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若干问题探析论文_姜智军

居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若干问题探析论文_姜智军

广西城乡规划设计院 广西南宁 530022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住宅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日渐提升。人们对居住区的规划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于居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来讲,就必须以现实需求为基础,内容应更有针对性,跟上时代需求、通过研究居民居住习惯、生活模式,将更人性化、细微化的设计思维贯彻进入规划设计当中。同时规划成果表达应更准确、合理;重视规划的可操作性、可维护性。

关键词:人车分流;停车率;海绵化设计;儿童活动空间;低成本可维护性

在制定居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时,要注意规划的系统性。小区的建筑和周围的环境的协调;住宅的通风采光、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属,小区内部的绿化空间、道路系统与地形的融合,小区内外交通的对接;不同年龄居民的不同需求等都是居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应面对的问题。规划设计人员在进行居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制定时要依据当代城市居民的居住心理和居住模式来进行制定,要倾向于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和手法,从而使居住区的居住品质得以提升。

1 居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前期工作

在居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工作开始之前,应对所在城市的居住市场进行调研,对开发方向做好策划。同时向建设主管部门申请设计条件。在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制定时要考虑到居住区的长期发展,不仅要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也要关注小区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2 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相关要求

城市规划编制单位是居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工作的承担方,在进行修建性详细规划的过程中要注意遵守建设主管部门提出的规划条件以及相关单位提出的要求,同时关注居住区长远发展的效益。居住区的运行和发展是城市不断发展进步的表现形式之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不断的发展完善,在这样的背景下,参与者追求利益最大化是首要目标。因此无论是团体或法人还是其他组织在对小区进行规划时也会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这就需要修建性详细规划来对其进行约束和管理,进行多方面利益的平衡。

3 社会对居住区的需求

随着社会劳动率的提高,人们的闲暇时间增多,很多人的空余时间都是在居住区的住宅中渡过,这就影响了人们对住宅环境的选择。舒适度越高、居住区环境越好、交通越便利、周围生活设施配备越齐全就越成为人们的首选。同时,对于老龄化的问题也要考虑在内,老年人也是居住区住宅需求的一类人群。这就导致了居住环境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它要包含室内环境和室外环境两个方面。

(1)对室内环境有日照时间、通风采光、隔音、防潮、保暖隔热、房间朝向等要求。

(2)对室外环境有交通是否便利以及是否堵车、有无停车场地等有要求;对居住区附近的商业环境和文化教育环境都有相应的要求;对居住区内部绿化环境、公共设施的建设、有无有利于老年人居住的条件有要求;对居住区的治安环境以及小区的物业管理和服务等有要求。

4 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建议

4.1存在的问题

(1)居住小区内部停车位数量不足,对非机动车行车路线、停车、充电问题重视不够,人行与车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交通互相干扰。

(2)绿地利用率低下,观赏性绿地较多。宅间绿地是最便于居民使用的场地,但观赏性绿地比例较大及以保护绿地为由不准居民入内导致了利用率的低下。

(3)居住区内的亲水空间非常受欢迎,但人工湖水质容易恶化,对后期维护要求较高。

(4)缺少必要的体育活动、休闲活动空间;老年人、儿童游乐空间不受重视。

4.2解决建议

(1)随着经济的增长,目前我国汽车拥有率逐年升高,家庭拥有一辆汽车的家庭越来越多,甚至拥有两辆汽车的家庭也不在少数,加上临时停车车辆,居住区停车率即使达到100%,在不远的将来也是不够的。因此居住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提高停车率,特别是在城市中心区,居住区的富余停车位可以解决部分公共停车问题。小区内部应尽可能采用“人车分行”的道路交通系统。

城市内部及城市郊区日渐增长的绿道建设,标示着政府对非机动车绿色出行的鼓励。在日渐重视非机动车出行的今天,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应重视非机动车的停车场库布置,其出入路线应与机动车适当的分离,非机动车停车率也应采用当地技术规范的上限。非机动车及机动车位应考虑预留充电基础设施安装条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将宅间绿地合理的利用起来,在设计之初应考虑设置小型活动场地及进入的小路,并使小路与居住区主路相连。

