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化检验质量控制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意义初探论文_纪萍萍,董强

理化检验质量控制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意义初探论文_纪萍萍,董强

山东信谊制药有限公司 山东 平原 253100

[摘要] 目的 探讨理化检验质量控制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我市出现的突发传染病事件84例,实施理化检验质量控制的传染病42例及参与理化检验的工作人员15名为试验组,实施常规理化检验的传染病事件42例及参与理化检验的工作人员15名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检验结果及事件处理情况。结果 对照组检验偏差率、事件控制时间均高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进行理化检验质量控制可降低检验偏差率,及时对突发事件进行有效处理。

[关键词] 公共卫生事件;理化检验;质量控制

公共卫生是关系到一个地区甚至一国民众健康的公共事业,其具体内容包括重大疾病(如传染病)的预防、监控、治疗,对药品、食品、公共卫生环境的监督管制,以及免疫接种、健康教育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可能或已发生,对民众健康造成明显损害的传染病、不明原因的群体疫病、重大职业中毒、食物中毒及其他危害公共健康的突发事件,严重危害民众的生命健康,影响社会稳定[1-2]。尽早检测出造成公共卫生事件的原因是及时进行事件处理,减少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对民众影响的重要手段。但因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突然,其检验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延误事件处理时间。故为提高理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本研究在理化检验中进行质量控制。现将结果示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我市出现的突发传染病事件84例,实施理化检验质量控制的传染病42例及参与理化检验的工作人员15名为试验组,实施常规理化检验的传染病事件42例及参与理化检验的工作人员15名为对照组。对照组工作人员男10例,女5例,年龄28-50岁,平均年龄(39.84±2.27)岁;工作年限3-20年,平均(10.34±2.02)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试验组工作人员男11例,女4例,年龄28-48岁,平均年龄(39.02±2.32)岁;工作年限3-19年,平均(10.07±2.08)年。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理化试验管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理化检验质量控制:(1)根据既往公共卫生事件突发情况为蓝本制定应急方案,并要求工作人员根据方案严格进行操作,定期进行考核培训,同时成立质量监控小组,工作开展情况及检验结果进行全程监督,若检验结果出现偏差则追究责任至个人。(2)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检验工作人员在突发性公共事件发生现场对环境进行仔细排查,并确定侧重点,对现场细微、特征明显之处进行捕捉,采集具有代表性样品,并进行保存、检验。(3)组织检验人员联合制定最佳检测方案,加强理化检验实验室温度、湿度的管控,并对检验设备、实验器械、工具等严格进行质量监控,保障其可正常工作,消毒灭菌合格,以最大程度上减少实验所需器械等对实验结果的干扰。(4)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样品处理及实验溶液处理,并进行空白试验,确保检验准确性。(5)针对检查结果联合各专业人员进行咨询评估,并根据检验结果及时对事件进行处理。

1.3 评价标准 观察两组检验结果偏差情况,以及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处理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用χ2检验,以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以±s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检验偏差情况 对照组检验偏差6例(14.29%),高于试验组的0例(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87,P<0.05)。

2.2 控制时间 对照组事件控制时间为(31.28±3.41)h,高于试验组的(21.36±2.68)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573,P<0.05)。

讨论

理化检验是借助物理及化学方法,应用一系列测量仪器设备所进行的质量检验,其检验结果受样本质量、检验仪器、临床操作等多种因素影响[3]。故需加强质量控制,以增强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检验偏差率、事件控制时间均高于试验组。说明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进行理化检验质量控制可降低检验偏差率,及时对突发事件进行有效处理。其原因为质量控制通过对理化检验应急工作流程、样本采集、实验室环境及仪器质量管控、结果准确性判定等方面综合、全面进行质量控制,可有效减少上述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且在此过程中加强质量监控,并进行责任追究,可提高检验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进一步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经本研究结果及大量临床资料分析发现,加强理化检验质量控制,提高检验结果准确性具有以下几点重要意义:(1)及时、准确的检验结果可利于公共卫生管理部门快速清查并明确根本原因,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及时对突发事件进行处理,减轻其对公共卫生安全的影响,同时还能从根本采取相应预防措施,避免此类突发事件再次发生。(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突然,影响较广,易引起民众恐慌、焦躁等不良心理,而在理化检验中进行质量控制能可通过检验结果的及时性及正确性,以便尽早解决相关事件,减轻民众的不良心理。(3)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全面进行发生原因排查,通过临床检验、分析得出结果,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及处理措施,同时及时进行民众宣教,可有效提高民众的健康保健及自护意识,加强卫生安全防范意识,减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几率,减轻其对民众生命安全造成的伤害[4-5]。

综上所述,理化检验质量控制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应用效果明显,可有效降低检验偏差率,及时对突发事件进行处理,更好的维护公共卫生安全。

参考文献

[1]胡广义,冀国强,冯冉.2006-2015年北京市顺义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分析[J].职业与健康,2016,32(24):3441-3443.

[2]王笑笑,柴程良.风险管理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应用[J].预防医学,2016,28(09):899-902.

[3]李永新,孙成均,邹晓莉,等.卫生检验与检疫本科专业理化检验教学方法改革刍议[J].现代预防医学,2015,42(18):3454-3456.

[4]张玉芬.卫生检验理化实验室质量控制策略[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36(15):2283-2285.

[5]牛永权,王晓红.卫生检验质量控制与规范化管理探讨[J].现代预防医学,2014,41(17):3153-3154,3190.

论文作者:纪萍萍,董强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10月上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2

标签:;  ;  ;  ;  ;  ;  ;  ;  

理化检验质量控制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意义初探论文_纪萍萍,董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