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道德与法制》教学的情境创设论文_苏桂芹

浅谈初中《道德与法制》教学的情境创设论文_苏桂芹

苏桂芹 山东省莱芜市大王庄镇大王庄中学 271100

摘 要:在初中《道德与法制》课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以理服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学生能够在生动感人的形象教学中受到感染。教师要研究各种教学方法,运用情感教育的渗透得到深刻的影响和教育,培养学生的积极参与能力,倡导学生的主体教育。通过如此的教学就会提高《道德与法制》课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情感教育 道德与法制 教法探究

在当今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注重金钱和名利,不正之风不时地影响到学校的课堂教学,特别是《道德与法制》课教学直接受到影响。在初中《道德与法制》课教学中,教师要和学生辨是非、明哲理,善于指导学生的思想行为。教师要善于以理服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学生能够在生动感人的形象教学中受到感染。我们要研究各种教学方法,运用情感教育的渗透得到深刻的影响和教育,培养学生的积极参与能力,倡导学生的主体教育。通过这样的教学就会提高《道德与法制》课的教学效率。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对《道德与法制》课中情境创设方法的探讨:

一、巧设导语,提高兴趣

每一节课的教学关键是起始课,开始若是讲得不好,学生自然就没有兴趣,使有限的教学时间白白浪费,学生无所收获。所以,我们一定要带着浓厚的情感去设计起始课的教学,要起到开门红的作用。比如,我在教学《友谊伴我行》一课时,就播放歌曲《朋友》,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兴趣,学生很快就进入了学习的情境中,后面的学习效果也非常好。我们可以采取很多鲜活的教学手段来设置导语教学,比如电影、新闻片段、游戏、故事、竞赛活动等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学生有了开始的学习热情,后面的学习环境和气氛就会发生较大的变化,他们就会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来,课堂教学效率也就会迅速提高上来。

二、语言引导,创设虚拟情境

现代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引入并不能完全代替传统的讲授法,教师可以通过绘声绘色的口头表达为学生营造生动的教学情境,在通俗易懂的讲述中,化抽象的概念和知识点为形象的故事、情感。针对《道德与法制》教学的特殊性,教师可以将诗歌和名人名言引入课堂中,结合教学目标,恰当导入诗歌的朗诵或者名人名言的阐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增强对《道德与法制》学习的自觉性,产生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更好地实现《道德与法制》课的德育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三、多种手段,创设形象情境

初中《道德与法制》课堂应该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多媒体教学演示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合理的教学情境中感悟道理。多媒体教学能将音乐、图画、视频、文字统一在课件中,使课堂更加新颖生动,引起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调动他们钻研教材的欲望。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新闻播报中的一些正面案例,让学生在对案例的感悟中自然理解教材内容,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依法保护自己》的课堂中,我用多媒体播放“中学生小艺从犯罪分子手中机智逃脱”的案例,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掌握未成年人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强自我防范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四、小组合作,创设交流情境

探究与合作学习是新课改背景下的重要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和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首先,学生要自主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的独立探究意识和能力,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课堂环境中拓展思维,产生初步的观点和看法。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性学习,让学生在小组交流和互动中各抒己见、取长补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思辨能力、合作精神,在辩论与协助中逐步深入了解社会生活,向往和追求正能量,形成良好的思想品格与意志品质。例如,在《点滴做起,防微杜渐》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自主思考:哪些行为属于不良行为?哪些属于一般违法行为?哪些属于犯罪行为?然后小组讨论:不良行为、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有什么关系?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猛然发现不良行为有可能发展为一般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若不及时终止有可能发展为犯罪,从而进一步规范自己的行为,防止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五、结合目标,创设生活情境

传统的政治课枯燥地灌输大道理,让学生觉得政治课没有实际用处,因而产生了对课堂的反感和应付情绪。初中《道德与法制》课教师要明确这门课的德育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与个性。因此,教学中必须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将教材知识和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参与社会的体验统一起来,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引起学生的联想,产生正确的体验,实现心理的共鸣,更好地接受教材观点。例如,在《我做事,我负责》教学中我这样设问:你在平时做事情之前是否多问问自己“该不该做”“该怎么做”“会产生什么后果”……你做过后心里有哪些感想呢?引导学生进行评价和自我反思,体验到做事情之前要三思而后行,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做一个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的人。

当然,情境的创设还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如体现层次性、紧扣教学目标、符合学情等,这里就不再赘述。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作为教师要深入研究和探讨,要研究学生,更要研究新课标,还要研究新教材、新教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论文作者:苏桂芹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31

标签:;  ;  ;  ;  ;  ;  ;  ;  

浅谈初中《道德与法制》教学的情境创设论文_苏桂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