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特优食品作坊现场检查和动态管理评价机制的探索和思考论文

名特优食品作坊现场检查和动态管理评价机制的探索和思考论文

名特优食品作坊现场检查和动态管理评价机制的探索和思考

范乐韵,陈立刚,王文闻

(浙江省绍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浙江 绍兴 312000)

摘 要: 在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名优特食品的监管处于较边缘化的位置,容易引发一系列名优特食品作坊的食品安全问题,也逐渐成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新的难题。名优特食品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受到社会的保护与支持,因此,对于名优特食品的监管问题,陷入了一个矛盾点,到底是对其进行保护还是对其进行监管,这也是食品监管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 名优特食品作坊;现场检查;动态管理评价机制

名优特食品是我国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安全问题直接关乎每个中国公民的身体健康和人身安全。名优特食品作为我国文化的传承,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保护与支持,因此,对于名优特食品的监管存在重重困难,其中有很多原因:①传统食品的种类繁多,不易建立监管体系。②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存在监管隐性地带。所以名优特食品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在我国时有发生,这些小作坊的食品安全问题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社会在不断发展变化,想在社会发展中占得先机,必须要不断创新和发展。如今,南方报业集团正以建设智慧型文化传媒集团为目标,以“深度融合、全面转型”为路径,以移动优先、数据优先、用户优先为重点,着力打造党媒宣传平台、立体传播平台、数据服务平台、产业拓展平台,加快从传统报业集团向智慧型文化传媒集团的跨越发展。不断用自己的行动探索着一条新时代背景下传统媒体成功再出发的创新发展之路!

1 名优特食品作坊概念的界定

名优特食品是传统食品的另外一种称呼,从字面意思上来说,名优特食品是相对于现代食品而言的,它是一种很模糊的概念,在《辞海》《现代汉语词典》中都找不到这种食品的概念。所谓名优特食品,就是一些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传统食品的统称,它是一些从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传统小吃,而名优特食品作坊,顾名思义,就是“知名、特色、优秀”的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是以生产这些传统食品为主的食品生产加工单位[1]

实际情况中,电动汽车群组管理者组织电动汽车集群参与充电控制并为电动汽车个体获得利益[15],Tu时段中电动汽车组k的等效充电负荷由式(5)求出,其中电动汽车群体被划分为若干个组,k是电动汽车分组的索引,Φk表示第k组的电动汽车集合。

2 名优特食品监管的特殊性

相对于其他食品生产企业来说,名优特食品监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3 个方面:①名优特作坊是相对于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食品生产企业来说的,其规模较小、生产现状不稳定,不利于监管。②一些名优特食品作坊是当地旅游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为当地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因此,对于这些传统食品的作坊,具有地方保护主义,监管处于边缘化。③名优特食品属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因此,监管部门在监管时,基于对传统产业的支持,保护大于监管,这种不平衡助长了一些不法商贩危害食品安全的气焰,容易引发食品安全问题。

3 我国名优特食品安全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3.1 法律法规及标准体系不完善

3.1.1 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

现阶段,我国的食品安全领域实行的仍然是分段立法的方式,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立法众多,但是这些立法之间又缺乏统一性和协调性,大多数法律只对食品安全进行了概要性的规定,在法律和法规之间,又存在着条款的冲突和职能交叉的冲突,在实际执法时,会出现法律无法解决的问题。

虽然我国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在这几年的发展比较迅速,但是一些地方的食品监管部门的监测手段仍然比较落后,而且名优特食品作坊的数量多、分散性强,一些不发达地区的食品监管部门很难采用先进的检测手段进行食品的现场检查,更谈不上对这些食品作坊建立动态管理评价体系。

3.1.2 部分法律法规一刀切,缺乏实际操作性

(2)政府应在推动名优特作坊的传承的同时,配合食品检测机构做好名优特食品的现场检查,还要出台一些政策,督促名优特食品作坊主提高食品安全意识,避免违法食品安全法律法规。

3.1.3 食品犯罪行为存在入刑难问题

3.1.4 食品执法缺乏规范化和持续性

虽然我国相继出台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和《刑法修正案(八)》等,对生产不合格食品和有害食品的犯罪行为的规定进行了修订,加大了对违法食品的处罚力度,但是由于大多数名优特食品作坊规模很小,而且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也不会造成非常大的社会影响,因此在量刑时就存在一些困难,而且在不同地区,对于这些传统食品违规问题的处罚也不相同,这些问题都影响了食品犯罪行为的量刑,也为名优特食品的现场监管带来了重重阻力。

根据相关的法规法律以及相应的监理合同,监理单位享有管理的权利,对施工单位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进行管理,从而使施工合同中的要求达到最好的效果。如果有涉及施工单位的正当权益的时候,监理单位应该公正公平的维护建设单位的权益。在工程建设之前,监理工程师应该充分的了解施工单位在工程质量、工程进度以及工程造价上的困难,为其提供解决的方案,使施工单位顺利的完成施工任务。

(3)当地的食品监管部门应该对现有的人员进行培训,购置一些适合于现场快速检查的仪器设备、试纸等,加强对当地的食品作坊现场的检查,对检查出过食品安全问题的,要加强监管力度和现场检查频次,加大抽样频次,以杜绝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2]

虽然我国的食品监管部门已经对名优特食品进行了一些专项整治,一些名优特食品的违规问题已经取得了一些监管实效,但是这些监管却缺乏持续性和规范性,没有形成一种长效的监管机制。现在的名优特食品监管机制还是停留在表面,没有从根本上进行规范,且名优特食品作坊一般都具有分散性,这样就会让一些不法商贩成为漏网之鱼,让名优特食品作坊的监管达不到实效。

