本资质的把关较为松懈,只要有点门路或关系,往往是不论如何,一路绿灯,畅行无阻。

1.2.2路线设置不合理

各地营运线路的规划与设置大多不尽合理,一些城市区域内部、城市之间或城镇之间所谓“热门”的营运线路,其客源较多,交通流量也大,参与运营的客运单位和投入的客运车辆均较多,普遍存在着运力大于运量的情况。市场竞争激烈,又缺乏规范管理,导致各企业、车主竞相压价,造成恶性竞争。不少车主和驾驶人为了抢夺客源,追求单车利润的最大化,往往漠视法律法规,顶风违法上路。而一些城乡之间或开往比较偏僻乡镇的所谓“冷门”的营运线路,通常其道路等级不高,路况不好,客源较少,参与运营的客运单位和投入的客运车辆都不多,且客运车辆大多陈旧,技术状况普遍较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3部门之间缺乏联系和配合

尽管与客运交通有关的各级管理部门的确不少,其历年来的相关政策和举措甚多,确实也能取得一定成效,可是其部门本位乃至推诿、扯皮或敷衍等情形仍时有发生,彼此之间的工作组织、协调与配合不够融洽,信息沟通、共享与公布甚少且不大顺畅。与此同时,有关部门应急联动、紧急救援的工作机制和处置能力均不够完备,导致交通事故受伤人员的抢救成功率不尽理想,问题不少,矛盾突出。

2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的解决对策

2.1根据实际道路情况合理规划,落实管理工作的责任制

一是根据城乡发展规划、交通规划和道路交通安全规划,结合各自实际,依法、合理编制或完善客运交通发展规划,通过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和群众意见,经专家充分论证和政府审批后颁布实施,使客运交通安全工作依法遵规迈入良性发展的法治轨道。二是由政府组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牵头,交通运输管理、公安交警等职能部门协作,客运企业和广大民众参与,全面、深入、系统地研究并制定本地客运交通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客运交通安全控制目标考核体系。引导客运企业或职能部门自觉、自主地完善经营管理或监督管理方式,强化安全责任,落实安全管理制度。三是切实强化客运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依法配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人员,落实企业法定代表人作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建立安全生产自我约束机制。

2.2加强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执行力度,建立多样化的管理渠道

客运企业作为安全交通的主导者和管理者,对促进交通安全质量的提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客运企业要加强管理工作的执行力度,通过多样化的管理渠道提高管理工作的全面性和有效性。首先,建立健全科学、规范、实效的单位和个人客运交通安全工作绩效考核评议和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全面实行安全生产责任目标管理。其次,采取异地单位交叉检查、上级部门“微服私访”等多样的定期或不定期明察暗访方式,依法对各地客运交通安全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客观、公正的监督和检查。再次,交通部门应“未雨绸缪”,强化客运交通源头监管,经常主动牵头组织对客运企业、营运客车及其驾驶人和道路交通安全隐患进行排查与整治。对客运车辆行驶状况实施实时监控,发现交通违法或隐患及时通报路面执法人员和客运企业。特别是要督促客运企业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制,认真履行交通安全主体责任,时常自觉、自主地开展拉网式安全隐患排查,随时查找并发现问题,及时整,消除客运交通安全隐患。最后,公安交警部门应充分发挥路面交通安全管理“主力军”作用,坚持基层实战单位及其民警“管理就是执法,执法也是服务”的工作理念,加大投入,做大做强基层,强化路面监管。

2.3强化安全意识的宣传力度,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意识

为了提高安全交通的质量,实现全面的交通安全,各地方政府要不断强化安全意识的宣传力度,为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提供良好的环境。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可以利用电视、广播等手段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安全知识,从而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认知。此外,政府部门可以利用社区开展一些相关主题的实践活动,比如“安全出行”等系列活动,以社区为单位,逐个区域进行安全意识的宣传,促使宣传工作落到实处。最后,客运企业可以通过完善官方网站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意识,促使人民群众通过网络强化自身的安全意识,树立正确的交通安全观念,从而为人民群众创造安全、有序、和谐的道路交通环境。

3结语

综上所述,客运企业加强安全交通管理不仅是实现企业发展目标的有效途径,也是满足人民群众生活需求的基本保证。因此,客运企业要不断加强对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健全管理制度,通过具体的责任制落实管理工作,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意识,从而提高我国道路交通的安全性,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交通环境。

参考文献:

[1]郭天聚,关晓辉.加强道路客运安全管理[J].公路与汽运,2001(4).

[2]林福文.当前客运交通安全问题与对策探讨[J].公安研究,2007(1).

论文作者:齐士平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4

标签:;  ;  ;  ;  ;  ;  ;  ;  

客运企业交通安全管理探讨论文_齐士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