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儿童中病毒检验的结果分析及意义论文_孙黎萍 何 鑫

孙黎萍 何 鑫(上海市普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上海 200062)

【中图分类号】R18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412-02【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腹泻儿童中病毒检验的结果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2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腹泻儿童患者12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每一位患者采集一次粪便标本。检验标本中的病毒类型,并比较几种病毒的感染率及年龄分布情况。结果:在腹泻儿童中,病毒检验结果表明患者的病毒感染种类主要为轮状病毒、肠道腺病毒和诺如病毒,三种病毒中感染率最高的为轮状病毒,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在病毒的年龄分布方面,6—24个月是轮状病毒感染阳性率最高的年龄段,23个月以内是肠道腺病毒感染阳性率最高和诺如病毒感染阳性率最高的年龄段。结论:腹泻儿童中最常见的病毒感染类型为轮状病毒,在病毒感染的相关因素中,年龄段对致病病原体的分布有着一定的影响,但与病毒感染类型没有关系。

【关键词】腹泻;儿童;病毒检验;

腹泻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综合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的人群中,而其中以儿童比较常见[1]。这是因为儿童的消化系统发育不够成熟,机体对抗病毒入侵的能力较弱,所以菌群容易失调,进而引发腹泻[2]。我院为明确腹泻儿童中病毒检验的结果及其意义,特选取了120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进行专项研究。

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次研究中,男患者75例,女患者45例;年龄为1个月—13岁,平均年龄(3.1±0.5)岁;病程2周—3个月,平均病程(1.6±1.3)周。全部患儿经过诊断确认为病毒感染性腹泻,且24小时之内腹泻次数在两次以上。1.2方法第一,准备好病毒检验材料:轮状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肠道腺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诺如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第二,采集样本。在患儿发生腹泻之后的一天之内采集患儿的粪便样本,每份样本不少于200毫克,不多于400毫克。

之后,将样本保存在无菌容器内,并放在冰箱内冷冻起来。第三,病毒检验。首先,将病毒检验材料恢复至室温,即充分解冻,并注意选择背阴位置做检验,避免阳光直射。其次,混合试剂。将1毫升的稀释缓冲液注入试管,之后再将粪便样本加入试管中。固态粪便样本的加入量为50—100mg,液态粪便样本的加入量为100μl。之后摇晃试管使稀释缓冲液和粪便样本充分混合。在试管内的试剂沉淀大约五分钟之后,使用吸管吸取上层的清液并滴至另一无菌试管内。最后,将检测卡取出,使用吸管吸取3—5滴样本清液滴至检测卡的样品位置。大约十分钟之后读取检测结果。1.3检验标准 阳性:反应窗的“C”和“T”标记处在十分钟之内同时出现蓝色条带;阴性:反应窗的“C”标记处在十分钟之内出现蓝色条带,而“T”标记处未出现蓝色条带;检验无效:“C”和“T”标记处在十分钟之内都没有出现蓝色条带。1.4统计学分析 患者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2结果2.1腹泻儿童病毒感染类型在本次研究中,腹泻儿童病毒感染类型以轮状病毒、肠道腺病毒和诺如病毒为主,混合型病毒感染占少数。性别、居住地以及年龄等因素对病毒感染类型没有明显的影响。2.2腹泻儿童主要病毒感染种类的感染率如表1所示。

表1腹泻儿童主要病毒感染种类的感染率比较情况[n(%)]

注:表1表明,腹泻儿童中,感染率最高的为轮状病毒,达到了43.33%;其次为肠道腺病毒,感染率为30.83%。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2.3腹泻儿童各年龄段的病毒病原体分布情况:根据统计结果,本次研究中,6—24个月是轮状病毒感染阳性率最高的年龄段,共计34例患儿感染,占轮状病毒感染总人数的65.38%;23个月以内是肠道腺病毒感染阳性率最高的年龄段,共计28例患儿感染,占肠道腺病毒感染总人数的75.68%;23个月以内是诺如病毒感染阳性率最高的年龄段,共计20例患儿感染,占诺如病毒感染的76.92%。3讨论儿童腹泻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寄生虫寄生体内、细菌入侵以及病毒感染等都是造成儿童腹泻的原因[3]。然而,根据相关的临床病例报道,病毒感染是其中最常见的致病因素。因此,对腹泻儿童进行病毒检测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次研究显示,在腹泻儿童的病毒检测结果中,常见的腹泻儿童病毒感染类型为轮状病毒感染、肠道腺病毒感染以及诺如病毒感染,其中轮状病毒感染最为常见。而在致病病原体的年龄分布上,6—24个月是轮状病毒感染阳性率最高的年龄段,23个月以内是肠道腺病毒感染阳性率最高和诺如病毒感染阳性率最高的年龄段。这项研究结果提示,临床中诊治儿童腹泻时,可以将患儿的年龄作为一项参考指标,据此而做出初步的判断,从而帮助进一步明确患儿腹泻的原因及治疗方法[4]。除此之外,病毒感染引发的儿童腹泻,其有效治疗药物种类比较少,因此家长和儿童应加强预防性措施,降低感染病毒的几率。

参考文献[1]曾德兴,高民胜,等.腹泻儿童中病毒检验的结果分析及意义[J].中外医学研究,2015,11(01):69-70.[2]刘海霞,刘新凤,等.5岁以下儿童轮状病毒腹泻流行特征和经济负担评价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4,31(06):90-92.[3]杨斐.不同年龄段腹泻儿童病原微生物检测结果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10(06):101-102.[4]闵沛,冯海娥,等.西宁市儿童腹泻患者病毒感染情况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2013,23(19):128—129.

论文作者:孙黎萍 何 鑫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必读》2015年第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17

标签:;  ;  ;  ;  ;  ;  ;  ;  

腹泻儿童中病毒检验的结果分析及意义论文_孙黎萍 何 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