3.2 很多名优特食品缺乏相应的标准体系

食品安全体系的标准是一种强制性标准,虽然我国近年来已经针对市面上的食品安全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新的食品安全标准,但是针对名优特食品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标准体系,一些传统食品甚至没有相应的标准,这就为名优特食品的现场检查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3.3 对于名优特食品作坊的检验检测能力不足

王哲(1992-),男,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及其应用. Email:zhewangscience@163.com

4 对名优特食品作坊进行现场检查的对策

(1)食品标准机构应加快对名优特食品标准的制定。只有制定了相关的标准,才能对名优特食品作坊进行有效的监管。当地政府应配合食品标准制定机构对当地名优特食品的调研,从而尽可能全面地让食品标准机构进行名优特食品的制定工作。

虽然我国已经在2015 年对《食品安全法》进行了一些修订,加大了食品违规的处罚力度,但是对于名优特食品的监管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由于名优特食品的生产加工单位多为一些小作坊,它的条件较差、规模较小、人员素质较差,容易出现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却不会造成重大的食品安全事故,在量刑时就会判罚的很轻,这种处罚和违法情节的不对称,就会助长一些不法商贩违反食品安全法的气焰,容易让经营者忽略自身主体责任,久而久之形成业界常态和管理,影响产品质量提升。

(2)哈拉湖北侧区域。阴离子、阳离子、阴阳离子之间均呈现出了较高的相关性,表明在区域地下水的交替循环作用异常活跃,主要矿物质的溶滤作用较强,矿化度与所有离子都有较高的相关性,见表3。

一周的学习结束后,老师会反馈学习情况。周五的班级群是学业探讨的舞台。如探讨家庭作业,我们班的做法是:家长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在督促孩子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及时和科任老师沟通,及时反馈孩子的问题,由科任老师和其他有经验的家长解答。老师利用微信的实时留言、消息推送等功能,对学生作业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对典型案例,不仅有语音讲解,还配有图片,让微信群中其他同学也能学习。有经验的家长还展示孩子的学习方法,大大提高了其他同学做作业的效率。周五的微信群成了大家答疑解惑的学业加油站。

(4)当地立法部门应针对名优特食品作坊的特点,出台适合于名优特食品作坊的法律法规,这样就可以在出现违法违规行为时,采用法律手段对不法分子进行制裁。

5 对名优特食品作坊建立动态管理评价机制的对策

名优特食品是一种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为了保证这种中华传统文化能够永远传承下去,政府和食品监管部门必须针对名优特食品作坊建立一种长效的动态管理评价机制。笔者认为应该做到以下两点:①监管部门要针对一些频繁出现问题的作坊,加强食品抽样力度,要加强作坊的现场检查,而且要对这种作坊的现场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和考察,一旦发现该作坊长期存在问题,则必须责令其进行整改,而整改合格的,则要继续进行监管,直到其动态监管水平值都在正常值的范围内,防范食品安全风险。②监管部门要加强对整个地区的名优特食品作坊的监管力度,而不是哪里出问题整治哪里,要加强食品监管部门软件和硬件的配置,监管部门应该加强对食品作坊的食品现场监管,并且采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对这些作坊的食品安全问题进行动态评价,还要要求食品作坊主提高食品安全意识,监管部门应该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从源头上杜绝食品安全问题[3]

6 结语

名优特食品作坊的安全问题,是我国食品监管问题的新的难题,食品监管部门必须建立一套长效的动态管理评价机制,对名优特食品作坊进行现场检查,才能保障这些食品作坊的安全性,才能让老百姓吃得放心。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说,监管部门建立这种动态管理评价机制的建立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可以让中华饮食文化更好地传承和发展,直到走向世界,源远流长。

参考文献:

[1]杨李孟.食品安全监管问题与对策硏究ü 封乐清市为例[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5.

[2]谭丽平,陈明海,张 惠,等.我国传统食品涵义界定及其发展现状的研究食品工业科技,2009,30(3):345-347,350.

[3]王小艳,窦 玲.基于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我国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研究[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1(5):52-57.

Exploration and Consideration on Site Inspection and Dynamic Management Evaluation Mechanism of Famous and Superior Food Workshops

Fan Leyun, Chen Ligang, Wang Wenwen
(Market Supervision Administration of Shaoxing Municipality, Shaoxing 312000, China)

Abstract: In the work of food safety supervision in China, the supervision of famous and special foods has always been marginalized. There are serious problems in the supervision of these traditional foods by government departments,which has caused a series of food safety problems in famous and special food workshops, and become a new challenges in food safety supervision in China gradually. As the inheritanc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famous and special food has been protected by governments at all levels. Therefore, the supervision of famous and special food has fallen into a contradiction, whether to protect it or to supervise it, which is also a question that food inspectors need to think about.

Key words: Famous and excellent food workshop; On-site inspection; Dynamic management evaluation mechanism

中图分类号: F203

doi: 10.16736/j.cnki.cn41-1434/ts.2019.14.033

作者简介:

范乐韵(1989—),女,本科;研究方向为食品质量与安全。

陈立刚(1966—),男,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为食品质量与安全。

王文闻(1984—),男,本科,药师;研究方向为食品质量安全。

标签:;  ;  ;  ;  

名特优食品作坊现场检查和动态管理评价机制的探索和思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