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风景园林施工的植物选择和配置探讨论文_邓小娟

基于风景园林施工的植物选择和配置探讨论文_邓小娟

珠海市清木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519000

摘要:进行风景园林施工时,植物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十分的明显,因而为了进一步提高风景园林的美观性以及质量价值,务必要合理的选择植物并且配置好,从园林的整体规划出发,注重新时期风景园所需的人文艺术和居民多样化的要求,因而做好植物的选择以及配置十分的必要。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风景园林植物选择原则以及风景园林中植物配置的基本方式,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风景园林;施工植物;选择;配置

城市化进程随着经济的发展呈现前所未有的快速化,为了满足人们对环境的要求,风景园林施工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逐渐提上日程。在世界各地,都广泛分布着风景园林,它是一种包含自然地理、生物、生态等学科的艺术,其中园林施工中植物的选择及配置方法对风景园林的展现效果有直接影响。而在探讨风景园林植物选择及配置方法前,首先应对风景园林施工中植物选择及配置重要性有一定了解。

1.植物选择和配置的意义

当前社会发展中各行业对绿色生态理念越来越重视,风景园林的施工理念也随之得到了全新的发展,逐渐将“绿色、生态和环保”作为施工环节中的主要理念。和普通的观赏性园林相比,风景园林最大的区别就体现在植物选择和配置工作上。为了园林景观工程能更好的满足施工的基本要求,在造景过程中就应该有效引进园林植物,并且由于地域自身性质的影响,在对风景园林植物进行选择的过程中,也需要尽可能选择一些天然的、未经雕饰的植物[1]。为了更有效地提升风景园林施工实用价值,也要尽可能选择更合理的植物。在对植物进行选择的过程中不仅要满足风景园林的实际需要,同时还应该提升园林景观的协调性和美观性,通过这种方式为广大群众营造更为完善和自然的园林环境与空间。

2.风景园林植物选择原则

2.1适宜原则

选择植物十分的关键,由于植物跟其他的设施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变化性,其是会不断生长的,务必要对园林设计的需要予以充分的考虑,同时还要对风景园林所在区域的周边环境、气候特征、土壤地质、水文地质以及人文环境等予以充分的考虑,保证植物能够与周边条件相匹配。要按照设计的思路以及所能够实现的目标,选择园林植物,不能够违背植物的生长规律,而是要按照设计的思路以及所能够实现的目标,选择园林植物,切忌盲目进行,遵循适宜性的原则选择园林植物,对植物的特性进行划分,区分好其耐寒还是耐热,通常耐寒植物具有的耐寒性能较好,且对于土质的要求不是很高,因而一般会种植在北方园林中。而耐热植物对于水的需求量较大,且对于区域地质的要求较高,因而一般会种植在南方园林中,不同的植物在不同的区域内所能够呈现的样貌也有所不同,要按照园林整体的设计风格,有选择的进行搭配。选择风景园林植物不但要跟环境需要相适应,还要注重美观性和适用性。

2.2科学性原则

植物选择的科学性要考虑植物的生态性、互惠共生性、植物生长性能、乡土性等。

2.2.1生态位特性

每种类型植物在整个生态系统中具有不同的功能、作用。在绿地建设中,需要充分考虑到不同物种的生态位特征,科学地选择植物种类,实现藤、草、乔、灌、地被和水生植物的合理配置,选择不同高度、季相变化、颜色和生活型植物如旱生、常绿落叶、针阔叶、水生和地生等,提高空间的利用率,防止种间的直接竞争,构成结构合理、种群稳定、功能健全、生态平衡的复层植物群落,物种之间可以实现相互补充,有利于可以形成优质植物景观,也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2.2.2植物的生长特性

不同植物的生长条件、生长速度、植株大小等差异很大。在风景园林施工前,要根据成年树木及树冠的大小来确定植物的种植间距,不同植物选择不同种植间距。若种植密度不当,会使植物景观效果和质量受到影响,在多种植物复层群落结构中尤为明显。例如,落叶乔木的生长速度较快,个头高大,经常引起灌木及小乔木的畸形、偏冠生长;在灌木和乔木搭配中,灌木会侵占乔木生长发展空间,因此出现“烧膛”现象,乔木枯黄直至死亡。在植物配置中,地、草、灌、乔的比例应各占25%。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多样性原则

