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山剑侠传》与《凡人修仙传》的比较研究论文_张琳悦 王净仪 李飞 于童 高湘粤

《蜀山剑侠传》与《凡人修仙传》的比较研究论文_张琳悦 王净仪 李飞 于童 高湘粤

(辽宁大学,辽宁省 沈阳市 110136)

论文注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省级项目 项目名称:网络文学与武侠传统:基于文献的梳理

摘要:《蜀山剑侠传》是民国时期还珠楼主的代表作品,是传统武侠的典型代表。本书带有浓厚的神话色彩,在武侠小说中融入了中国传统的仙文化,开小说界前古未有之奇观。作者在社会动乱之时的著作,折射出了人民生活疾苦的人生百态。《凡人修仙传》是于二十一世纪初连载于起点中文网的一部仙侠修真小说,作者是忘语。是网络武侠的代表作品,小说贴近现实的社会生活,甚至有”凡人之后再无修仙”的溢美之词。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两本小说的研究概述,第二三部分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从文献梳理的角度进行分析两本小说的联系性与独特性,第四部分是网络小说对传统小说的继承与发展,与对网络文学的展望。

关键词:《蜀山剑侠传》;《凡人修仙传》;比较研究;网络文学;传统文学

前言

在民国时期是武侠小说盛行的”黄金时代”,由于这一时期社会变动,新思潮的出现、新闻传播的进步以及文学本身的发展等多种因素,作品呈现纷繁多种,风格各异的特点。而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的普及以及网络文学的发展,网络武侠出现了一些高质量的作品,其创作观念和创作手法都有所突破,在人物性格塑造和整体谋篇布局上也各有特色。但同时传统的还珠楼主、金庸等武侠小说对于网络武侠有着深远的影响,具有研究的价值。

《蜀山剑侠传》带有浓厚的神话色彩,在武侠小说中融入了中国传统的仙文化,开小说界前古未有之奇观。它的作者还珠楼主是一位传统文人,因而全书不论是环境描写还是人物描写,都透露出传统古文华美富丽的风格。它的出现对于网络武侠具有深远的影响。

《凡人修仙传》在网络武侠中也算是其中翘楚,在作者忘语笔下塑造了一个残酷的修仙世界,故事情节引人入胜环环相扣,前呼后应,真是达到了”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境界。真真正正的开启了”凡人流”的观念,通过主角韩立闯荡修真界的故事,侧重表现各种人物的利益、矛盾和冲突,引申到社会现实意义。

《蜀山剑侠传》是民国时期的传统武侠作品,而《凡人修仙传》是网络文学的作品,并且都是武侠小说,有很强的可比性。比较两部小说不仅能对两本小说了解,更能寻找到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联系,研究出两部作品的渊源。

第一章概述

第一节《蜀山剑侠传》概述

《蜀山剑侠传》是一部传统武侠小说,创作于民国时期。1932年开始在天津《天风报》连载,作品恢弘浩大,以峨眉派代表的正派与各种邪魔外道的斗争来展开,创立了一个宏大的世界观。

