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研究论文_吴琳莉

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研究论文_吴琳莉

(重庆市巴南区人民医院 重庆 401320)

【摘要】对其中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通过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进行治疗,所获得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超声乳化;房角分离术;青光眼;急性闭角型;晶状体相关性;临床研究

【中图分类号】R77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2-0014-02

1.前言

[1]青光眼在临床上通常分为原发性青光眼、继发性青光眼及发育性青光眼三大种类。其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在临床上是比较常见的,临床上多见于虹膜膨隆型的明显窄房角眼,相对瞳孔阻滞较重,房角呈“全”或“无”的方式关闭,可伴有程度上的不同。由于房角关闭突然且范围较大,因此眼压突然升高,引起角膜浑浊水肿,患者视力急剧下降,严重者降至光感,是严重威胁患者视力的疾患。

2.资料和方法

2.1 病人资料

回顾我院近3年收治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共5名,其中男性1名,女性4名,年龄45~68岁,眼压患眼入院时均大于40mmHg,其中一名患者没有急性大发作的另一只眼眼压29mmHg[诊断为双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左眼急性发作期,右眼慢性进展期)],其余患者另一眼眼压均<21mmHg(诊断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眼视力在光感0.12;眼轴长度均在正常范围;角膜透明后行房角镜检查除双眼眼压均高者房角为>3/4为闭角外,其余患者房角均处于动态开放状态,裂隙灯检查均<1/3CT,周边虹膜高度隆起,晶状体均处于膨胀期改变。所有患者入院后均采用联合降眼压治疗:β受体阻滞剂:(盐酸左布洛尔滴眼液)、缩瞳剂:(1%毛果芸香碱眼液)、高渗剂:(20%甘露醇注射液)以及碳酸酐酶抑制剂:(醋氮酰胺片及布林佐胺滴眼液)。

急性期患者使用联合将眼压药物治疗后,使患者的眼压需要维持在21mmHg以下三到五天之间,前房炎症控制稳定后采取超声乳化+房角分离手术。

2.2 手术方式

该手术的操作方法如下:在手术之前的半个小时使用甘露醇125ml静脉快速滴注,浓缩玻璃体进一步开放房角,使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进行散瞳操作,总共散瞳3次,使用0.4%奥布卡因眼液,将其滴入到结膜囊,进行3次表面麻醉操作。患者通过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进行治疗,在10-11点角膜缘做一个3CM左右的隧道式切口,使用前房穿刺刀做一个辅助切口,该切口的位置位于透明角膜缘的2~3点钟方向,将黏弹剂注入到前房内之后,做一个直径大约为5.5mm的连续环形撕囊,调节乳化仪,通过原位劈核法进行碎核,分块将其吸出。通过自动灌注与抽吸系统将残留的晶状体皮质进行清除。将黏弹剂充满前房以及囊袋,将光学直径为6.0mm人工晶状体植入到囊带内,IA吸出囊袋内的粘弹剂,将卡米可林0.2mL注射到前房内,起到缩瞳的目的,使用粘弹剂360°钝性分离前房角,然后IA将前房内的黏弹剂进行吸出,将林格液注入到前房当中,在角膜隧道切口自发闭合之后,手术完毕,完毕时包盖单眼[3]。

2.3 治疗结果

术前诊断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4名患者:术后第一天视力均>0.5,眼压在12~18mmHg,房角检查由于我院没有OTC未能进行术后非接触检查,但裂隙灯检查周边房角深度在1~1.5CT,患者术后视力明显提高,周边房角明显加深,术后眼压恢复正常。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术前诊断为双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1名患者:术后第一天视力0.3,眼压在25mmHg,房角检查由于我院没有OCT未能进行术后非接触检查,裂隙灯检查周边房角深度在1CT,患者术后视力得到提高,周边房角较术前明显加深,但术后眼压并未恢复到正常范围,术后继续给予局部降眼压眼液治疗后眼压维持在18~22mmHg。

3.讨论

3.1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病机制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病机制为瞳孔括约肌与晶状体前囊膜密切接触有可能造成虹膜后面压力增高,使易感个体的虹膜向前膨隆并阻塞小梁网,导致眼压升高。所以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生必须具备两个因素:眼球解剖结构的异常以及促发机制的存在。

3.2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方式的选择

周菱丽[2]的研究结果表明:急性青光眼组术后的平均眼压为(10.9±2.3)mmHg,慢性青光眼组(15±4)mmHg;刘致力[3]的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83.3%、98.1%,对照组分别为68.5%、83.3%,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眼压为:(15.4±2.3)mmHg,对照组术后的眼压为:(18.3±2.3)mmHg;郭巍[4]的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2.0%,观察组患者的眼压为(15.5±2.4)mmHg,对照组患者的眼压为(16.8±2.3)mmHg;崔德刚[5]的研究结果表明:术前平均眼压为(25.6±2.8)mmHg,术后6个月平均眼压(13.41±3.42)mmHg。

结合我院5例患者的治疗结果:针对没有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病史,急性青光眼发作为眼球解剖结构及晶状体膨胀加重房角堵塞引起眼压急剧升高的患者术前眼压控制后采用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均获得很好的疗效。但针对本身有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病史,房角大部分关闭的患者,即使术中行房角分离,术后仍不能将眼压降至正常范围,需继续采用局部药物控制眼压,针对这部分患者是否还是应采取联合小梁切除术来获得更有效的降眼压效果。

3.3 展望

通过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治疗,改善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房角分离术能够钝性分离眼虹膜周围粘连情况,使小梁网的通透性增强,能够促进房水的排出,超声乳化能够去除较厚的晶状体,将较薄的晶状体置入其中,加深前房[6]。但结合我院以往病历的结果,我们认为也不能盲目的所有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均选择该手术方式,应该针对不同患者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1)若术前诊断双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患者也采用分离的方式,术后眼压有可能不能完全降至正常范围,术前需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取得理解,或者建议采用联合小梁切除术来获得更好的降眼压效果。

(2)对于术前评估由于本身解剖异常前房浅,周边虹膜膨隆加上晶体厚度大,膨胀引起的房角关闭所致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选择该手术方式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且对患者的创伤小恢复快,避免了以往常规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滤过泡漏或者滤过泡瘢痕化等一系列并发症可能。

(3)对于单眼反复发作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由于反复发作炎症刺激,即使房角在最初处于动态开放状态,后期也会因为炎症引起不同程度的粘粘,因此术前必须行房角镜或者UBM检查,若房角关闭>180°,就需考虑联合小梁切除手术,不能只是单纯选择房角分离。

【参考文献】

[1]眼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主编:葛坚

[2]周凌丽.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刊),2011(6):564-565.

[3]刘致力.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临床疗效[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7,12(1).

[4]郭巍.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8(1):72-73.

[5]崔德刚.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08):78-79.

[6]张付生.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4(16):38-39.

论文作者:吴琳莉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8月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7

标签:;  ;  ;  ;  ;  ;  ;  ;  

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研究论文_吴琳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