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现代电力系统建设过程中,电网自动化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配电网自动化使得供电工作更加可靠、稳定。它的应用也体现了许多优点,不仅可以大大提高电力行业的发展水平,而且可以促进企业生产管理模式的改革和更新。在这个时代发展的背景下,供电企业要想实现长远发展,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就必须有效利用配电网自动化建设的手段,并对其进行实践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山区配电网;自动化规划;建设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在这样的社会发展形势下,我们必须做好供电质量的控制工作,以满足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用电的需要。同时,也可以提高供电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这一过程中,必须重视配电网自动化建设,做好管理工作,提高技术管理水平。为整个电力系统的高效运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配电网自动化规划是基于合理的电网结构规划、继电保护协作、通信规划等专业综合规划学科。由于不同地区地形和可靠性要求的不同,因地制宜地规划配电自动化显得尤为重要。
1.偏远山区的网架特点
(1)山区相对平原地区的工业用户数量很少,主要基于住宅用电,负荷分布相对分散。线的平均长度约为12KM(包括支线)。
(2)每个乡镇的负荷较小。主电源的配置主要基于乡镇的110kV变电站或35kV变电站,各个城镇的变电站可以有单个主变压器或单个电源。
(3)山区配电线路的建设主要是基于辐射到周围区域的变电站,环网末端站内线路的可能性较低。站点之间存在环网的可能性,但是要建的环网线路往往是跨山的,难以建设,施工后带来的运维情况比较复杂。最好在线路末端进行环形网络,主要是基于“2-1”环网,特别是站之间的通信线路。根据负载分布,可以考虑剩余的线用于单辐射或分裂复杂线。
(4)由于树木障碍和雷击,山地配电线路的故障相对较高。
2.电网及自动化系统存在的问题
(1)单功能设计。配电自动化、数据采集和配电监控构成了配电系统自动化,针对一个更加完善的供电企业管理和配电自动化系统,例如,地理信息、配电管理、配电自动化系统等。(2)盲目寻找新设备。没有全球性的考虑,不注重自身的基础,一味地寻找新的地方设备,导致旧设备卡的出现,新设备上很难大幅度提高整体效果。(3)在配电自动化系统中,远程通信是其关键技术。在配电网的使用过程中,RTU必须符合其单点分散的特点。为了提高通信速度,增强通信功能,降低误码率(BER),有效地实现远程实时监控功能,就必须选择一种合理、科学的通信方式。(4)在开发计算机应用软件的过程中,需要有一个兼容、开放的操作平台,并能有效地连接到标准数据库。地理信息实时响应配电系统负荷和反馈信息,在记录事故中,从而实现无功优化计算机设备数据库的统计规划和远程抄表。有效地实现了负荷控制。在配电自动化系统中,计算机软件功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软件质量的高低可以反映自动化技术的水平,需要进行有效的比较。(5)在配电网设施建设过程中,需要分批分阶段实施。建立用户、线路方向、输电容量、线段和配电网的基本条件是必要的。首先,利用二次保护监测和具有自动功能的一次开关柜完成隔离故障、故障自动切换、自动变电等功能,从而实现故障点的识别和隔离。其次,在充分条件下,可投入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提高工作效率,分批投入资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山区配电网自动化建设规划的思考
3.1构建具备基本遥测、遥信功能的故障定位系统
由于偏远山区幅员辽阔,地理位置差,一些变电站根本没有通信条件,这是配电网自动化建设的一个障碍。为节约成本,应选择主城区和平原区进行试点,利用现有的自动化系统和通信系统,建设馈线自动化系统,整合企业信息资源,建立配电管理系统。从而实现部分地区配电网的自动化,逐步淘汰原有不具备远程控制功能的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实现过程简单,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它能有效地提高供电的可靠性,隔离故障,快速定位故障。因此,它是与山区配电网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配电网可以不断优化。
5.4 通信网建设
光纤通信作为一种通信中继器,在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其他通信方式相比,光纤通信具有以下优点:(1)传输带宽大,通信容量大。(2)传输衰减小,适合于长距离数据传输。(3)体积小,重量轻。躺起来很方便。(4)输入输出之间存在电隔离,不怕电磁干扰。(5)保密性好,无泄漏信号和串扰干扰。但是,现有配电线路上的辐射光缆存在以下问题或缺点:(1)在架空10 kV线路上加入光缆后,维护不便。(2)早期地下管线不为光缆预留。(3)光学设备成本高。我国配电网主要集中在城市地区,面积小,考虑到投资和维护等原因,笔者认为在现有老电网上建设自动化系统,其通信应优先采用无线方式。与有线光缆相比,无线网络具有以下优点:(1)利用现有的无线3G技术,可以方便地实现无线传输。(2)施工期间无光缆施工,无线路配合断电。它不影响电源的可靠性。(3)施工周期短。(4)容量扩展方便,只要在无线信号覆盖范围内,接入点就可以增加。无线网络应优先建设自己的电网。如果该单位没有能力建设,它可以依靠移动、联通和其他无线运营商在公共网络中开放电力区,并单独使用,以确保信息安全。这种方法涵盖范围最广,没有建筑费用,但必须支付租金。应采用何种方法对经济效益进行比较和选择。综上所述,山区供电公司在无法实现大规模建设先进的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情况下,还可以做一些有益的尝试。
3.3强化变电站馈线断路器与主断路器的配合
在实施配电网自动化时,有必要加强变电站馈线开关与主断路器开关之间的配合,同时形成由两个电源组成的环网供电系统,即强化配电网结构。并加强配电网络中的设备两者合作。变电站的出口保护开关具有一定的重合能力。重合命令通常受微型计算机的限制。生产线的开关具有自动操作的能力。相应的开关和通讯也具有一定的自控能力。相应的事故监控也是由微电脑系统控制,以达到线路正常运行的目的。
4.结束语
配电自动化的发展是当前电网发展的趋势,但配电自动化建设模式尚处于探索阶段。各类地区都要因地制宜地进行相应的规划,但对于供电可靠性要求低的地区,首先要考虑“简单实用”的原则,在此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它为城市电力系统的高效运行提供了相应的保障,也为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注入了稳定的潮流。
参考文献
[1]李启准.农村偏远山区智能配电网的建设及配置研究[J].大科技,2017,15(10):40-41.
[2]陈燕,吴赞红,王博等.智能配用电业务接入网络支持的关键技术研究[J].计算机科学,2016,43(z1):558-560.
[3]张恺凯,杨秀媛,卜从容等.基于负荷实测的配电网理论线损分析及降损对策[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3,33(z1):92-97.
论文作者:蔡建国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4
标签:配电网论文; 自动化系统论文; 变电站论文; 山区论文; 通信论文; 线路论文; 电网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