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提升小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以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为例论文_曾长城

浅析提升小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以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为例论文_曾长城

【摘要】在当前,新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给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小学语文中,是学生进行核心素养培养的主要的阵地,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同时能够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在当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教学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在本文中,分析了核心素养的意义,提出了传统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小学语文统编教材,提出了有效的培养小学生综合素养的对策,从而能够不断创新教学的内容,创新教学理念,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提升;小学生;核心素养;策略;统编教材

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更要发挥育人功能,将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作为重要的任务,这样才能符合教育改革的要求。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可知,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并不容乐观,尤其是在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教师要充分挖掘和认识到这些问题,不断进行总结和反省,转变教学的模式和观念,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提高小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一)激发学习的兴趣

在过去的语文教学中,教学方法十分单一导致课堂教学氛围十分沉重,学生难以提起兴趣,并且在教学中主要是文本教学为主,没有意识到“图片和文本”的重要性。在这种教学方法下,虽然保持了教学进度,但是却导致语文教学的效率不断降低。核心素养教学中,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途径和方式,需要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语言学习能力,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二)加快教学的进度

在学生的小学时期,他们的思维处于发育的过程,一些抽象的思想和句子等等都难以理解,而单纯的解释也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教师可以采用视频或者是图片的方式展示给学生,能够促进学生的理解,提高他们的想象力,让学生轻松掌握其中的含义,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三)开发学生的智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智力,掌握基础文化知识的同时,不断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教师要基于学生的认知和心理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智力的开发,提高学生的潜能,从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缺失

在过去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处于教学的主体地位,学生被动地听课,这种教学模式存在着很大的弊端。教学中单一枯燥的模式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得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降低了学习的效果。

 (二)课堂提问环节缺失

小学语文教学主要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思维能力。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十分重视课堂进度,并且教学的重点内容就是“听”和“记”,没有充分重视学生的“说”和“悟”,这就使得多数学生都是听讲和做笔记的,没有提问,教学难以收到理想的效果,学生也不能完全理解和掌握。

 (三)教师教学理念和方法传统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理念有着重要的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然而在当前,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根深蒂固,教育改革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一些小学教师仍然是坚持影视教育的理念,采用的教学方式仍然比较落后,难以符合当前语文教学的需求。还有部分教师认为,语文教学主要的就是打基础,忽略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探究课程时间很短,难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质。

 三、以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为例,提高小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

 (一)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应用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课堂教学和信息技术的结合是必然要求,同时在多数学校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也是核心素养教学的直接反映。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工具开展课堂教学能够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水平,营造生动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实现教学的目标。

比如,在进行统编版《父亲、树林和鸟》课堂教学时,合理恰当地引入信息技术,利用音频和视频的方式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文章,能够促进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构建轻松的学习环境。在听觉和视觉综合表达下,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文章,掌握情感内容,能够让学生快速地掌握相关的知识和内容,掌握学习的技巧,让他们领会到感恩,从而促进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加强汉字教学

在当前,各种电子产品充斥着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他们的学习效率高了,然而书写能力却越来越差,学生手中铅笔的作用也被弱化。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充分认识到这一问题和现象,在汉字教学中按照其形象特性,对汉字进行分解,加强学生的记忆,并且延长学生的练习的时间,不断增强学习的汉字识记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比如,在语文统编版的《不懂就问》课堂教学时,在教授学生象形字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让学生自己领会到汉字表意特点,从而增强对汉字的学习兴趣。另外,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选择几个汉字,将其演化的过程在黑板上画出来,在课堂后进行“你画我猜”,促进所有学生的参与,同时增强学生的书写能力。

 (三)开展实践教学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教学中,理论教学虽然重要,但是也要关注实践教学的作用。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到野外学习,让学生主动贴近大自然,并且在这种轻松的环境中学习和应用知识,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比如,在统编版《大青树下的小学》课堂教学时,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首先有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文章,然后每段进行讲解。这种教学模式虽然能够快速地让学生掌握文章的内容和知识点,然而却不能有效地进行核心素养的教学。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到野外去观察树木和花草,感受春天的气氛,去观察柳树的成长和苏醒,增强学生的视觉体验,这样更能够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并且掌握作者的情感,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是重要的目标和教学任务,同时也是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因此,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必须要充分认识到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将其作为改革基点,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正确的价值观,这也是素质教育的内涵要求。

【参考文献】

[1]徐贝.小学英语核心素养研究现状及措施[J].中国校外教育,2019(31):85+109.

[2]钱永梅.阅读教学视域下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策略[J].教书育人,2019(25):68.

[3]郑羽迪,徐福利.小学生核心素养的相关问题的研究[J].职业技术,2018,17(08):106-108.

论文作者:曾长城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20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5/8

浅析提升小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以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为例论文_曾长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