第二节《凡人修仙传》的概述

《凡人修仙传》是一部网络小说,连载于起点中文网,《凡人修仙传》中的主角就是韩立,一个出身样貌都很普通的异族人,机缘巧合踏上修仙之路,最后修炼成仙的故事。

第二章《蜀山剑侠传》与《凡人修仙传》的相似点

第一节两部作品在主题方面的相似之处

《凡人修仙传》与《蜀山剑侠传》都具有爱情悲剧意识

还珠楼主的《蜀山剑侠传》中具有爱情悲剧意识。从188回到199回,还珠楼主讲述了一个由爱生恨,因情生仇的凄惨的爱情悲剧。义仆欧阳宏救主而死,临终前托孤,欲将独女许配给少主萧逸,但因身份低微,”不敢妄冀非分”,只求将女儿嫁于任意一位少主便可。萧父未能理解其中深意,欲将萧逸与其表姐黄畹秋定亲。可叹萧逸,欧阳霜从小一处长大,”耳鬓厮磨,情根已深。只因出身阀阅,世家望族,虽已入山隐遁,家中排场过节,依旧积习难改。”而在黄婉秋心中谁也比不过萧逸,被萧逸婉拒后,”由失望而羞愤,由妒忌而生仇隙。”由此埋下了悲剧的种子。黄畹秋痛恨二人,借机离间,终引得欧阳霜含恨自尽。幸得剑仙相救,练成飞剑,得以还家探子。萧逸虽然得知真相,无奈心伤深重,难以破镜重圆,只得以悲剧收场。

《凡人修仙传》中凄美辗转的爱情故事。辛如音身负特殊的”龙吟体质”,经脉枯萎,只能靠着一些灵药保命。而齐云霄出售那些心血之物,也都是为了换药来救治辛如音。只可惜齐云霄在外出收集韩立修复阵法所需要的材料时被人杀害。还未与齐云霄成亲的辛如音以未亡人自居,只剩下一地梨花如雪空寂寞。齐云霄与辛如音的爱情悲剧哀婉缠绵,平淡中见真情,朴素中见深悲,增强了小说的情节性,也为韩立后来不惜一切代价的复仇做了铺垫。

第二节两部作品在文化内涵上均有相似之处

不约而同从《周易》、道教与佛教思想汲取灵感。

《蜀山剑侠传》作为”天下第一奇书”,”开小说界千古未有之奇观”,可以称得上是武侠小说界的”祖师爷”,自然对于后来的网络武侠小说《凡人修仙传》有着丝丝缕缕的影响。

浓郁佛道色彩:在《蜀山剑侠传》中出现的阵法如太阴奇门阵法、颠倒八阵图、大须弥正反九宫仙阵等等都体现了浓郁佛道色彩。至于遁法如无行剑遁、先天五遁、金遁、地遁、水遁、玄女遁、太乙遁、五方五行天魔铜行遁法、佛家心光遁法、小修罗遁法等更是体现了道家五行元素以及佛教思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凡人修仙传》中出现的功法、武功,如正阳劲、象甲功、玄阴指、真阳决等招数体现着道家特色;阴阳轮回诀、转轮经、明王经、金刚诀、三梵圣功等功法则表现出佛家色彩。

第三章《蜀山剑侠传》与《凡人修仙传》的不同之处

第一节两部作品在人物塑造上不尽相同

首先,《蜀山剑侠传》和《凡人修仙传》中两大主角的出身家世不同。《蜀山剑侠传》中的主角李英琼,虽然幼年颠沛流离,受尽苦楚,但是父亲作为江湖中一代名流,对她武功抑或是学艺都可以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反观《凡人修仙传》中的韩立,出身于一个小村庄中,父母尽是凡人,他的修仙之路可以说与他的家庭毫无关系,更多的是自己的打拼和师傅的帮助。相较来说,李英琼的人设基础属性是高于韩立的。

其次韩立的人物性格更加丰富饱满,更接近生活,身上优点不少,但也不乏缺点,可以使人产生一种亲近感。李英琼的人物形象则更符合我们大众心理的”书画里”的形象,刚正不阿,锄奸扶弱,有勇有谋,形象过于高大便显得虚无缥缈,并不是常人可以到达的高度。

第二节两部作品在社会历史背景上有些不同

一、民国时期民族危亡呈现在书中

《蜀山剑侠传》1932年开始在天津《天风报》连载,到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之交,出至五十五集。2017年由三秦出版社出版。创作背景是在烽火硝烟的抗战时期,当时人民保守战乱之苦,作者本人也漂泊在外,他有过做幕僚经验,深谙官场斗争的黑暗与凶险,所以他结合了个人的经验创作出一部玄想超妙,光怪陆离的《蜀山剑侠传》。作者结合自身以及国家命运,在书中作者亦抒发故国怀乡之思,第一章就写道”那老头儿忽然高声说道:”那堪故国回首月明中!如此江山,何时才能返吾家故物啊!”言下凄然,老泪盈颊。”

