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中心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常德市医疗服务城为例论文_张鸣明

张鸣明

上海市建工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200235

摘要:区域中心城市是全国地理大区中,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教、金融等多方面,具备引领、辐射、集散功能的城市。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水平,对所在区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常德市医疗服务城为例,提出区域中心城市应如何挖掘自身产业优势,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寻求合理的产业升级方式。同时结合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手段,完善产业体系,提升内部发展动力,达到区域中心城市可持续发展,带动区域其他城市共同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区域中心城市;产业体系;可持续发展

一、区域中心城市的涵义与特性

1.1 区域中心城市的涵义

区域性中心城市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具有中心地位和功能的城市。

中心是相对于一定的区域范围而言的,这种区域范围,既可以是地理空间上的,也可以是社会经济上的。很多情况下,往往是两者兼备。与一般城市相较,区域中心城市是指在经济上有着重要地位、在政治和文化生活中起着关键作用的城市。从区域的角度看,中心城市是经济区域中经济发达、功能完善、能够渗透和带动周边区域经济发展的行政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的统一体。通常在区域内,具备较强的吸引能力、辐射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他们一般在产业、人口、发展腹地等层面具有核心竞争力。

1.2 区域中心城市的特征

1.2.1 经济集中程度高,经济规模大、实力强

区域中心城市是区域人口、要素、经济活动的聚集点和枢纽。经济规模大,整体实力强,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中心。这是区域中心城市最基本的特征,也是其发挥集聚和扩散作用的基础。这一特征,是通过产业、人口等诸多耦合因素的共同作用来实现的。在诸多因素中,产业发展情况通常是城市发展水平的主导因素,甚至是决定因素。

1.2.2 产业结构合理,第三产业比重大

区域中心城市产业结构合理,往往以第三产业为主要经济增长极。中心城市通过与区域内其他城市的分工与合作,控制区域产业链,主导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合理的产业结构,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

1.2.3 科研水平高、创新能力强

区域中心城市是区域人才、技术、科研能力集约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也是人力资本的培育基地。同时区域中心城市具有较强的吸引创新能力,在引进区内外先进技术和向周边扩散过程中,发挥着呈上启下、消化创新的作用。科研创新能力,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支撑。

1.2.4 基础设施完善,综合服务能力强

区域中心城市一般具备完善的基础设施和综合服务体系,与其他城市的沟通联系较为通畅。这使中心城市的生产能力、科技进步能力、综合服务能力等能够高效的传递,进一步增强其组织区域经济的能力。基础设施配备和综合服务能力水平,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二、常德市医疗服务城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无论是经济、人口、产业、科研还是基础配套、综合服务能力,中心城市都在区域内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它既是区域的优势资源汇合点,又是区域优势资源的扩散分配点。区域中心城市能否健康可持续发展,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整个区域未来能够达到的发展能级。本文以常德市医疗服务城为例,探讨区域中心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2.1 项目基本情况

2.1.1 常德市城市能级

常德市是泛湘西北区域中心城市。

地理空间层面,它处于区域中心位置,是湘西北的门户。与长沙、岳阳、益阳、荆州等有很好的交通联系。

人口层面,常德市人口总量在区域内具有一定优势,自然增长率紧随省会城市长沙。城镇化率横向比较较高,在区域内比较优势较为明显。但是由于泛湘西北地区的城镇化率整体偏低,还有较大潜力,城镇化释放出的发展动力巨大,抓住先发优势,加强发展以人口为依托的现代服务业是常德产业发展的正确方向。

经济层面,常德经济实力较强,目前的主导产业集中在文化旅游业、烟草、生物科技与健康食品、现代装备制造和有色金属及新材料等二产、三产上。产业结构合理,但首位度不高。常德市应主动发挥与周边城市的联动发展作用,通过经济产业转型升级,引领湘西北城市群的协同发展。

2.1.2 医疗服务城产业基础

医疗服务城位于常德市北部新城核心片区。北部新城是承载常德交通枢纽城市、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商业金融中心、产业发展高地、百姓安居乐业之地的现代桃花源,产业层面明确以大健康产业为主。北部新城的“千亿产业时代”发展目标明确,要加快发展健康养老产业、打造医药、康复、护理、保健等上下游产业互动。发展融资租赁、金融信贷、电子商务、信息技术服务等产业。

目前,湖南省优势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长沙,湘西北省办医院仅怀化和常德。医疗资源具备一定优势,但医疗服务体系并不健全,医疗服务能级还不足以支持整个湘西北。医疗服务城中部的湘雅医院,素有“北协合南湘雅”的称号,是医疗服务城的核心医疗资源优势。

