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联合MRI子宫内膜癌分期诊断与术后VEGF-C水平观察论文_邓志奇

湖南省邵阳学院附属二医院 湖南邵阳 422000

摘要:目的:在子宫内膜癌分期诊断中应用CT联合MRI检查,并同时观察患者的术后VEGF-C水平,以此研究CT联合MRI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疑似子宫内膜癌患者,共计50例,2016年3月~2017年3月是此次研究的时间段落,对患者先后进行单一CT检查、CT联合MRI检查,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以此分析CT联合MRI检查的诊断价值,并同时观察患者术后 的VEGF—C 水平。结果:CT联合MRI检查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均比单一CT检查的数据指标更高,P值均小于0.05;在不同级别的子宫内膜癌组织中,VEGF—C的表达水平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结论:CT联合MRI检查的方式诊断子宫内膜癌患者,可以有效帮助临床医生判断患者的疾病分期情况,VEGF- C 的表达情况则可以有效推测患者的病变程度。

关键词:CT;MRI;子宫内膜癌;分期诊断;VEGF-C水平

子宫内膜癌属于恶性肿瘤,是女性生殖系统中发生率十分高的临床病症,据相关的研究显示,该病症的发生率仅次于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的主要发生群体集中在55~65 岁的女性之中,早期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症状并不是十分突出,主要表现有:绝经后排液、阴道流血,但是患者极易忽视该种情况,造成病情延误,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大多存在下腹及腰骶部疼痛情况,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和安全。在临床治疗中,主要依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病变范围给患者制定最适合的诊疗方案,由此可见,对患者实施正确的诊断方式是治疗的关键所在;VEGF—C 属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中的相关蛋白,其可以加速淋巴结转移,促进形成肿瘤淋巴管。随着医学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准确率也随之不断提高,本文的研究意图在于:在子宫内膜癌分期诊断中应用CT联合MRI检查,并同时观察患者的术后VEGF-C水平,以此研究CT联合MRI诊断价值;现相关数据报告和文字阐述见下方:

1.资料、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疑似子宫内膜癌患者,共计50例,2016年3月~2017年3月是此次研究的时间段落。

50例疑似子宫内膜癌患者中,最小患者年龄为45岁,最大患者年龄为65岁,(55.32±7.02)岁是此次研究患者的平均年龄值;依据不同的临床症状又分为:不规则阴道流血、月经紊乱、阴道排液增多,患者例数分别有:31例、12例和7例;

经过病理诊断确诊有4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依据2000 年国际妇产科联盟定制的分期标准又分为:I 期、Ⅱ期、Ⅲa期、Ⅲb期、Ⅲc期、Ⅳa期和Ⅳb期患者,其中,此次研究中的患者病理分期主要为:Ⅲa期、Ⅲb期、Ⅲc期、Ⅳa期和Ⅳb期,患者例数分别有:4例、12例、11例、12例和6例。

将患有其他妇科肿瘤的患者排除在外;排除存在磁共振检查禁忌证的患者;排除研究资料不全的患者。

1.2方法

对患者先后进行单一CT检查、CT联合MRI检查,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

CT 检查:使用PHILIPS MX 8000Dual的双排螺旋CT 机对患者进行检查,对患者先进行横断位扫描,之后重建冠状位、矢状位,髂骨上缘直至耻骨联合下缘均为CT的扫描范围,注射对比剂300 mgI/mL,待25秒、60秒之后,予以双期增强扫描。

MRI检查:使用西门子 Avantol 1.5T 磁共振影像诊断仪对患者进行检查,选择自旋回波 T1W1为横断位检查模式,横断位、矢状位、冠状位采用快速自旋回波 T2WI抑制序列。先对患者予以平扫后,再予以动态增强扫描,注入15 mL对比剂于静脉团,对横断位、冠状位及矢状位进行GRE 成像,同时采集其自旋回波 T1W1。

1.3观察项目

分析CT联合MRI检查的诊断价值,并同时观察患者术后 的VEGF—C 水平。

1.4数据处理

此次研究数据均采用统计软件予以有效分析,分析版本采用SPSS21.0版,纳入到此次研究中的观察项目,共分为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表现形式分别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当数据指标存在统计学意义时,用P<0.05表示。

2.结果

CT联合MRI检查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均比单一CT检查的数据指标更高,P值均小于0.05;在不同级别的子宫内膜癌组织中,VEGF—C的表达水平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

相关数据见表1、表2和表3

上述表格可知,单一CT检查子宫内膜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分别为:80.00%、60.00%、76.00%;

3.讨论

手术治疗子宫内膜癌是临床常用方式,手术治疗方案主要依据患者的疾病分期情况进行确定,因此,在患者手术之前进行有效的诊断措施是十分有必要的,其可以帮助医生确定具体的手术切除范围[1-2]。随着CT 和 MRI技术的不断发展,CT 和 MRI的临床应用率也不断提高,已经成为诊断癌症疾病的主要检查方式[3-4]。

CT诊断具有以下优势性:有相对较高的空间、密度分辨率,能够对患者进行三维重建以此判断病症分期情况,可以多角度观察病变周围组织情况;MRI诊断具有以下优势性:在诊断软组织方面有十分高的图像分辨率,可以对盆腔和子宫的内部结构予以探查,还可以显示病变的具体发生部位,能够清晰显现病变大小、数量等基本情况,与此同时,还可以评估内膜癌病变具体状况。由此可见,将CT诊断与MRI诊断有效结合在一起,则可以大大提高诊断准确率,发挥出最优的诊断应用价值[5-6]。

此次研究中,CT联合MRI检查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均比单一CT检查的数据指标更高,P值均小于0.05;其中,CT联合MRI检查子宫内膜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分别为:95.56%、80.00%、94.00%;而在不同级别的子宫内膜癌组织中,VEGF—C的表达水平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由此可见,CT联合MRI检查的方式诊断子宫内膜癌患者,可以有效帮助临床医生判断患者的疾病分期情况,VEGF- C 的表达情况则可以有效推测患者的病变程度。

参考文献:

[1]陈翠云.CT和MRI联合检查在晚期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6,29(10):1545-1547.

[2]于志刚.CT及MRI在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价值[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6,48(12):1489-1490.

[3]郭威,曾照志,刘明标.CT联合MRI检查在子宫内膜癌临床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7):99-101.

[4]谢燕.B超、CT与MRI的影像学检查在子宫内膜癌术前肌层浸润及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价值[J].医学综述,2015,21(21):4022-4024.

[5]王青月,贾振伟,朱艳霞等.彩超与CT用于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的临床比较[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8(34):164-165.

[6]萧勇.MRI动态增强结合CT在子宫内膜癌诊断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J].医学综述,2016,22(12):2460-2462.

论文作者:邓志奇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0

标签:;  ;  ;  ;  ;  ;  ;  ;  

CT联合MRI子宫内膜癌分期诊断与术后VEGF-C水平观察论文_邓志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