(3)结合城市的海绵化改造,居住区绿地应优化不透水硬化铺装面,设置消纳径流雨水的绿地,结合场地雨水排水系统规划设计,根据需要因地制宜的采用兼有调蓄,净化,传输功能的绿化方式,将雨水净化后纳入景观用水的补水水源,保证居住区景观的低成本可循环维护。

(4)对小区中心和居民楼之间的用地进行合理的功能规划,结合小区中心水面规划环形步道;在小区内合理布设若干处集中式儿童活动场地,铺设软质地面铺装及安装儿童游乐设施;向阳处规划老年人活动场地,并通过无障碍通道连接各个住宅楼。以此保证小区老年人和儿童的活动空间。

5 修建性详细规划的技术指标、相关参数控制

居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的技术指标和相关参数确定要依据小区的周围环境条件、小区的区域位置、小区所在区域的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以及综合平衡土地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等。全面的进行参考才能更加科学化、人性化的进行规划。在进行规划的技术指标、相关参数控制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兼顾整体的城市风格和区域的实际特色,达到小区与整体城市的协调统一;

(2)构建小区海绵化生态绿化系统时要依据当地的气候特点进行构建,参考当地降雨规律、蒸发量等,并要坚持对其后期的保护与治理;

(3)注重小区内部及周边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让小区居民体验更优质的生活服务,提高小区居民的幸福感;

(4)小区内要保证修建公共娱乐场地和健康的娱乐设施,特别是老年人及儿童的活动设施,以此提高小区居民的生活质量;

(5)通过加强居住区外围的绿带建设,形成小区的自然边界,阻隔居住区外的噪声污染、光污染等等。

(6)将构建新型小区和绿色生态小区的理念构建于整个居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中,把小区自身产生的污染降到最低。

(7)构筑绿化景观系统时,要结合地形及防护要求构建一个点、线、面全方位覆盖的多层次的绿化系统,将土地价值及开发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6 居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落实的步骤

(1)规划设计相关人员要收集居住区的相关资料,以此对小区进行总体构思,将各种思路梳理讨论。同时要对小区的场地和水文地质进行调查,预计居住人口,并对当地的经济状况进行调查。并且工作人员可以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居民的总体生活水平进行一个了解。

(2)居住区规划总平面图绘制完成后,交给相关的人员进行审核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修改完成后交由规划主管部门进行审批。规划总平面图要标明道路红线的位置、明确道路横断面,标明道路交叉点的坐标和标高以及停车场用地的界线,各总平要素表达应当细致准确。

(3)规划成果确定后,在保证建筑群的科学合理性的情况下,对建设施工进行科学分期,分期建设是保证项目顺利推进的保证,能提高建设效率,提高居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可操作性。居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应具备科学性和实用性以及艺术性的特点,要符合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理念,要落实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总结:

综上所述,居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要具有科学性、全面性。规划所反映的内容应当详实准确,能够准确指导下一步的建筑设计、建筑及场地施工。规划的技术指标要符合给予的设计条件,同时能够具有统一协调性。

在制定居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时要考虑到当时当地的市场需求,从居住者的角度出发,注重细节,以人为本。一切以有利于居住者具有健康和谐便捷的生活为出发点,注重住户心理需求。居住区规划设计应从实际出发,在经济、社会、环境等三方面因素中取得平衡,创造出与当地自然气候环境、人文环境相适应的居住区。

参考文献:

[1]王雪娟. 居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若干问题探析[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07:280.

[2]李永福. 对居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的思考[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07:283.

[3]老元光. 当前居住区规划和设计的若干问题[J]. 南方建筑,2006, 06:73-75.

论文作者:姜智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14

标签:;  ;  ;  ;  ;  ;  ;  ;  

居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若干问题探析论文_姜智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