我国本身就是一个物产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生态资源众多,其中植物更是多种多样,因此当前我们在开展园林景观的设计工作时可以考虑应用更多的植物和生物资源。在绿色生态工程施工中,不仅仅需要对植物进行合理选择,同时随着人们审美水平的提升,也要加强对配置美观性的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在满足人们审美的同时,实现植物的多样性。

3.风景园林施工中植物选择和配置方法

由于不同配置方法所呈现出的观赏效果不同,因此,在选择和配置植被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施工。

3.1规则配置

规则配置中主要包含了交替、对称、列植、分层等配置方

法。其主要表现在:第一,对称配置施工中,需要确定一条中心轴线,并以该轴线作为中心,在轴线两侧的植被配置完全相同,主要是营造出园林主题之美,也就是主题的一种陪衬;第二,列植配置是将相同大小、类型的植物根据特殊株距排列的形式种植,株距小的树木可以起屏障作用;第三,交替配置是通过不同类型树木进行排列种植,并满足一定的规律性。

3.2提升植物配置的艺术性

合理的景观布置,既增加视觉冲击力,也会丰富空间的层次感,增添趣味性、观赏性。在植物配置过程中应该注意植物的颜色和形状等方面。同时在配置环节中还要避免单调,可以借助树木的自然性质,在同一个季节下显示出不同的季节特征,满足人们不同的审美需求。在此环节中我们也可以适当引入果树,虽然这项工作的开展并不是利用果树的果实来创造利益,但是这种种植形式也会对风景园林建设产生十分积极的影响。

3.3自然式配置

自然式配置有孤植、对植、丛植、群植和林植。孤植可以作为风景园林中的独立庇荫树,具有观赏性,也可以为了构图需要,显示出树木的个体性,是某个区域空间的主景观,如大草坪上。对植指不对称栽植,轴线两侧植物在重量感上保持平衡,但植物品种、体量完全不同;丛植由多株同种或异种植物不等距离的栽植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可以作为背景、主景或者隔离措施,可以表现出个体美和群体美。群植是数种灌木、乔木和一两种主要乔木搭配在一起,形成大面积的树木群体,色调鲜明、层次丰富。林植具有一定的群落外貌,呈现出一定的密度。林植中要考虑郁闭度,密林的郁闭度为0.7~1.0,疏林郁闭度为0.4~0.6,不同郁闭度的林植可以选择不同的植物搭配,应用在园林不同区域中。

3.4绿色植物与花卉相结合,做到相映成趣

选择风景园林植物以及配置时,要就园林建设的整体协调性、统一性以及和谐性出发,充分的展现出风景园林的景观所具有的美感。由于我国的幅员辽阔,地理之间的情况差异相差较大,拥有的植物的种类也较为丰富,因此,配置植物时要对植物的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有步骤、有计划地展开调查研究,并开展引种驯化工作。例如,可以将乔灌木、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相结合,或者可以将乔灌与地被、草皮相结合,并利用适当的花草予以点缀,以便形成层次较多的复合结构,使得群落更具观赏价值,群落的抗逆性和韧性也会得到进一步的增加,这样一来,群落的稳定性则能够得到保障,减少了其受到有害生物的入侵,最终能够同时实现植物所具有的生态效益,以及植物所具有的观赏性的特点。

结论

风景园林施工的植物选择与配置要遵循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结合植物的选择标准和树种生长习性,突出每种植物的功能和特点,合理选择种植的密度,考虑长短期效益,以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参考文献:

[1]尹茜,陈舒林,尹良杰,等.基于风景园林施工的植物选择和配置探讨[J].湖北林业科技,2016(2):56-57.

[2]刘汉鹏.榆林市园林绿化植物选择与配置研究[D].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

作者简介:邓小娟 1990年5月14日 性别女,民族汉,籍贯湖南 现任职单位:珠海市清木景观工程有限公司、毕业学校:广东工业大学、工程造价专业 邮编:519000

论文作者:邓小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5

标签:;  ;  ;  ;  ;  ;  ;  ;  

基于风景园林施工的植物选择和配置探讨论文_邓小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