二、现代社会的奋斗精神呈现在书中

在《凡人修仙传》中提出了修仙资源有限的说法,你不去主动争取,你就没有资源,进而只能大道无望,映射了在社会中,如果不努力进取就会被时代所抛弃、所淘汰,体现着现代人在社会中不断通过自身努力以期层层晋升的残酷的社会现象。凡人的世界是一个没有礼法,弱肉强食的恶劣环境。儒家的仁爱以及墨家的兼爱之于凡人无疑是笑谈。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方才是这个世界的主题。因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唯我变成了一种不得已的选择。

第四章《蜀山剑侠传》对《凡人修仙传》的发展

《凡人修仙传》在理论指导上更加多元化

《蜀山剑侠传》主要是中国传统文学思想、仙侠观念和东方浪漫主义的表达,而《凡人修仙传》在此基础上,更受到西方魔幻主义和现代中国网络文学娱乐性的双重熏陶,是顺应潮流的复杂结合体。

《蜀山剑侠传》诞生于20世纪前中期,此时的中国正处在贫穷、战乱的时代,社会矛盾尖锐。此时的文学受到政治的影响,显示出现实主义的主潮流,要求文学的现实意义和教化功能。因此《蜀山剑侠传》中,影射和流露出的多是”儒释道”的传统思想。例如徐国桢指出:”还珠楼主小说的道德方面,是偏重于儒家的;修养方面,那就以佛家为终极之点;生活方面,又极力渲染道家逍遥散淡的趣味了”。

相比于《蜀山剑侠传》面对政治时代压力来说,《凡人修仙传》的创作则显得轻松自如多了。《凡人修仙传》诞生之时,中国网络文学已获得较大发展,社会政治环境也十分宽松自由。再加上西方多种文学理论的传入,《凡人修仙传》的创作环境更是得天独厚。其不再局限于文学的教化功能,而是顺应时代潮流,为武侠小说增添了更多的娱乐性,在创作上也更多地体现出魔幻主义的风格。

结语

虽然《蜀山剑侠传》与《凡人修仙传》这类武侠小说没有经典的严肃文学受众多,但是这些武侠作品对于文学的贡献与影响力也是有不容小觑的。从比较可以看出传统武侠与当代网络武侠是有相同之处的,武侠亦可以作为传统与网络的的衔接,探寻出今后的网络武侠发展的轨迹。

邵艳君老师曾说过:网络文学是理解当下世界的一把钥匙。时代在变迁,网络传媒在不断发展,网络文学也成为了不可轻视文化大现象。网络武侠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而又对中国传统文化适当的改动,传统与现代的杂糅,能够使武侠文化跻身于大众视野,走上辉煌的征程。

参考文献

[1]《蜀山剑侠传》,还珠楼主,山西:北岳文艺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1997年.

[2]《中国武侠史》,陈山,上海: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2年12月第2版.

[3]《还珠楼主论》,徐国祯,上海:上海正气书局,1949年.

[4]《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鲁迅全集》第九卷,鲁迅,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5]《中国武侠小说史》,罗立群,辽宁:辽宁人民出版社,1990年.

[6]《中国文学史》,袁行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7]学三十年(修订本)》,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8]文人侠客梦—武侠小说类型研究》,陈平原,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

[9]山剑侠传》的超越生命观-孔庆东蒋烔毅第32卷第2期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0]《破壁书》2018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

[11]学的发展前景研究》,刘友谊,济南大学.

指导教师:金世玉老师

作者简介:张琳悦(1990.04-),女,河南省信阳市人,当前职务:大学生,当前职称:学生,学历:本科。

论文作者:张琳悦 王净仪 李飞 于童 高湘粤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1月4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8

标签:;  ;  ;  ;  ;  ;  ;  ;  

《蜀山剑侠传》与《凡人修仙传》的比较研究论文_张琳悦 王净仪 李飞 于童 高湘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