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癌症患者临终关怀服务模式探索论文_刘妍,任玉茹,魏薇,王岩

晚期癌症患者临终关怀服务模式探索论文_刘妍,任玉茹,魏薇,王岩

(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 山东 枣庄 277800)

【摘要】 目的:探索晚期癌症患者临床临终关怀服务模式,并对其进行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肿瘤科住院的晚期癌症患者134例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临终关怀服务模式,并对其患者感受情况、住院费用情况、患方满意度等进行分析。结果:在临床建立有效的临终关怀服务模式,可有效减轻患者痛苦,减轻患者家庭负担,提高患者满意度。结论:我院肿瘤科开展的临终关怀模式在患者获益、减少住院费用方面效果较好,而且构建良好的医患协作关系,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 晚期癌症;临终关怀;肿瘤科

【中图分类号】R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2-0390-02

临终关怀是指对生存时间有限的患者提供的全方位、立体式、连续性的人文照顾服务[1]。临终关怀模式是在临终关怀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一种关于向晚期患者及家属提供照护的标准形式和总体看法,临终关怀模式对临终关怀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2]。晚期癌症患者不光要承受癌症本身带来的身体及心理上的痛苦,其家庭还要承受高昂的医疗费用,因此更是突显实施临床临终关怀重要意义。本研究对肿瘤科癌症晚期患者的居家临终关怀服务进行总结分析,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癌症晚期患者居家临终关服务模式。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肿瘤科住院的癌症晚期患者134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为癌症晚期,伴有疼痛和转移,进一步治疗无意义或放弃积极治疗的患者。

1.2 临终关怀服务基本流程

首先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身体一般情况、疼痛评估、睡眠评估、生活质量评估、褥疮评估、心理评估等,由医师给予姑息治疗指导、止痛药指导,由护士给予护理指导,如遇有心理问题则由心理咨询师给予心理疏导。对每位患者建立电子档案对以上内容进行详细记录,如果患者出院回家休养期间要定期进行电话随访,必要时进行家访,以便对居家临终关怀进行指导,并告知家人如患者疼痛控制不佳或病情加重时要及时入院治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临终关怀服务基本特点

①临终关怀依托医院家庭配合的服务模式 我院肿瘤科专门开辟临终关怀病房,配备由肿瘤专业医师、疼痛专业医师、心理咨询师及护理人员组织的临终关怀治疗团队,对患者进行综合姑息治疗同时对护理需求、疼痛情况、睡眠与营养情况、日常生活能力等给予相应指导。②档案电子化管理 对进行临终关怀的患者施行档案电子化管理,在此档案内不光有日常病案记录还有对患者病情的评估和对患者信息的统计分析如心理评估(焦虑、抑郁评估)、疼痛评估、日常生活能力评估、睡眠评估、营养状况评估、褥疮危险因素评估等。③坚持多学科会诊制度 癌症晚期患者身体状况差,多伴有内环境紊乱,因此在解决癌痛问题同时,营养支持问题也不容忽视,因此要根据患者一般情况及辅助检查结果,随时请重症医学科、营养科等专家会诊,对患者进行综合性姑息治疗。④因患者处在癌症晚期,随着死亡的临近,让患者及家人的心理由害怕死亡向坦然面对死亡转变,因此形成医疗护理为主、心理咨询为辅的身心双支撑模式极其重要,在为患者提供医疗护理帮助的同时,我科有专门心理咨询师帮助患者和家属缓解心理压力,对其家人进行哀伤抚慰,最大程度减轻患者及家人的身心痛苦,让生命在最后时刻得到更多的尊严。⑤注意使用多种形式活动排解患者及家人的枯燥,让住院生活丰富多彩。如在临终关怀病房实现无线网络覆盖,使得患者及家人在病房内可以随时享受丰富的互联网资源;科室自己制作多媒体动画课件对患者及家人进行健康宣教等等,通过类似活动排解患者及家人心理痛苦,尤其对一些长期卧床的患者更是受益匪浅。

2.结果

通过对患者及家人从疼痛控制程度、护理服务、心理疏导、家庭负担、总体满意等角度对临终关怀服务进行满意度评价,患者对临终关怀服务的总体满意率达到97.6%,患者家人对临终关怀服务的总体满意率达到99.6%,极大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减轻家庭对晚期癌症患者照护负担。

3.讨论

“临终关怀”一词的正式应用,始于1988年天津医学院临终关怀研究中心的建立。进入癌症晚期患者体质虚弱,临床的积极治疗已无意义,而其自身确存在心理方面、癌性疼痛、营养支持等多方面专业性极强的问题,如在家休养其家人不光要承受巨大的照护负担,因为相关专业知识缺乏对于患者心理方面、癌性疼痛、营养支持等方面的问题不能够很好的进行解决,使患者在临终还要忍受巨大身心痛苦,生活质量极差,因此选择自杀或走其他极端生活方式的机率逐年增高。而在医院进行临终关怀可以很好的解决以上问题,而且通过对患者身体、心理、生活、疼痛、营养等各个方面的评估,完善临终关怀服务模式的量化指标,为临终关怀服务提供了一个可操作的科学评估体系。我们肿瘤科进行的临终关怀服务,坚持 “四全照护”:即 “全人照护”就是身体、心理整体照护;“全家照护”就是除了照护患者外,也照护家属;“全程照护”就是从患者住院到出院休养,从接受临终关怀服务一直到死亡全程照护;“全队照护”是指由多专业医务人员参与,成员包括医师、护士、心理师、营养师等。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以上措施能够切实减轻患者临终痛苦,舒缓心理压力,减轻家庭照护负担,使患者安详度过生命的最后一刻。但是临终关怀的发展受很多因素制约,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不健全也是阻碍临终关怀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3],比如开放临终关怀患者的医保报销范围,放宽临终患者的住院期限等,使生命全周期、全链条的服务理念能够在广大基层医院大力开展。

【参考文献】

[1]李德华,曾文婕.社区医院开展临终关怀的现状分析与对策展望[J].医学信息,2010,23(2):317-318.

[2]尹诗,姜冬九.我国临终关怀模式探讨[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12):48-50.

[3]王东海,夏德涛,张翠萍.我国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及相关问题探讨[J].中国西部科技,2009,8(16):76-77.

论文作者:刘妍,任玉茹,魏薇,王岩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月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8

标签:;  ;  ;  ;  ;  ;  ;  ;  

晚期癌症患者临终关怀服务模式探索论文_刘妍,任玉茹,魏薇,王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