2.2 医疗服务城发展模式

医疗服务城应依托目前拥有的核心医疗资源优势,顺应产业发展趋势,在“健康中国”背景下的医疗产业向医疗信息化、治疗精准化的健康服务新业态方向发展。同时,积极回应常德市总体规划提出的“建成泛湘西北医疗服务中心,大力发展健康疗养产业”的发展思路。以“医”为基础,做大做强医疗产业;以“医”带“养”,发展康养全生命周期产业,搭建医养孵化平台;寻求大数据、互联网、金融等新兴产业领域的拓展与支撑,构建全域性、全产业、全生命周期的“医养”产业体系。

(1)依托核心资源,做大做强优势产业。

在湘雅医院核心医疗资源优势的基础上,挖掘湘西北医疗资源特色。湘西北片区拥有多家特色民族医院、10余项国家级民族医药重点科研项目、三位“国医大师”、10位湖南省授牌的“中医药专长绝技”项目等等,这些稀缺的优势资源,为医疗城发展传统特色民族医院提供产业基础。

同时,医疗服务城应依托现有湘雅医院基因检测试点,华大产业园基因检测试点、国药集团医疗健康服务等产业基础和发展机遇,坚定医疗信息化和治疗精准化的医疗产业发展方向,重点发展精准医疗产业。实现精准医疗预防端、治疗端、服务端、研发端四端融合。

(2)结合医疗研发、会议论坛等相关上下游产业及功能,打造泛湘西北精准医疗产业中心。

寻求合理产业升级拓展方式。

以“医”带“养”,在“医养一体化”的模式下,发展全域化、全产业链和全生命周期的大健康产业,共同搭建医养孵化平台。

全域化:医养产业以医疗服务城为核心起点,向外围区域辐射,面向北部新城,乃至泛湘西北区域,提供全域化的养身、养老、养心服务。将医养的理念和生活方式融入整个片区。实现从“医疗城”向“医养城”的蜕变。

全产业链:围绕医养主题,提供与医疗、健康养生相关服务。发展从康复恢复、养生养老到心理康复等医养相关的上下游产业。以医疗为特色,以“三养”产业为服务升级。

养身:打造以康复为特色的,湘西北最佳健康疗养之地。产业涵盖术后恢复、运动康复、亚健康康复等。

养老: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制度为保障的养老服务产业体系。产业涵盖机构养老、居家养老、居家式社区养老等。

养心:围绕“疗养修心”和“休闲度假”两大主题,提供身心康养兼备的定制化“养心”之旅。依托良好的自然环境,提供一处品质高端、私密良好,修心养性的世外桃源。

(3)新兴产业助力,注入产业内循环生命力。

大数据、互联网技术为区域产业提供技术支撑。同时,“大数据+医养”与“互联网+医养”形成个人定制化智慧健康服务、掌上智慧健康服务、境

(下转第431页)

外医疗到诊服务等新兴产业,实现产业可持续性拓展。金融行业为产业体系提供经济支撑,尤其可以为医院、医生、患者提供针对性金融服务,医养产业与金融产业在片区内共生共荣。大数据、互联网、金融产业,为医养主导产业注入内循环生命力。

结语:

在中国,各大经济、地理片区的区域中心城市都面临着寻求合适的内生发展动力和可持续发展模式的议题。常德医疗服务城在产业、经济、地理等层面具备一定的典型性。其依托核心资源、做大做强优势医疗产业,以“医”带“养”,“医养一体化”产业拓展升级,以及结合大数据、互联网、金融等新兴产业助力的发展模式,对国内目前区域中心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探索,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王素英,张作森,孙文灿.医养结合的模式与路径 [J].社会福利,2013,(12)

[2]刘华.关于上海推进“医养结合”的思考与建议[J].科学发展,2014,(5).

[3]耿爱生.养老模式的变革取向:医养结合及其实现[J].贵州社会科学,2015,(9).

[4]沈连法.关于医养结合的思考.疾病监测与控制杂志[J].2015,(6).

[5]邬沧萍,姜向群.“健康老龄化”战略刍议[J].中国社会科学,1996,(5).

[6]吕林,杨建辉,吕牧轩.不同养老模式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影响调查分析[J].中国老年杂志,2011,(11).

[7]袁晓航.“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模式创新研究[D].浙江大学硕士论文,2013.

[8]刘红.中国机构养老需求与供给分析[J].人口与经济,2009,(4).

[9]纪娇,王高玲.协同理念下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创新模式研究[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4,(6).

[10] 黄佳豪,孟昉.“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必要性、困境与对策[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人口与健康),2014,(6).

论文作者:张鸣明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6

标签:;  ;  ;  ;  ;  ;  ;  ;  

区域中心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常德市医疗服务城为例论文_张鸣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